修身养性慎“八风”
2013-06-04王贞虎
王贞虎
在世间,人们常常被五欲六尘扫得遍体鳞伤、养生之道更无从谈起。世间的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佛法讲的五欲是色、声、香、味、触;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虽然名相不同,其乐着无厌的贪欲都是一样的,面对种种情境的诱惑、无法克制的欲望,使人泯灭良知,情不自禁一犯再犯。这些五欲六尘也常和“八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沾上边。而让人造作不停的,则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起煽火的作用。于是对五欲六尘、对八风,好像“心如猿猴,攀缘境界”。
遇有风吹草动,最容易令人起心动念的莫过于“八风”,因为世间及出世间的五欲六尘都含盖在这八风——称道推崇、讥嫌厌恶、毁谤讪骂、赞誉善言;财富荣耀润泽己利,或者扼杀束缚减损衰灭自己的名望等等的范围里。不论是富是穷,只要犯着所谓的我,如果没有修忍辱,侵犯者与被侵犯者两方就没完没了。至于苦、乐在于心,不犯上别人就形成自受苦、自受乐而已,一旦与前六者结伙,侵犯他人的身家性命、贞洁名誉等,则为社会问题及刑事案件,身口意业全赔上了。
面对八风的考验,当以“念之即觉,觉之即无”应之。称赞也好,毁谤也好,皆随他去,随他去即无,都是世间的现象也是假相,既不长久何必随着这些烦恼起舞呢?
举个“八风”的故事:苏东坡和江南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论禅谈道。有一次苏东坡自以为修行很有成就,便作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把自己形容成如如不动的一尊佛,更请书僮送信向佛印禅师夸耀,佛印禅师只回批两个字“放屁”。苏东坡一看,无名火冒起,搭船过江找禅师理论。佛印禅师早在江边等候了,苏东坡一上岸,就扬着手上回批的纸,直呼禅师怎么可以乱骂人。佛印禅师呵呵大笑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来了?”苏东坡听了,顿时惭愧,不再生气。这是因为苏东坡修禅,懂得自我观照,当下觉知。一般人修养不够可能继续抬杠,甚而出手互殴,嗔上加怒。
偈云:“不为八风动,则不生憎爱。”《景德传灯录》有谓:“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禅源诸诠集都序》说:“定者对镜无心,八风不能动也……若得对违顺等境,都无贪嗔爱恶,此名得道。”经典语录、高僧大德告知我们,八风不动就是一个真性解脱的得道者,如同佛心平等,而且还可以在法尘中即十方世界里破众生迷惑为之说法。
这社会上多的是复杂又复杂,你来我往的明争暗斗。面对八风要如何不动?就在于“心的安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有谓“菩萨摩诃萨住安忍时,如是八风不能动转。”修行过程中,就算我们的习气还在,心若能安忍,即使他人心起时,我也毫无恚骂仇恨的心;看见他人享有荣誉时,我也没有嫉妒争胜的心,不被一切杂染受惑,体悟所有的现象都是空无自性,都是因缘造作。二六时中,在顺逆境里,时时反照,了知差别现象却没有分别心,清楚明白自己是安住于无生忍之中,自然就本心寂静了。
高丽的普照禅师在《修心诀》中说:“若烦恼淡薄,身心轻安,于善离善,于恶离恶,不动八风,寂然三受者,依自性定慧,任运双修,天真无作,动静常禅,成就自然之理……”以及《景德传灯录》言:“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智拘系,即名为佛慧。”这都在说明八风不动的成就,对于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能寂静不动,无所系缚,自在无碍,就是禅宗所讲的无心道人了。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