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独特科技优势 打造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专访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林书成

2013-06-04

中国西部 2013年7期
关键词:绵阳成都科技

文/本刊记者 胡 静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高端战略。西部大省四川在深刻领会“全面小康”和“美丽中国”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点多极支撑”的发展思路。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的绵阳,将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又有怎样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而拥有全国唯一科技城称号的绵阳,如何领先突破全国科技创新的难题,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

定位 与成都互补式发展

四川省提出了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从现实和历史的眼光看,成都是无法超越的,但绵阳加快发展完全能够成为四川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节点。绵阳要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区,加快建成区域次中心城市,更好地和成都这个主中心做好衔接,互补协同发展。

成都以发展总部经济、高端项目为主,有信息和商务的优势;而绵阳要承载更多的具体工业项目,发展实体经济,与成都形成互补。相对于成都而言,绵阳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不足不充分也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绵阳的物流业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以机场为例,绵阳南郊机场对成都双流机场的互补效应十分明显,成都双流机场可将高端货运业务分散到绵阳,通过绵阳中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是一种很好的互补方式。

交通 高铁是一个考验

成绵乐高铁即将开通,这对绵阳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目前,成都的虹吸效应非常强大,如果绵阳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加快产业经济发展,要素就很可能会加速向成都聚集。针对这种情况,绵阳提出要加快建设生态强市,走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绵阳。

《绵阳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各种中介服务等等,而生活性服务业主要是加强宾馆、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绵阳布局了一大批城市综合体项目,目前在建、拟建的五星级酒店达到8家,城市服务和城市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服务业发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得以提升,与服务业紧密相连的产业也随之受益,加速发展。例如,富民产业——旅游业。绵阳目前正与阿坝州加强战略合作,大力改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绵九高速建设,共同打造大九寨国际旅游东环线,为将绵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旅游集散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业 福布斯百强城市

2012年12月21日,集大型购物中心、超四星商务酒店、特色步行街、高档住宅公寓等于一体的绵阳万达广场开业。紧随其后,万达绵阳第二店、第三店也陆续提上日程。目前,绵阳上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业体已近20个。

2012年,绵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2.8亿元、增长16%,在全省排位第2,凭借优异的“综合成绩”,首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是四川省地级城市中唯一上榜城市,彰显了绵阳在商业发展上所拥有的巨大吸引力。

而作为区域次中心的绵阳,还要考虑到对川西北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成都有什么绵阳就要有什么,成都有什么样的业态,绵阳就要有什么样的业态,要把本地的消费留在绵阳,把外地的消费引到绵阳。

科技 创新转化破题

科技创新是全国性难题,作为国家唯一科技城,绵阳有义务、更有责任率先破题。绵阳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研、深刻分析,明确提出要坚持科技立市、工业兴市,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国家批准的全国首批16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中,绵阳市是唯一入围的地级市。过去,科技型小企业,由于不能提供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固定资产来担保抵押,很难获取银行贷款融资支持,无法转化科技成果。而现在,绵阳组建了科技专业银行,企业通过拥有的知识产权向银行质押就可以直接获得贷款,促进企业将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此外,绵阳市为鼓励银行贷款,每年拿出2000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池,可为银行承担40%的风险。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工具的杠杆撬动,每年可以融资30-50亿,加速孵化一大批中小企业。

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绵阳还组建了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了科技城创新中心一期,采取政府为主体,财政投入为主导,广泛吸引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资公司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模式发展。研究院每年还拿出1000万做专利申报、补助、奖励的费用。目前,已有傲龙音视机、感恩娃娃等30多个项目入驻,形成了创新转化新机制。

目标 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多点多极支撑是四川省委的决策,绵阳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作出了在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中一马当先、率先突破的规划。

绵阳目前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脱贫,还有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和大量失业、失能人员,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绵阳加快发展的最大“短板”。

但独有的科技优势是绵阳的骄傲,拥有26个“两院”院士、2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城区5个人中间就有一个工程师,人才密度首屈一指。绵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在西部城市中排到前五。绵阳科技城建设12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

绵阳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一手抓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一手抓开放,深度融入成都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以创新和开放为动力,补齐县域经济的短板,全域发展,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力争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到2020年,突破40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非省会城市前5名,奋力建设“具有科技核心优势、工业竞争优势、城市品牌优势、区位比较优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工业文明交相辉映,天蓝、地绿、水净”的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猜你喜欢

绵阳成都科技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成都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