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好模拟试题 提升高三物理复习效率
2013-06-02李良杰
李良杰
(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广东 中山 528414)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每个物理教师都会通过多次各种类型的测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物理模拟测验与讲评在高三备考复习中,尤其是二轮复习,花费师生较多精力,对高考复习效率起关键作用,学校向来也重视各种模拟测试。模拟试题的质量对测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起决定性的作用,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可对高三物理复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紧张的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命制高质量的物理模拟试题成为摆在每个物理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分析考试说明和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明确范围、把握方向
分析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这原本是每个高三教师必须做的事情的,但是实际的落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者不在少数。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可以让教师对考试内容和要求心中有数。通过和往年考试说明的横向对比,找出其中的变与不变,再与纵向与课程标准对比同一内容的要求有何异同,往往会给教师很大的启发。我们无法预知今年高考会考什么题,但高考试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通过分析最近三到五年的高考试题,对高考方向的把握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对今后的复习安排胸有成竹。分析高考试题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找出本省物理试题“喜欢”的考点
每个省份命题组人员,基本上是相对固定的,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通过对比本省最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可以找出多年来坚持考查的考点、物理模型等,找出本省的命题的“惯性”与特色。比如,过去几年广东卷物理试题连续多年考查物理学史和有效数字,几乎每年一个题是要分类讨论的(2007年到2011年只有2010年没有),特别喜欢考图像,交流电部分也是喜欢考查图像(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图像就是理想变压器),考题注重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等等。一般来讲本省试题的特色在本省各自的高考年报中都会提到,而且也是得到广大师生、专家认可的,也是以后将会保留的。这些特色的东西,我们在模拟试题中要突出出来。比如,笔者在2010年备考的后段基本每次都有一个图像的选择题,每次考不同的类型形状的图像,三角形、梯形、折线、直线轮流考查,在2010年高考中果然再次考查。
(二)分析历年来同一内容的考查情况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本省历年来物理试题在同一内容上的考查情况和同一题型的考查情况,这样,可以帮我们找到本省高考试题的命题走向,把握未来的变化趋势。比如,万用引力一章的考点,在2010年之前有一个难度较低的计算题,到2010改革之后由于计算题数量变少,万有引力部分虽然在2010年、2011年都考查了,但是变成了一个双选题,以此类似的还有电磁感应部分的内容,在2010年以前广东卷一定考一个中等难度的计算题,但是2010年之后变成一个选择题,而电学计算题为带点粒子在电场、磁场(或者复合场)中运动。2010年、2011年选修3-3都是考查两个单选题、3-5的原子物理部分都是一个双选题也许不仅是巧合。
以交流电一章为例,笔者在最后几套模拟试题中轮流考查图像、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等内容,侧重图像的考察。
(三)分析历年来同一题型的考点分布
分析同一题型历年的考点分布,可以看出其循环规律。最近几年广东卷物理试题电学实验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近几年广东卷物理试题电学实验考点分布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电学实验的考查的范围是考试说明中的四个电学实验,4个实验轮流考查,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分别在2004、2006、2010年考查了3次(中间分别间隔了1年和3年),研究伏安特性曲线在 2005、2008、2011年考查(时间间隔都是 2年),测金属丝的电阻率分别在2007、2009年考查。试验中测电阻阻值的方法也是伏安法、伏阻法、安阻法三种循环使用的。还有另外一特点要引起注意,多用电表的使用一般是在测金属丝电阻率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两个试验中穿插用多用表粗侧电阻,且测金属丝电阻率(或长度)一般都还要融合螺旋测微器的读书,因为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也属于高考考查的范围。分析了过去的循环规律,我们在出模拟试题时就可以做到有所侧重。笔者在2010高考前最后四套模拟试题实验题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2010年高考前模拟试题实验题考点分布
其中第四套模拟卷电学实验题第34题如例题3所示,与高考实验题的第2题结构十分相似,考查内容、难度也基本一致(力学实验也是十分相似)。
(四)找出每年收到好评的新变化、新题型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创新,那些被广泛认可的比较成功的新变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北京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在2008和2009年的选择题中出现物理知识或规律(高中没有学过的)自洽性检验的考题,在2010年福建卷理科综合物理中借鉴了这一做法。考虑到浙江等省份在理综物理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单个物体经历的多个运动过程的“组合题”,而且广东卷改革后只有两个计算题,为了提高考点的覆盖率,应该会借鉴这一种类型的题目。为此笔者在最后四套模拟试题中固定有一个计算题是单体的多运动或者两个物体“碰”后各自经历多运动过程的,例题4是笔者在2010年最后一套模拟试题的第35题,与2010年广东卷的第35也十分相似,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一样。
二、研究学生的情况——找出“病因”好“下药”
教师在出模拟试题前必须研究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等做到了如指掌。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所命制试题的难度才会适合自己的学生,这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有效性,试题偏难或偏易都达不到预期效果。研究学生情况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查找学生物理知识的错漏,二是学生心理情况分析,试题难度要考虑学生心理感受。
(一)查找错漏情况
要查找学生的错漏情况就要走进学生的学习中,在每一节课堂上,从学生的回答中找问题,在每次作业中找问题,在每次测试的试卷批阅中找问题。尤其是试卷的批阅,现在很多学校的都用上了电脑阅卷系统,这带来快捷、公平、统分容易、分析数据方便等好处,阅卷完成后老师可以很快就了解本校、本班的整体情况,从宏观上很快就会心中有数。但是对于个别学生的错误往往不甚了解,对于学生的错因更是很难去把握,从这一点上讲,电脑阅卷不如原来用手批阅试卷,原来的用“土办法”阅卷,我们可以很好地根据学生的答卷推测学生为何出错,找出错因究竟是知识缺陷、思维能力缺陷、还是粗心大意,找出这一点为后面的讲评试卷和下一次出题将起到十分关键作用。
(二)难度要适合学生
难度只有适合学生、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的模拟试题才是好试题。高三学生虽然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但是由于高三压力太大,所以学生心理十分脆弱,在每一次物理测试中都需要考虑保护学生积极性,如果对学生缺乏研究,试题偏难必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带来打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后续教学;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所命制的试题就越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和训练思维,可以提高测试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和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训练思维二者之间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要让学生考得好分数保护学生积极性就必须降低试题难度,这会让试卷的查缺补漏和训练思维的功能弱化,反过来,如果强调查缺补漏和训练思维的功能势必会增加试题难度,拔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试中受到打击,造成更多学困生。为此要兼顾以上两个方面,在一次测试中要补“漏”但是不宜太多,在命制试题时教师要对所选题目“精雕细琢”以保证试题质量,在高考物理试题中易中难的比例为5:3:2,教师在命制物理试题时也应该参考这一比例,只需要有少数难题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和训练学生思维即可,“编排测验试题的顺序要合理,一般由易到难,这样可以减少被测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测验的可靠性。”[1]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提升试题质量的另一个法宝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教师命制试题必须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咨询,第一时间了解本市外校、本省外市的最新模拟试题,借鉴别人的好题,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讲很重要。通过参考其本市外校、本省外市的试题可以分析出别人对今年的高考是如何思考的,兼听则明,这也可以让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不走弯路。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些有用的最新最热的信息和素材,并把这些信息和素材植入物理模拟试题中。
四、巧列表格——保证质量与效率
作为普通老师在出模拟试题时,由于出题时间短、频率高(平均2周一份模拟试题),加上普通老师在出试卷的能力也有限,也不可能像省市教研室出模拟试题那样搞个调研,然后分析难度、效度、区分度等,然后再定稿。所以,在出模拟试题时,自己摸索一套简便的方法很重要。笔者的做法是:在命制试题过程中,先确定计算题和实验题,然后在用选择题来覆盖知识点。这样做可以节约命题时间,提高命题效率,还可以优先把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放在计算题中考查。在命制第一套模拟试题前把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点列一个表格,每一次考查后都标记试题类型和学生平均得分,这可以避免无谓的低效重复,还可以最大限度帮学生查缺补漏,而且命制模拟题后教师通过填表就得到一个双项细目表,考完试之后把学生的得分在填入表格即可得到考试分析,教师对同一知识点前后几次考试学生的得分可分析出学生的进退,也可通过分析同一次考试不同考点的得分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下次命题时好对症下药。这样可以使得模拟测试范围和要求准确、全面,也使得测验和评价按复习的进程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使得测验次数、时间、内容和形式做到适量、适合。表格可以参考表3。
表3 模拟试题考点测试分表
在高考复习中,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数不胜数,模拟考试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用来提高学生成绩,激励学生不断向前的法宝之一。在模拟考试的各个环节中,出题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只有出好模拟试题,后面的改卷、讲评等才有可能做好,出好模拟试题对于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十分重要.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