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个姬菇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2013-06-01余建民

食药用菌 2013年5期
关键词:品比长势生物学

余建民

(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农作站,浙江 淳安 311700)

6个姬菇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余建民

(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农作站,浙江 淳安 311700)

姬菇;品比;生物学效率;产量

姬菇属于侧耳属,是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个品种。其菌盖为贝壳状或扇形,菌柄侧生或偏生,肉质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在日本用于面食佐餐,销量大。姬菇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分布非常广泛,目前多采取生料/熟料袋栽墙式出菇。姬菇不同品种的产量、颜色等具有一定差异。2012年7月本课题组从江苏等地引进6个菌株开展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当地消费习惯的优良姬菇品种,为菇农选择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姬菇6号、黑美丰、白姬菇、灰美2号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黑姬菇引自淳安县微生物研究所,姬菇3号引自杭州石桥菌种场。

1.2 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78%,麸皮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5%。菌包配方:棉籽壳39%,杂木屑39%,麸皮20%,石灰、石膏各1%。

1.3 菌丝长速及长势测定 用直尺测定生长速度,重复3次,计算标准差,记录长势。

1.4 产量统计 每个品种重复3次,每重复8袋,每袋干料0.5 kg,随机排列,统计产量,利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总产量/干料重)×100。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菌株菌丝体在菌包内的生长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6个姬菇菌株长势都很旺盛,浓密,洁白。但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长速最快的是姬菇6号,可达0.614 cm/d;最慢的是灰美2号,仅为0.435 cm/d;当地一直主栽的黑姬菇长速为0.453 cm/d,仅比灰美2号快了4.14%。方差分析表明,各菌株之间长速存在显著差异。

表1 不同菌株菌丝体在菌包内的生长状况

2.2 不同菌株子实体的着生方式和颜色 所有参试菌株的子实体着生方式均为丛生;从子实体颜色看,各品种菌柄均为白色,但菌盖颜色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黑美丰、姬菇3号及黑姬菇菌盖颜色均为黑色,姬菇6号为灰黑色,灰美2号为灰色,白姬菇为灰白色。另外,6个菌株在出菇期、转潮期等方面表现差异不大,出菇期都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及翌年的3~4月份,转潮期一般均需5~6天。

2.3 不同菌株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由表2可知,不同菌株之间单产及生物学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每袋产量最高的是白姬菇,为188.75 g,转化率达75.5%;其次是黑姬菇为183.59 g,转化率为73.44%;最低的是姬菇3号,仅为120 g,转化率为48%。方差分析表明,白姬菇、黑姬菇、黑美丰、姬菇6号与灰美2号、姬菇3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表2 不同菌株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3.1 试验中发现,不同姬菇菌株菌丝长势都非常旺盛、浓密,说明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均较强。值得注意的是,在菌包生产过程中成品率达到了100%,这可能与姬菇菌丝生长势旺盛,抗性强有一定关系。

3.2 通过品比试验发现,姬菇子实体着生方式基本为丛生,且非常紧密。因此在采摘时要整丛采收;如采大留小,会使菌丝体和培养基发生断裂,容易引起小菇死亡。

3.3 试验还表明,不同菌株之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子实体灰白色的白姬菇和子实体黑色的黑姬菇生物学效率达70%以上,在参试品种中产量较高。当地消费者更青睐黑姬菇,菇农可优先选择种植,利于销售。

[1] 关耀辉, 张树槐, 张翠霞, 等. 平菇品比试验的结果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 1994,14(2): 67-70.

[2] 李锦龙. 秀珍菇品种筛选比较试验[J]. 甘肃农业, 2005, (10): 174.

[3] 姜新良, 赵占春, 李蓁, 等. 十个平菇菌株比较试验[J].食用菌, 2006, 28(6): 18-19.

猜你喜欢

品比长势生物学
2021年寿光市玉米品比试验分析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福建莆田地区茄子引种品比试验
临湘市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