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新技术常见问题探讨
2013-05-30王彦明
王彦明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建筑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各种施工新问题也不断的涌现了出来。截至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和企业在工作中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断的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不仅有效的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有效的提高了企业施工技术水平,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本文就建筑工程中新技术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旨在为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新技术;常见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产业的施工规模和素质都大幅度的提升,也促使了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建筑行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和谋求更好的发展,只能在工作中依靠科学技术对现有施工方法进行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和施工技术来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含量,从而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大型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施工企业也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建筑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市场基础上,施工企业和单位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要在工作中加大施工科技含量,必须要在施工时间、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等方面来加大研究力度,促使了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出现,截至目前,我国诸多施工技术都得到了高速发展,甚至已经跻身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就整体工程施工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数施工方式都处于劳务密集型和粗放型产业,并没有得到本质的变化和改革。因此,在目前的建筑事业中,以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为主的新型工作体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在近几年来,许许多多的新技术逐步应用到建筑行业当中,给传统的施工工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诸多由于传统施工技术落后而造成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不仅如此,截至目前,一些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普及使得建筑施工效率得到了提高,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1]。
时至今日,我国建设部已经将各种新技术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重点,并将其积极的推广到各类工程建设当中,已成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环节。以新技术为主的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包含有脚手架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和墙体工程施工技术等。
2.建筑工程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平台。截至当前,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以各种新技术为主的新型施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整个工程项目中最受人们关注的环节。
2.1测量新技术
测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前提,其在施工中精确度高低直接关系和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施工效益。因此在目前的工程中,采用测量新技术对于促进施工质量十分关键和重要。目前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测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施工测控新技术、全站仪坐标放样新技术和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等。
2.1.1施工测控新技术
施工测控新技术的应用在当前主要是以GPS定位系统为主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放样设备对那些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质量管理强、数据传输困难的环节加以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和控制流程。这种设备的应用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还节省了施工空间、施工成本,为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提供了保证基础和动力依据。
2.1.2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应用较多,其有着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全程化等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成为现代化工程施工的标志性环节之一。坐标法放样主要指的是在工作中利用全站仪本身具有的优缺点来直接进行放样点坐标放样,这样一来,在施工中就对传统的施工法进行了测量和总结,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2.1.3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程传递技术通常都是采用水准仪、水平尺来进行裁量和衡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有着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时间浪费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测量精度和可靠度都比较低。坐标法放样指的是借助全站仪的优点,直接对放样点的坐标放样,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大量数据的准备工作,大幅提高工效,此外,还能有效减少放样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该方法尤其适合造型复杂的建筑物的放样工作[2]。
2.2防水施工新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防水主要是指防止建筑中与水接触的部位渗漏和防止有害裂缝出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遵循建筑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方面,在合理选择防水材料的基础上,提高防水技术的施工工艺,以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对于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是现今普遍的用法,这种防水技术的施工过程主要是:第一,要做好各基层、节点和板缝的处理工作;第二,在屋面防水施工时涂膜的工作要间隔分层进行,需要在第一遍涂膜后检查涂料是否成膜,如果成膜再进行第二遍涂膜工作;第三。对于防水涂膜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限制,每一涂层的厚度都应大于1,对于涂膜防水层的收起部位要多次涂刷,但要防止涂料流淌和堆积现象的发生。对于外墙防水技术的应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墙面抹灰层的开裂和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上安装钢丝网,将钢丝网固定好后进入墙面的处理程序,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墙面进行涂刷,待涂刷工序完成后再对其进行抹灰施工。在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而且不得浇注与堆砌工作同时进行。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向灰缝的宽度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施工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墙面淋水养护工作。
2.3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即直螺纹接头式连接。对于施工中钢筋的直螺纹连接,首先需要在标准接头上装好连接套筒,然后将接头带套筒的一端连接到钢筋上,套筒外露的部分不得超过规定要求,从而完成连接工作。对于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要先将锁紧螺母和标准套筒安装在加长丝头的钢筋上,使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还要将套简拧回到接头位置,并使用扳手拧紧,最后将锁紧螺栓母和标准套筒固定起来,完成这一连接工作。这种连接方式对于有效固定建筑设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有很好的效果,施工人员应该熟悉连接程序和方法,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此外,对于完成连接后的检验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分批检验。检验的内容主要有:接头外露螺纹长度是否符合要求,螺纹连接是否稳定,分批进行抽查等等。对于钢筋的连接要求达到100%的质量合格。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将会有更多用于建筑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大量涌现,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还需要不断丰富建筑业的高新技术,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型需求,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田佳峰,费祝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
[2]周志良.论当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