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
2013-05-30胡振翔程可
胡振翔 程可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是每一个城市中最基础性的设施,它是城市运行中的血管,畅通的道路,是城市的窗口,直接反应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影响到其各项经济建设。本文将就进度、安全、质量三大要素,结合一些施工现场情况去论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
1.市政道路进度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大部分处于城市中心区,现场环境复杂,为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影响,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却相当严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进度要求总是第一个被拿出来,这种情况就要求管理者对现场环境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人、机、料安排妥当,未雨绸缪,做好预案。
1.1人对进度的影响
从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用工情况来看,出现民工年龄偏大,技工逐年流失的趋势。年龄偏大,造成工作效率偏低,技工减少造成工程质量跟不上,大大增加工程返工的几率,这些因素都对工期造成极大影响,也极大地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还是应该大幅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工人的工资水平,以吸引技术水平高的工人,由此造成的人工费的增加是完全可以被缩短的工期抵消的。
1.2现场环境对进度的影响
市政道路大部分位于市区以内,地面以下有大量未知的各种管线,而且大部分的市政道路工程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拆迁不到位状况,这两个因素也是影响最终工期的重点。
其中地下管线对工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前期,在工程进场阶段,一般业主方会向施工方提供地下管线示意图,此时施工方可以此为标准对图上所标注的地下管线进行人工勘察。但从各种工程实际情况来看,业主方提供的这些管线示意图是不完全可靠的,所以在前期勘探工作中,对人工探沟的挖掘工作一定要重视,将已经暴露出来的地下管线用醒目的标志进行提示,而现场大型机械操作手和管理人员也一定要对这些地下管线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中要谨慎再谨慎,确保万无一失。从短期来看,工程前期的这些工作似乎既增加了工程成本,也减缓了工程进度,但是与影响极大的地下管线相比,这些投入却又是极其值得的,因为从实际施工经验来看,大部分地下管线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一旦因为施工造成损害,对施工方来说,都必然要承担严重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工期延误。
对于拆迁问题影响施工的,施工方则应积极与业主方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并应记录在案,对现场影响拆迁的构造物进行拍照取证,对能施工的地方应见缝插针的组织施工。
2.市政道路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无论在哪行哪业都是人民群众及领导特别关注的,尤其是市政道路工程,其场地趋于开放性,人员流动性大,社会关注度高,不确定性因素多,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2.1人工顶管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市政道路有一个很重要的分项工程就是污水管道工程,大部分污水管道工程都在前期进行施工,埋深较大,在市区内施工时大都采用人工掏土顶管施工法,人工顶管施工节省施工场地,施工程序有条不紊,易于集中管理,但是从大量的工程实践来看,人工顶管施工是市政道路施工中最易于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序。
其中吊车下管过程是一个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序,由于顶管坑一般较深且地域狭小,吊车司机在下管过程中视线容易有盲区,一旦现场挥者发生失误或者钢丝绳断裂,对顶管工作坑内负责接管的工人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这就要求现场指挥人员一定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安全预判意识。
顶管掏土区域进入交通流量大的路口时,也是有着极大安全隐患的,大量车辆通行造成的动荷载和顶管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是造成安全问题直接原因,大量的施工实践来看,管理不严格的工程,在利益和工期的驱使下,顶管施工人员超出安全掏土距离进行施工是个大概率事件,而一旦埋深较浅,上部荷载较大,就很有可能出现塌方,人员被埋的现象,所以在进行人工掏土顶管施工中,对具体施工人员经常性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施工管理人员也应经常进管内监督检查;顶管施工中周围有压力管线,也是极其危险的情况,进行顶管施工,必然会扰动土体,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对压力管道会间接产生作用,可能导致管道裂开,对管道内的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对这种情况的预防,要从加强施工前期调查工作为主,离顶管管线距离较近的压力管线要进行标识,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要将技术交底交向具体施工工人。
2.2机械作业时的安全管理
机械作业时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所有人都重视而又不重视的问题,所谓重视是指机械作业造成的伤害所有管理者都知道,所谓不重视是指一旦大面积展开施工时,很多管理者对机械作业安全问题却抛之脑后,机械作业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不一而是,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管理问题,对机械操作手的资质管理松懈,司机疲劳作业,施工现场危险标志不清是造成安全隐患的最重要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作业安全隐患,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就行管理,杜绝没有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机械,杜绝机械手疲劳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要落实到位,各种危险标志要标志到位,机械操作手对施工现场情形要熟悉于心。
2.3污水管道清理时的安全管理
当道路主体施工结束时,很多污水管道需进行清淤,打开堵头,而危险隐患就埋藏于这看似安全的场合,污水井积聚的沼气和管道内的积水对井下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面对这种危险,必要的调查和准备措施是必须的,井下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绳,污水上下游井盖均应打开通风是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的最基本措施。
综上所述,安全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管理问题,只要管理者时刻保持着安全不放松的心态去进行管理,就能杜绝一切安全问题。
3.市政道路质量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一个工程灵魂,对质量问题的重视应是事关一个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问题,对质量重视,就应知道质量控制的重点,抓住重点往往事半功倍。
3.1污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中,污水工程往往是最先开始的一道分项工程,它既是市政道路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的血管,关乎道路的质量,影响着一座城市的运行。
污水管道和所有的管道一样,严密性是评价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指标,为确保其严密,应特别注意安管稳管和检查井砌筑的质量控制,安管时应注意管道基础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高程和线型应控制好,承插式管应注意胶圈是否已严密的填塞住管口;检查井砌筑应控制好材料质量。
3.2路床的质量控制
评价路床的重要指标是弯沉值,影响路床弯沉值最大的因素是软基,软基处理好坏决定了路床的成败,从成本角度考虑,处理软基的办法是晾晒和换填,在工期允许的情况,可考虑晾晒,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应该对软基有一定预判性,尽量在路床开挖之前就开始对软基进行晾晒,以免耽误工期;对于工期紧张的工程,可采取灰土换填的方法,两种方法的注意点是应将软基挖除彻底,不可残留。
3.3水泥石灰土的质量控制
控制水泥石灰土除了把控原材关,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是灰土高程问题,不可出现灰土压实后高程不符合设计高程的情况,把控的关键在摊铺土之后立即进行高程测量,控制精确后,可尽量减少水泥石灰拌合后出现的高程错误。
3.4沥青的质量控制
沥青的控制应抓住温度、机械、厚度这三个关键因素,严控冬季施工,雨期施工。
4.结语
万变不离其中,市政道路任何环节的好坏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施工管理,一个好的施工管理项目部干出的工程必定是优质的工程,反之,管理混乱工程,必定出现工期延误,成本超支,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对施工管理应该极其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