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历史看新时期下的国富民穷
2013-05-30王栋
王栋
【摘 要】中国模式在今天取得了一些很重要的成就,同时在中国模式成绩的背后却是国内财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供给与需求矛盾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换句话说,中国的国富民穷现象日益明显。也暴漏出了很多问题。借鉴明朝的经验教训,现今的主要问题是在税收带来的国富和民穷的“官民对立”的问题上,只有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调整税收,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认真抓住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当今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税收;国富民穷;官民对立
1.中国模式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中国模式是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特殊的历史时期和通过特别的历史路径,从而形成的“强国家—弱社会”的一种关系模式。由于历史路径、文化传统与政治生态的不同,她的模式区别于东欧模式、南欧模式、拉美模式、更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她并不是指人们按某种观念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发展的经验,或者说是众多智慧的结晶。这些经验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渐的适应了环境变化,从而形成了相应的历史产物—中国模式。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综合实力、国民经济依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的缩小,200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到了2010年,我们在赶超的路上再下一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意到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国内财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供给与需求矛盾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换句话说,这就是大部分学者宣称的中国的国富民穷现象。
2.从明清历史看有关中国国富
说道国富,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的帝王时代从来不缺银子,也就是钱。以明朝为例,提到李自成起义,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自成之所以造反,他要拿出自己的钱去救灾,反而被地方官员污蔑为蛊惑人心的“妖民”,最终导致起义。所以才有了,李自成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个例子说明,明亡一方面是误用庸臣,另一方面是国家很富裕还在榨取细民的钱财。所以说,明朝一直很有钱,明朝中后期不是税收的问题导致起义爆发,史书上明朝的税收一直是低税制,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他明白官逼民反、苛捐杂税的切肤之痛,所以明代祖训就是坚持要少收税。那明朝的问题就是没有把税收用在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等方面。国家将一切的责任委任于市场和社会,而政府靠吃税收,但是吃了收税之后几乎毫无作为,说穿了,其实就是救灾不力。
说到“国富民穷”这个问题,总感觉它很容易就将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官民对立,一直不是政府和平民的对立,这个“民”主要是豪民、胥吏,国家与豪强巨富、土豪劣绅之间的矛盾,往往也体现为代表国家税收利益的豪民之间的矛盾,所谓“”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苟悦《汉纪论》)它代表的其实是国家和平民利益的重合,它同时也表明国家和普通老百姓有着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豪强和胥吏。所以明初的统治阶级注意到,大商人主宰的“牙行”和钱庄对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导致一般商人亦不得不接受其垄断价格,并从他们那里高息借贷,于是金融垄断造成生产破坏,甚至连商业和市场也被破坏了。因此明朝开国后全力打击豪强之流[2]。所以“国富民富”造就了,明朝初期非常鼎盛。
3.中国现今的国富问题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学习研究明代历史,看当代中国的“国富民穷”。
这几年,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房价的上涨和国务院关于各种经济数据的上涨,特别是GDP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上扬。通过调查数据并根据国家公布了2011年初步估算的GDP为73011亿美元,实际增长9.3%。日本的2011年的GDP为58685亿美元,实际下降0.9%。我们在GDP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也在飞速增长,虽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外,还有国有土地转让金、国有企业红利等,但占绝大部分的还是财税收入。所以中国的财政收入在2011年继续超过日本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GDP的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超速增长,再加上这些年我国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现在中国的确是成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款国家。毕竟在同一时刻美国政权的维持是靠巨额赤字。
于是想起了一个词语“国富民强”。国家现在富裕了,当然能办的大事也多了。就是等欧盟军售解禁,就可以买大量的保家卫国的先进武器,也可以救济一下我们曾经难兄难弟们——亚非地区的兄弟,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和平援助外交的方式对抗一下美国“大棒加金元”的外交,以打压一下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可以再举办一次更加宏大的奥运会,也可以修建一批配的上盛世气象的标志建筑,还可以给老百姓发点红包……
根据世行与普华永道的调查,中国企业纳税额占到总利润的77.1%。如果各种税收悉数征收,将占到GDP的50%左右,如果加上各种收费,比例将非常惊人。事实上,税收相对比较高的美国,税收收入总和也才占到其GDP的32%左右。因而,福布斯2005年称中国税务负担排名全球第二。然而中国的税收有多少是用到了实处了,明朝的历史还历历在目。把国家财政收入,用在社会保障上,才真正解决问题的王道。再说投入社会保障,这其实并不是说国家养穷人,毕竟有人安于贫穷,也有人不安于贫困,而中国老百姓贫穷的根源并不是在于他们好吃懒做,恰恰相反,中国人的勤奋和坚忍反倒是世界认可的。现实状况是不用说穷人,就是一个小康之家,住房、疾病就足以让他们一筹莫展;而高成本的教育又让一些人丧失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当老百姓有教育、医疗、失业等等后顾之忧的时候,谁会舍得谁会敢花手中那点仅有的微薄的积蓄?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导致内需不足,这正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也就是经济转型失败的原因。所以社会保障虽然乍看起来,是只有投入但是没有产出的一项事业。但长远的来看看,却是利民,也是利国的一项大事。所以在国家今天的税收情况下,社会保障事业的规范和提升势在必行。
再从分配来看,近年来国内居民的收入增长了,但是其收入增幅仍落后GDP和财政在快速增长,其根源仍是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这正是中国“国富民穷”的重要原因。由于GDP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不能反映民生状况,甚至可能存在“一白遮百丑”的现象,以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强势掩盖一个经济发展及社会变革方面的劣势。
当前,“国富民穷”的事实是无法回避的。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极力回避“国富民穷”并利用主流媒体为其辩护。但他们也承认,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连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了部分群众的不公平感。居民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与之相对的是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近年来增长更明显。
国家官员或机构与垄断性的利益集团相结合,利用政府强大的税收能力,从社会中汲取资源,而社会本身对国家财富集中缺乏足够的制衡能力。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消费严重不足。经济拉动困难,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富民穷”的问题要想解决,我们还是需要以史为镜,吸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改革税收,调整“官民对立”的问题,打破垄断阶层。这都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参考文献】
[1]韩毓敏.五百年来谁著史.
[2]连立新责任编辑.“中国为什么国富民穷?” 雅虎新闻.
[3]丁学良.中国模式与国富民穷.香港科技大学.
[4]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