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与疏离:民国大学校园文化
2013-05-30韩戍
韩戍
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民国大学成为学者和作家们热烈追捧的对象。这些论述的集中点莫不是:民国大学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民国时期可谓中国教育史上的黄金时代。其言外之意是与今天的情况相对比,借历史的“辉煌”以突出当下的不足之处。然而,若忽视民国大学的地域差异,罔顾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大学文化,笼统谈民国大学,必将是一种模糊的论述,其溢美也必将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主观想象,对历史的复杂面相构成遮蔽。相比之下,叶文心的名著《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更值得一阅。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以1919~1937年间的民国大学为研究对象,涉及圣约翰、交大、复旦、光华、上海大学、中大等著名学府。圣约翰作为教会大学的代表,教学以英语为主,轻视中国古典学术,校方不提倡学生干涉政治,其培养的学生也无意进入国家官僚体系,多半成为上海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交大是一所理工科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学生普遍崇尚工具理性,在政治运动中相对保守。复旦、光华等私立大学,以招收中产阶级子弟为主,因缺乏稳定的经济支持而处境艰难,复因政治自由化而受到政府批评,校园文化被指责脱离大众。上海大学是一个革命大学,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的。中山大学是党化教育的典范,学校由国民党中央直接领导,以灌输学生三民主义理论为目标,注重培养党务人才。叶文心比较了不同大学的性质、学风、教学风格和校园文化,可知民国大学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参差多态,面相远非“独立”一语可以概括,民国的校园文化充满张力和矛盾,也决非自由一词能够定论。
叶文心的研究,并不以民国大学各具特殊性的结论为满足,而是试图在特殊中寻找普遍之处。只是,在她看来,民国大学文化的普遍特征不是独立、自由而是“疏离”。她用“疏离”一词来形容从“五四”到抗战时期的民国大学,认为这一时期的民国大学日渐陷入颓唐状态。这种疏离和颓唐,与中国的政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五四”之后,政党势力渗透入校园,使得校园知识精英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争论中无所适从;强势的西方文化成为校园的主导性文化,又使他们深陷于中西文化的剧烈冲突之中。政治无路、经济危机、社会混乱,使他们普遍丧失了“五四”一代人指点江山的气魄,日渐怀疑自己改造现实的能力,对个人前途也充满忧虑。这一时期的校园知识精英很少关心政治,普遍思想幻灭、绝望,纷纷遁入爱情,或深陷虚无主义之中。在传统的科举时代,科举有效地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职能,使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四书五经实现学而优则仕,成为政府和民间相联系的纽带。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作为科举制度的替代品,却并未能与政治体制顺利接轨,与中国社会有所疏离,与普罗大众亦相当隔膜,大学并未成为真正的“养士”机构,这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吊诡之处。
叶文心研究民国大学,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这体现了海外学者学术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国内同行直到近些年才开始对大学史感兴趣,已有的研究成果也远未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尽管叶文心当时无法看到各大学的原始档案,使其在资料引用方面有所限制,涉及面相太多,令其论述民国大学虽然全面,却仍缺乏深入,但其书仍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取胜。尤其是她对民国大学特征的种种论断,深具启发性,颇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对民国大学“疏离”的概括,也已成为民国大学史研究的经典问题之一。我们国内学者今天研究民国大学史,完全可以沿着叶文心开拓的思路继续进行。
【美】叶文心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