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赝品真情

2013-05-30李雷

爱人坊·金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赝品全家福全家

李雷

他是搞摄影的,但更痴迷民间收藏。他去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古籍,也结交了许多的业内人,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这天他在大山里采风,口渴得要命,看见青翠柳荫下掩映着一个小村,村头有个小茶棚,他疾步向前,要了一碗茶。

正欲喝时,忽然看见茶嫂一手端着一只碗,另一只手拿着梳子,蘸着碗里的皂水梳头。直觉告诉他,那碗绝不是等闲之物,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件古物,一件很珍奇的瓷器。

茶嫂有些嗔怪,女人梳头,有什么好看的?他忙说,你怎么用皂水梳头呢?茶嫂笑了,滔滔不绝地说起皂水梳头的种种好处。

他是没心思听的,只为搭个讪而已,就说想看看这皂水,茶嫂便把碗递给他。

他便端起碗,上下左右看个仔细,断定这是无价之宝,便问这碗的来历,茶嫂很疑惑,你是看皂水呢还是看碗?

他说,自家也有这样的碗,原来是一对的。不小心摔碎了一只,所以看着熟悉。茶嫂说是这样啊,这碗是丈夫捡的,就当了盛皂水梳头的用具。

他开始动了心,说想买下这碗,他说,那对碗是妻子娘家的陪嫁,两个人都很喜欢,摔了一只不成双了,妻子心里老别扭。茶嫂开玩笑说,你想买?这碗可贵着呢。

他说你开个价吧。茶嫂眼睛转转,说,一百块。他快速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钞票递过去。茶嫂莫名其妙地看了看他,然后把碗递过来说,开玩笑的,一只破碗怎么能收你钱呢?

一番推让之后,茶嫂说,如果你不想白要,就给我们全家照张相吧。

这现成的啊,他怀着喜悦的心情等茶嫂的丈夫和儿子下田放学回家。快晌午时,一家人坐在茅屋前端端正正地摆好了姿势。

照完相,一家人欢喜,执意留他吃饭。茶嫂还对丈夫夸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为了妻子高兴,宁肯花一百块钱买一只碗。他有些愧疚,就偷偷往饭桌下放了一千块钱。

他知道,一千块钱远远不够买这只碗的,回家后又查看了书籍,仔细端量这碗,认定这是出自明朝宣德年间官窑的雪花蓝碗,乃是世上少有的珍品,身值数万元。

他洗好照片,给茶嫂家寄了过去,顺便提了那一千块钱的事,希望能帮一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然后,他信心十足地把碗拿到古玩店鉴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行家说这只碗是后人仿造的,赝品,并给他指出了仿造的痕迹。

他的心一下子凉了下去,不是为美梦成空也不是为施舍出去的钱,而是为看走了眼。

行内人都知道,收物件看走眼是很没面子的事。他想,为什么自己会看走眼呢,怪知识浅薄,还是学艺欠缺?好像都不是。

几天后,他意外收到从那个遥远的山村寄来的信,信是茶嫂的儿子写的,歪歪扭扭的小学生字迹,字里行间全是感激。

他说他们全家从没照过“全家福”,有了这张照片一家人觉得很幸福。最后孩子说,如果不是那一千块钱,过了暑假他就要辍学了。他表决心似的说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他这个好心人。

他眼睛有些湿湿的,翻出那张全家福的底片,茶嫂一家人笑得很甜很幸福。他觉得,这是自己从事摄影以来最好的一幅作品。

他想回信,却不知说些什么,想了又想,于是提笔问茶嫂,皂水梳头究竟有哪些好处呢,他想让妻子也把这蓝花碗派上用场。

以后,总有朋友说这碗品相好,问他是不是花了很多钱。他总是笑笑说,是乡下的亲戚送的,无价之宝。

(责任编辑:九公主jianbanairenfang@163.com)

猜你喜欢

赝品全家福全家
全家一起变变变
创意“全家福”诞生记
每周一次的欢乐全家游
全家福
全家来称重
全家福
书画收藏,该如何对待高仿复制品与赝品
《萧旼墓志铭》为赝品说
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说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