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效对比观察
2013-05-30何会克
何会克
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避免或减少糖尿病的相关性死亡。2007年ADA指南已明确提出:对1型糖尿病应严格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及时用胰岛素、严密监测血糖变化,2型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未能达标时应尽早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1]。胰岛素应用可分为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方法对血糖控制的疗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月10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2例,女30例,男32例,年龄平均46~78岁。均符合WHO1999年的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Ic)>8.5%,空腹血糖>8.1 mmol/L入选。
1.2 治疗方法 将62例患者均停用口服降糖药物。在配合糖尿病标准热卡饮食并且体力活动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31例,采用甘舒霖R芯;皮下注射组31例,给予甘舒霖R+甘舒霖N4次/d皮下注射,分别检测早、中、晚三餐前后血糖及睡前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均观察6周,二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并记录有典型低血糖症状或血糖<4.0 mom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的次数。
2 结果
两组在6周前后达稳定期时,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Ic的稳定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则胰岛素泵组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s)
注:与皮下注射组对比*P<0.001
?
3 讨论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到2012年为止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0%,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控制会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2]。事实上,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而言,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治疗计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频率依赖于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水平等因素,除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水平以外,还应监测餐后2 h血糖,因为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以下患者尤其应进行餐后血糖监测:HBA1c升高但空腹血糖达标、起始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应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正在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以下患者应考虑监测餐后1 h血糖:妊娠期、应用a-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有条件的患者还可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患者,我们采用美敦力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胰腺分泌,24 h持续输注基础胰岛素,根据进餐时间和进餐量注意餐前大剂量有效减少胰岛素皮下蓄积,并且使胰岛素吸收差异<3%,本资料结果表明胰岛素泵在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上明显优于皮下注射组,因此胰岛泵可以使患者血糖控制更平稳,并且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减少注射痛苦,胰岛素泵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疗效优越,大多数民众能够接受胰岛素泵治疗,适应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开展。
[1]Rjddle me timely initiationlfbasad.Amjmed,2004,116(suppl.3a):35-95.
[2]The diabetes contool end complications trid/epidem tology lf diabetes intervene and complications(dcct/Edic)study research group.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I diabetes.N.Engl jmed,2005,353:2643-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