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报道,让农民成主角
2013-05-29李钧德
□ 文/李钧德
(作者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新华社河南分社高级记者)
必须尊重农民在三农报道中的主体地位
我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具体到“三农”问题当中,就是相信农民群众的智慧,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求党和政府制定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时,要首先倾听农民的呼声,集中农民的意见,反映农民的意愿,总结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同时又在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予以检验和完善。
由于农民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居于主体地位,在“三农”报道中,无论是回顾过去、描述现状,还是展望未来,都应该充分聆听农民的心声,反映农民的诉求,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给农民之所需,认认真真为农民鼓与呼。
农民在“三农”报道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也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贴近”的要求。具体到“三农”报道,就是要求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农民身边的故事,宣传农民身边的典型,反映农民切身的利益诉求。在“三农”报道中,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三农报道中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具体表现
1.从消息来源上看,直接来源于农民的比重不大。
笔者曾对某中央主流媒体播发的三农报道进行了一次随机的抽样调查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1131篇“三农”报道样本的所有消息来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各级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他们召开的会议、发布的信息、文件,以及他们对上级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占据了“三农”报道的大部分内容(40%以上)。直接来自农民或农民群体的消息,在“三农”报道消息源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不足10%)。
报道反映的也许是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对“三农”问题的看法和想法。虽然他们也有可能是在为农民说话,但是,二者之间肯定会有偏差。他们想要表达的,不一定是农民最关心的。要成为真正的报道主体,就是要在报道中多让农民自己说话,多反映农民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而不仅仅是附和或者“被代表”。
2.从报道基调上看,反映农民呼声、诉求和“三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报道不多。
当然,不是说孩子刚出生,你就很理性很先知地告诉他:你娃连屁都不是!而是可以通过一些引导和限制,让孩子明白,你只是家庭成员之一,你可以享有你的权利,但同时你也有你的责任。我们因为爱你而迁就你,你也同样要学会迁就我们。
从抽取的“三农”报道样本中可以看到,反映农村和农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舆论监督报道,所占比例不大(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15%)。对于农村工作中真正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农”报道涉及的并不多,力度也有限。至于涉及到上亿农民根本利益的土地财产权等问题,传统主流媒体则很少涉及。充斥媒体版面的,大多是由各级党政部门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农村工作政策措施或显示农村建设成就的报道。
3.从报道的主题上看,反映农村方针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报道多,真正反映农民艰苦奋斗精神和风貌的报道不多。接近五分之一的报道,都是政策宣传和解读类报道。说白了,就是反映各级党政机关为农民已经干了什么、将来准备干什么、怎么干的报道,而不是农民自己干了什么、希望政府将来怎么干的报道。
在很多“三农”报道中,尽管反映的是农村工作,尽管在谈论农民,但主题更多的是在强调各级政府及各种团体组织对农民的引导和帮助。农民出场时,作为主角的机率很小,往往扮演着被引导和受帮扶的“弱者”角色。如《某省曝光欠薪企业 “厅官坐镇”为农民工讨薪》《某省发起消除农村茅草房改造攻坚战》《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对接企业、农民工》等等,虽然说的是农村、农事,但实际上主角却是各职能部门。
创新报道理念:真正让农民成为报道主角
要想使农民真正成为“三农”报道的主体,减少党委政府、社团企业和专家学者在“三农”报道中为农民“代言”的现状,笔者认为,除了改善媒体的外部环境,还应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1.调整报道视角,在主观意识上要多贴近农民,多贴近基层,让农民多“发声”。
要想搞好“三农”报道,在主观意识上首先就要多贴近农民,多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农民多“发声”。
要想搞好“三农”报道,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闻报道机制,就必须从主观上先调整报道视角,变“从上往下看”为“从下往上看”,让农民多“发声”。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总是借农民的口,说编辑记者自己要说的话,说党委政府想要说的话,而是要努力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反映农民的诉求和心声,让决策者更多地听到来自基层和民间的声音。
为了启动农村市场,2010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实行补贴政策。媒体纷纷为这一政策叫好。然而,新华社记者葛如江、王立武到安徽宣城农村进行了深入采访,结果发现《安徽宣城农村:家电下乡了 用电犯愁了》,原因是“农村经常性的停电或是跳闸,让农民对家电有些‘爱恨交加’”。用村民袁以华的话说:“一到用电高峰时,尤其晚上,60瓦的灯泡只有25瓦那么亮,好像萤火虫。”
文章生动的细节描写、鲜活的群众语言,把家电下乡政策遇到的“新问题”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如果记者光是住在宾馆里听有关部门汇报,不认真深入到农村采访,绝对不会了解到家电下乡政策给农民带来的这些“烦恼”。了解不到这些“烦恼”,家电下乡政策又何以“完善”?
2.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在感情上贴近农民,在行动上走近农民,真正关心农民疾苦。
在很多“三农”报道中,记者写的大多是上级为农民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很少有人关心,农民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更多的时候,乡村干部成为农民在报道中的代言人,记者也许到了基层,但是,心思并没有到基层。最终导致稿子写的是农村,稿子里出现的也有农民,但是,稿子里反映的却不是农民关心的事,而是领导的政绩,领导的思想,和农民没有一点关系。
要真正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体,除了主观意识和报道视角上的改变外,还需要真正转变工作作风,用心走进基层,走近农民,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农民的深厚情感,听民声,察民情,报民忧,而不是蜻蜓点水,把农村当作干部表演政绩的舞台,把农民当作新农村建设的观众。
近几年,中央号召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着这一旗号,河南省一些地方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宣称要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住上高楼大厦,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当地媒体包括一些中央主要媒体纷纷给予肯定报道。对这一干部们津津乐道的、所谓的改革“创举”,农民是如何看待的呢?避开当地干部的陪同,笔者深入到河南省封丘县农村进行了采访。经过对农民的实地调查,笔者发现,这种所谓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不少地方已经演变成一种逼农民上楼的政绩工程。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笔者顶着压力,采写了反映这一新动向的内部报道。稿件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派人调查,纠正当地的错误做法。
3.满足信息需求,在报道内容上贴近农民,让农民多“点菜”。
“三农”报道的改进,从内容上讲,应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提供农民需要的信息,在生产上对农民有所指导,在生活上对农民有所教益,在精神上对农民有所愉悦等等。
只有农民需要的,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只有农民关心的,才会吸引农民的目光。为此,媒体应该多做调查,比如深入农村基层,跟农民开座谈会,或者进行问卷调查,把农民的所思、所想、所虑、所需等等调研清楚,再根据需要调整报道方针和安排,让媒体提供的信息和内容满足农民的所思、所想、所虑、所需,让农民看得懂、用得着。
2005年8月1日,国家开始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通行费。媒体评论认为,这是继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然而,不久就有农民向媒体反映,部分收费站仍在向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收费。接到这一反映后,《河南日报》记者田宜龙、高亢立即进行了深入调查,采写出《惠农政策缘何落实难》《是谁棚架了惠农政策》《检疫证卡住“绿色通道”》《通行费仅30元 为免费花掉40元 办张“检疫证”真是不划算》等一系列报道。
为给农民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报社还配发了包括什么是鲜活农产品、哪些路段是“绿色通道”、哪些车辆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等问题的《核心问答》,以及《部分省(市区)“绿色通道”收费减免办法》。报道陆续刊发后,不仅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这一政策很快得到完善,而且受到农民读者欢迎。有的农民干脆把报纸作为“尚方宝剑”放在车上,遇到通行不畅时就拿出来亮上一亮。
4.创新报道方式,在形式上贴近农民,让农民喜闻乐见,增强传播效果。
相对而言,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三农”报道要想增强传播效果,让农民喜闻乐见,就应该用农民喜欢的形式,讲农民身边的故事,宣传农民身边的典型,反映农民切身的利益诉求。如果在“三农”报道中板起面孔,用农民不熟悉不喜欢的方式,讲述所谓的农村农民故事,农民肯定不会喜欢,自然更谈不上接受。
如何让农民喜闻乐见?只有“心入农村生活、心入农业实际、心入农民群众”,用农民话,说农村事,对农村生活、农业实际、农民疾苦密切关注,时时处处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真心实意地为农民讲实话、办实事、报实情。只有这样的报道,才会真正受到农民的欢迎,才会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并最终推动三农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