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不足和思考
2013-05-28徐惠芳
徐惠芳
摘 要:中职语文教材2009年版已使用数年。与2001年版相比,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单元编排上,显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来看,2009年版教材的不足还是存在的。如何改进,怎样完善,的确需要教师去思考,从而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材;思考
中职语文2009版教材已使用数年。这一版本分为《基础模块》(上、下册)和《拓展模块》,共计三册。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出版说明,这套教材是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以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之目的的实现而组织编写的。应该说,2009版教材较之2001版教材,无论从教学内容、编排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作为中职一线的老师,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深感教材中存在不少的瑕疵,若不加以改进,显然会影响中职教育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益,进而影响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影响其专业技能素养,影响其今后职场发展的基础,从而难以达成中职教育的目标。
一、不足
那么,目前使用的中职语文教材,其不足究竟表现在哪里?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贴近中职生生活的内容匮乏
教材的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浓厚氛围,提高中职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益,进而为夯实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今后在职场的发展铺就较为坚实的基石。综观2009版中职语文教材,这类与学生生活远离的篇目却有不少。例如:基础模块中的《卖白菜》《哦,香雪》《像山那样思考》《拿来主义》,拓展模块中的《废墟的召唤》《等待散场》等等。这些显然远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他们难以走进文中人物的心里,难以与文中的人物或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知道,目前的中职学生所处的时代,所拥有的生活经历,与其祖辈、父辈有着天壤之别,再加之他们原本就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失败者,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分析、欣赏能力和水平与普高学生有较大差距,一旦碰上和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又难以进入课文的教材内容,亲近感即会消失而生距离,无法激起阅读、思考的热情而有排斥之情。在这种状态下,教与学完全呈现两张皮的情状而难以融合,如此,则令教师的热情难持久,课堂效益难以保证,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了。
2.体现教学实用性的内容偏少
中职语文学科同其他文化学科一样,应着眼于“重应用”。这源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诚然,中职学生中会有一部分升入高职院校学习,但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走向职场,成为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劳动者。从2009版中职语文教材来看。“实用性”的特征体现得还是少了点。比如:教材中也安排了“口语训练”这一实用性内容,学时也作了规定,基础模块中为20学时,拓展模块为12—14学时。从学时数来说,不能说不多。但从内容来说,笔者以为其“实用性”还是不足。在教材中,编者安排了“听话与说话、自我介绍、电话交谈、复述、介绍事物、介绍工艺流程、交谈、即席发言、演讲、即兴演讲、应聘”(基础模块)。“讨论、采访、辩论”(拓展模块)。这些口语训练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应该说有其针对性。能够使其在走进职场后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但从职场实际来看,笔者以为还可增加口语训练方面的内容,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和素养,为其在职场有良好的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民族传统经典的内容欠厚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孙善学在《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一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对象既往知识或经验基础上,围绕教育对象将要从事的职业或职业群的行为能力和相关素质要求,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操守、有胜任能力的职业人才的教育过程。”孙善学的话中,强调了职业人才在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对其操守的培养。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操守,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除了个性等先天因素外,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熏陶是十分重要的。而作为中职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应该是培养中职学生良好操守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中,应该有被历史所证明确是精华,能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可使其逐渐形成良好操守的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纵观2009版中职语文教材,这一点还是显得单薄了一点。单从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三本教材所安排的古文看,虽然所选编的课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条粗线(从诗经作品两首,屈原作品一首,诸子散文两篇、史记作品一篇,汉乐府诗一首,魏晋散文一篇,唐诗两首,宋词两首、唐宋八大家散文三篇、明清小说一篇),但不能不说给人只是一种蜻蜓点水之感,无法让广大中职生有较丰富的文化积累。所以,多选编经典的民族传统名著进入中职语文教材,能让广大中职生在初中已接触文言文作品基础上,通过中职语文课堂,更多地接触、学习经典传统名著,对拓宽其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培养其良好的操守显然是大有裨益的。或许有人会持反对意见,增加传统经典名著,岂非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教学时间从哪里来?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还是可以化解的。比如:第一个问题,选编的内容可以是那些篇幅短小,即或原本篇幅长的也可予以节选。再如:诗词作品,或是散文作品,也可像海南外语职业学院罗玉红老师的教学实践那样,从传统经典作品中,依照一定的主题,比如诚信、仁德、勤奋等加以选编名言,组成古诗词名言单元。这样一来,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二、思考
职业教育教材尽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速度较快,但它还是有一个传统的继承性问题。比如:中职语文教材毕竟还是属于高中段语文教材,虽然又跟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有区别,但人文素养的培养,却是两种教材相一致的地方。因为,它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而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高中教材一贯秉持的基础传统,而不应该因中职生文化基础差而弱化了这个传统。此其思考之一。其二,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差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学习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关键是我们的教材,包括中职语文教材,要多选编一些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倘若教材内容少生动活泼,又怎能指望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呢?笔者认为这一点,教材编写者不妨多听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陆迎真.中职语文:拓展模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2]韦晓阳.刍议中职教材编写模式的改革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2(23).
[3]孙善学.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12(15).
[4]罗玉红.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名言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2(20).
(作者单位 浙江省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