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雨绸缪话国家安全风险

2013-05-28侯季光

国防科技工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霸权钓鱼岛军事

□ 本刊记者 侯季光

当今时代仍然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的时代。在我国和平发展道路上布满的不是鲜花,可能是荆棘,甚至地雷。有时候一种战术层次的军事较量是必要的,军事上适当地亮剑,可能会在战略上让我们处于一个更有利的地位

在《环球时报》最近举办的“未来十年的中国和世界”论坛上,与会的军事与国际关系专家围绕“未来十年的军事风险”主题,就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出席会议的专家有: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杨毅少将、国防大学科研部副部长秦天少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心伯。

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彭光谦:美国的军事霸权仍将坚挺

美国的霸权或其世界领导权,有三大支柱:第一是美元,第二是美军,第三是美国价值观。我个人看,未来十年美元霸权和美国的价值观霸权恐怕会光环褪色。但美国的军事霸权看来仍将坚挺。在其他领域的力量相对衰弱的情况下,美国动用军事力量来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意愿和可能性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十年,太平洋将更加不太平。未来十年,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将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所以这种情况下太平洋地区想平静下来恐怕很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迈上政治右倾化、军事大国化和外向化的不归路。

我们讨论未来军事风险管控,首先要承认风险,正视风险。第二要有管控危机的意志、决心和能力。第三要建立必要的危机管理机制。当今时代仍然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的时代。和平发展道路上布满的不是鲜花,而是荆棘,甚至地雷。当然对此我们不必惊慌无措,但是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永远要把国家发展的方向盘和主动权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否则是十分危险的。

杨毅:我们要奉行“实力加合作”的安全政策

第一,未来十年我国外部安全环境会更加复杂,我们面临的民族“崛起困境”更加突出,运筹国家安全中存在着两大矛盾,即国家利益的拓展与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不足的矛盾,增强维护利益手段建设的迫切性与外部制约因素增长的矛盾。中国在快速发展中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将经历艰难的由“不适应”到“相适应”的过程。安全风险不可低估。第二,无论是美国的战略调整还是日本社会的右倾以及南海和东海动荡两线夹击都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自己的应对。我们要奉行“实力加合作”的安全政策,坚持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低调加速发展军事力量,适度展示军事力量,谨慎使用军事力量。第三,我们要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塑造,积极参与、利用与改造别人已搭好的舞台,要与自己打造另外的安全合作平台相结合。

秦天:中国潜在军事风险有可能趋于严峻

从国家层面来看,军事风险主要是指对国家军事安全构成宏观威胁的风险,规模有限的武装冲突不在此列。从这个界定条件来看,未来十年中国面临非常现实的军事风险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由四个“不变”和三个“持续改变”形成的总体基础。即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变;中美以合作为基础的基本面不变;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合作需求大于防范遏制的趋势不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战略不变。三个持续改变,也就是说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而持续改变,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幅度提升而持续改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而持续改变。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安全环境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很小。但潜在军事风险有可能趋于严峻。

从外部看,我认为主要在于美国对中国逐渐增强的敌性判断和敌对性的战略安排,表现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当中针对中国的负面意图被持续放大。

阮宗泽:中美之间战略沟通很重要

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一个国际景象是愤怒的美国、迷失的日本、郁闷的欧洲、转型的俄罗斯和亢奋的中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中国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我觉得可以用“东急西缓,南紧北松”来概括。

中美之间要加强战略沟通,在管控军事风险上,应该说中国和美国有共同的价值和利益,双方避免在军事上摊牌,所以战略沟通很重要。

我们要不要亮剑?

彭光谦:美国已表现出“霸权更年期综合证”的典型症状

美国表面上气势汹汹,实际上底气不足。美国越来越敏感、多疑、内心焦躁,表现出“霸权更年期综合征”的典型特征。日本右翼势力频频挑衅,实际上也反映了在中日力量对比发生历史转折时期的心理失落。总的来讲,中国现在不是示强示弱的问题,我们正义在握,理直气壮,不逞强,不示弱。道义和时间都在我们这一边。

吴心伯:必要的时候,军事上适当亮剑

如果你不想避免大规模战争的话,有时候一种战术层次的军事较量是必要的。因为你必须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底限,让对方知道你的意志力,有了交手以后,对方对你的能力和意愿有比较现实的判断,接下来不会无理性地往前推进,因此我觉得在必要的时候,军事上适当地亮剑,可能会在战略上让我们处于一个更有利的地位。

秦天: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手里的牌很充分

在钓鱼岛问题上,绝不容忍日本右翼政府的蓄意挑衅,绝不承认日本当局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是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日之间爆发严重冲突,局势可能会怎样发展我不做评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手里的牌很充分,怎么组合怎么打是我们的事。指望着中国按照他们的意图,通过某一点的冲突,最后引发他们所希望的结局,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阮宗泽:日本只是一个棋子,它并不能绑架大国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2013年的国防授权法,里面有两条涉华的条款,第一条是敦促美国政府向台湾地区出售F16C/D战机,第二条是美日安保条约的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尽管这两条都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性质非常恶劣。恶劣之处就在于完全可以误导和影响民众,特别是误导日本舆论,以为有了“尚方宝剑”。更有效影响东京的关键在华盛顿。

40年前,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开辟了一个“越顶外交”,这让日本大惊失色,加速了日本与中国改善关系,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国际政治中,日本只是一颗棋子,它并不能绑架大国。

杨毅:应对钓鱼岛和南海挑战,我们要后发制人

总的来讲,我觉得钓鱼岛问题上存在着由偶发事件引发危机,小规模冲突,甚至是大规模冲突的风险。但是,中国、美国、日本政府需要有更加强烈的政治愿望去避免这些不幸的事情发生。我认为,面对钓鱼岛挑战和南海的挑战,我们要做到军事上充分准备,后发制人,对等升级,控制危机,力避冲突,敢于碰硬。

王帆:我们要保持稳健、渐进的发展战略

以前我们讲,只要中美关系稳定,东亚热点问题就大不了。但如果说这些热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中美关系难以往前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东亚战略中,美国对外战略可能是欲擒故纵。美国通过遏制施压和挑动地区乱局对我们诱导,诱引中国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打乱中国的发展节奏,当年美国对苏联就是如此。我们必须要避免单方面、高速、片面地和美国进行竞争,保持我们稳健、渐进的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霸权钓鱼岛军事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量子霸权”之谜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霸权的逻辑及其研究的兴衰
用镜头还原真实——评纪录片《钓鱼岛真相》
钓鱼岛问题溯源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