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电视的新机遇

2013-05-27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年8期
关键词:电视机广电高清

全球无线电视已逐步走到完成数字转换的里程碑,但无线电视的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已在欧洲各国引起不少讨论,如欧洲广电联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EBU)对此议题就着墨甚多,亦有相关研究学者从新形式的传输科技着眼,探讨无线电视未来的核心服务。

德国学者Roland Beutler在分析公众收看行为时,将影响公众收看行为的要素,归纳为“服务内容”、“收看环境”与“接收设备”三项。其中“收看环境”成为关键,决定了服务内容、收看习惯以及适用的接收设备。

公众的收看环境,概括可分为固定接收与移动接收两类。使用固定接收模式的公众,多以线性服务为主、收看时间较长,并多半在固定的场所收看电视节目。因此使用的接收设备,多半是屏幕大尺寸的电视机。在移动接收的收看环境中,公众普遍倾向使用非线性的服务(如catch‐up service或互动视频VOD等),收看的时间较短、收看的环境多样或不固定,因此移动接收设备,则多为屏幕小尺寸的,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配合不同的收看环境、接收设备与收看习惯,就能对照出不同的信号传输模式。无线电视通过无线电频率,将信号传递给观众,欧洲DVB系统的无线电视广播,除可用于固定接收之外,也支持移动接收服务(图2)。

受限于广播特点,无线电视只能单向提供线性服务。因此Beutler便认为,无线电视应在先天特点与限制之间,寻找未来发展的可能,应以“强化”及“弥补”无线电视性质与不足为起点,进而推出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对应移动与固定接收环境与现行传输技术的改进,可得到以下发展推论。

若无线电视与移动宽带能两相互补,无线电视将更具发展潜力。主要原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已日渐普及且几乎人手一机,这些移动设备功能庞大,更可支持影音服务,即便观众走出客厅之余,也能通过手机或平板收看电视,较有利广电生产厂商或运营商的收益。

公众如果要通过3G等电信服务在手机或平板收看影音服务,将受限于带宽问题(如下载速度缓慢等)而影响收看质量与意愿。此时无线电视的一对多传输特点,便能有效克服这一缺陷。Beutler认为,提高无线电频率效率的指标之一,便是让更多的设备可以接收到无线电视信号。无线电视未来的营运方式,可借助终端接收设备的整合而达到数字汇流,如趋向使未来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可接收无线电视的信号。通过无线电波提供的节目内容应仍维持免费,并符合现有广电法规,避免增加观众额外的成本,或增加广电运营商因需要适应新法规,而得重新调整节目内容的营运风险。

与电脑或手机相比,电视机的更新时间较长,公众更换电视机的时间一般约在8~10年之间,这个时间恰巧也是广播电视厂商更新设备、筹备新服务的暖身期。但这个投资对广电生产厂商影响甚大,不得不慎重为之。错估远景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好比欧洲在模拟时期计划发展的MAC系统高清电视,或前些年的DVB‐H移动电视,这些服务多半空有发射技术,但到最后都没有相对应的接收终端设备,因此选择一个有接收功能的设备且又具市场前景的电视服务方为最终关键。

目前广电运营商积极推广的核心服务多为高清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HDTV),因为市场上的电视机几乎都能支持高清电视标准,在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北欧各国等)高清电视甚至已是公众习以为常的服务。

据此,EBU副总监David Wood指出,当高清电视成为基本服务后,广播电视运营商还能提供何种固定接收形式的电视服务以吸引公众呢?

现阶段讨论最为热烈的莫过于3D电视与超高清电视(Ultra High Definition TV,简称UHDTV)。由于具备3D功能的电视机价格已与普通电视机价格差别不大,因此3D电视服务在欧洲在前几年有增长的趋势,不过目前的增长率已趋于缓和。超高清电视(UHDTV)则有两种标准,包括4K系统(3840 × 2160影像分辨率,可呈现800万像素画质)及8K系统(7680×4320影像分辨率,可呈现3200万像素画质)。

究竟3D电视与UHD电视谁是发展趋势呢?参考液晶面板的销售数据,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 Search曾在2012年估算,4K系统的电视面板(4K×2K LCD TV panels)销量可望在2013年年底前达到6.3万片,不过该机构在2013年3月调整预测数据恰为260万片,足足超越原预期数的40倍之多。

对此。David Wood指出,4K标准的超高清电视画质比现行的高清电视胜出数倍。8K规格的超高清电视影像画质更为细腻,并能提供更丰富的画面景深。此外在观众的收看习惯上,收看3D电视需要配戴眼镜,因此会缩短收看电视的时间,反而不利于广电设备生产厂商。而4K与8k电视皆属于2D电视,影像饱满细腻,但却不改变传统的收看习惯。

目前已明文将超高清电视列为重点发展的国家为匈牙利。该国虽然要到今年年底才正式完成电视的模拟/数字转换,但匈牙利国家媒体与信息总局(National Media and Infocommunication Authority)早在去年(2012)发表的数字红利频率规划报告书(Possible modification of the GE06D Plan in the 470‐790 MHz band:Planning exercise for Hungary)中便提到:“……高清电视技术对公众而言已经是基本服务……无线电视平台必须发展新一代的核心服务以吸引观众……通过无线电视播送4K系统的超高清电视应成为未来的节目服务形式……”匈牙利国内目前共规划7个无线电视MUX,未来配合应用DVB-T2与HEVC传送技术,2016年预计可提供21个高清电视(9Mbit/s)频道与7个超高清电视(4K-21Mbit/s)频道。到了2022年,则估计可提供28个高清电视频道(6 Mbit/s)与14个超高清电视(4K-12 Mbit/s)频道。

无线电视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公众只要架设天线便可接收。但若考虑建筑物形式与城乡差距等则会发现,即使无线电视运营商的发射站台林立,终究有涵盖范围不及之处。因此通过新技术来解决公众家中电视信号的中继传输限制,可视为无线电视强化收视品质的途径。

举例来说,公众多半在家中客厅摆放电视机,并将天线架设在邻近窗边。然而摆放在卧房或书房的电视机,由于周边信号源不佳,故往往需要再从客厅拉线并分接信号,或只能忍受信号质量不良的影像画面。Beutler建议不妨利用无线网络(Wireless LAN,简称WLAN)技术,借以弥补电视信号在室内传输中继的不足。目前WLAN的芯片标准将进入IEEE 802.11ac时点5(即业界俗称的5G Wi-Fi),借此技术可将电视信号分送到家中不同的房间,而不受传输量与屏障物(如墙壁、家具)的影响。

另外,欧美各国积极推动各种国家型宽带计划,如欧盟通过“Digital Agenda 2020”或奥地利推出的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这类国家型宽带计划,预计设置光缆,让线性、非线性或其他类型的影音信号传送到不同的场所(如公众家中、办公室或移动接收)。无论这些国家宽带计划为何,最大的关键点,在于政府如何规划宽带建设与用户家中之间的“最后一里”。“最后一里”将影响整个无线电波未来的使用范畴,广电运营商应从其思考有利于无线电视服务传布之设计。

最为关键的规划方式,应为确保公众家中所连接的“最后一里”管线,可接取到不同收视平台所提供的信号(如卫星、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或IPTV)。意即从接收始端进行汇流整合,借助管线最后一里的准公共化,让公众能自行订阅/使用喜好的收看平台,不会因为管线的私有化而遭遇使用上的限制。

从上述讨论可知,在欧洲广电发展过程中,既没有放弃无线电视的移动接收服务,更积极提高固定接收服务的内容。相关人士建议运营商,可选择最普及的接收设备,并搭配不同的传输技术以提供节目内容。由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销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广播电视运营商应游说政府,鼓励移动接收设备(或周边设备)能具备接收无线广电信号的功能。此举除可增加节目的收视率,更能提高无线电频率的使用率。当未来的电视机市场将逐步支持超高清电视系统,基于接收设备普及的重要性,超高清电视或可成为广播电视运营商未来的核心服务项目。

猜你喜欢

电视机广电高清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闭眼睛的电视机
闭眼睛的电视机
电视机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视听与高清行情
读编往来
2008广电行业十大评选获奖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