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提高英文授课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
2013-05-26潘双翼孙连坤颜世军
潘双翼,李 凡,孙连坤,颜世军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国际学生的数量和比例是一所学校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和影响力的缩影。尽管留学生到某地或某所学校留学有众多的影响因素,如文化环境、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亲友劝说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该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否优秀,是否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截止2011年底,在华留学总人数超过29万,学历教育留学生为118,837名,其中西医学专业留学生数量达到23,585名,成为除汉语专业外规模最大留学生培养专业[1]。现代医学(西医)专业与国际接轨程度较高,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有统一的质量标准[2];近年来,我国的医学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日益缩小,能够为留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培训;我国的学历得到了生源国政府的认可,学生毕业后可以回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和行医,这也是西医专业成为留学生规模第二大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调查显示,我国留学生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仍不能满足留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高。留学生出勤率低与教师呆板的、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3]。
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授课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英语是国际通用的沟通语言,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教育标准授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本国医学生相比应该率先与国际接轨,以提升留学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各校应以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留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的满足,来增强学校在招生中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扩大留学生的规模。然而现实中,国内许多学校的留学生教学改革远落后于本国学生的教改步伐,在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考试等方面墨守成规、得过且过;在招生规模上过分采用市场运作模式,仅把留学生教育事业作为创收的工具。这种不注重质量的行为虽然会带来一时的繁荣,但将来势必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校的声誉受损,是一个恶性循环。
针对英文授课医学留学生教育的特点,我校决定从留学生做出留学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质量”抓起,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以器官系统教学为主线,参考美国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改革留学生教学和考试模式,在2011级留学生中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1952年美国西余大学开始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体系改革。该教学模式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对医学各门课程进行重组和综合,以人体某一器官为中心,整合基础与临床各相应学科进行教学。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有利于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是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高峰会议上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4]。20世纪90年代以后,锦州医学院(现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吸取国内外经验,先后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但综观全国各院校,目前尚无一所学校针对留学生教育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型课程改革。为响应国家《留学中国计划》的号召,从大幅提高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入手,增强我国高校在国际市场上对留学生吸引力和留学生毕业后的国际竞争力,我校决定在2011级英文授课留学生中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二、我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参考国内外院校改革经验,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顺序。
在进行教学改革前,我院参考和借鉴了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及Mount Sinai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我院的实际,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线,按照从形态到机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异常、从生理到病理的逻辑顺序,重新编写教学大纲、打破学科界线组织授课次序。首轮教学改革共涉及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ECG、超声、放射线、核医学、心脏内科、心脏外科等14门从基础到临床的医学学科。在大纲编写的过程中,我校参考了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并先后多次组织基础和临床的教师进行座谈和研讨,对于每一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前后的衔接与呼应都进行充分论证。如生理学刚刚讲过“心脏电生理”,诊断学即讲授“心电图概述及检查”;病理学讲完“动脉粥样硬化”后,心内科即讲授“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治疗等等,使基础理论知识之间及与临床实践应用的关联更为紧密。
(二)结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标准化病人等前沿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程设计中留出若干学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讨论教学,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汇报案例。同时,在学生进行临床实习真正接触病人之前以标准化病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训他们与病人沟通和问诊的能力。
(三)遴选和培训师资,提高教学水平。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成功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学改革的效果,我校面向全校教师通过试讲和标准化病人的方式遴选了12名基础教师和24名临床教师参与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其学科和职称结构见附表。在开课前,学院组织专家对于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法及授课技巧等内容进行了培训。
附表 我校器官系统教学改革遴选教师的学科和职称结构
(四)以美国执业医师考试为参照重新设计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毋庸置疑,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目前在世界各国医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我校留学生中一些来自于美国,将来需回国参与医师资格考试;另一些留学生也设计未来要到美国行医;同时,我国也正在探索与美国类似的分阶段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因此,可以认为按照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医学考试是符合学生需要和未来医学考试的发展趋势的。
我校经多方努力,收集和购买了部分学科的美国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供教师授课和出题时参考,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阶段要求,适当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在整个心血管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共设计了10次考试,期中9次为期中测试,1次为期末考试,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医学各学科的大工程,要想全面推动此项改革需要涉及到教师参与的动力、教学组织、师资和策略等一系列问题[5]。我校协调各职能部门及临床学院制定了参与英文授课的学时计算办法和职称晋升加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临床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总结与讨论
(一)教学反馈结果。
经过心血管系统的教学与实践,我校通过座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馈,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授课水平的满意度为84.5%,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的模式的满意度为87.9%,在“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间进行选择,100%的学生选择“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与授课教师进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该教学模式与国外院校的教学体系及留学生的思维方式更接近,更适合对留学生教学采用。新课程体系的实施真正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基础与临床脱离的问题;删减掉了重复讲授的内容,节省了学时;同时使学生立即可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在留学生中采用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是我校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质量的体现。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型课程体系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上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世界各国医学院校近50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采用这种模式组织教学。但是,由于跨学科授课打乱了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既有教学惯性,导致教学改革的组织和实施在操作上更为复杂,可以说实施新模式是一所学校对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比如我校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大量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都是由留学生办公室来进行,包括10场大小考试,尤其是临床部分的考试的试卷组织和监考也都要依靠留学生办公室,明显加大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压力。
因此可以认为,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更倾向于中国本科教学的大环境下,我校率先在留学生中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体现了对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
(三)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进行整体设计。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医学生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念与运行框架,但要想使改革取得真正持久的效果,各院校需要从组织、运行、制度导向,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及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设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自2001年起进行课程调整与改革,但该校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改革的领导者和课程负责人都认为学科间的协调与领导是一大挑战,如果得不到院长的鼎力支持以及政策和资源的扶持,要想说服教师们并取得其合作是相当困难的[6]。
(四)各高校重视的同时,国家主管部门出台政策、进行评比、给予政策倾斜等举措,对于搞好留学生教育尤为重要。
国家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开展的项目和活动以及宣传、表彰等舆论导向对于吸引“一把手”的注意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2010开始教育部开展的“全英授课师资培训”活动,在使老师受益的同时,也在逐渐增加各高校对于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当然,相关主管部门也开展了许多其他活动,但总体来说与中国本科、研究生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相比时间还不长,数量还不够多。从国家的层面给予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开展更多的活动,对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更多的培训,把留学生教育事业做好,最终引起“一把手”的重视,应该是广大基层留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的心声。
综上所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已经是被世界各国医学院校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我校亦刚刚施行,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的整合更多局限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与人文、社会和公共卫生结合不多,设计和衔接不够连贯等。但以英语语言把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等前沿的教学和考试内容带到留学生的课堂和考场,实现早期接触临床,以鲜活的知识解决临床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等举措,对于提高英文授课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1]教育部网站: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2/131117.html
[2]曾 诚,万学红,阎正民,等.三套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比较[J].医学教育探索,2002(01):55-57.
[3]丁笑炯.来华留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基于上海市四所高校的数据[J].高等教育研究,2010(06):38-43.
[4]郑 军,马建辉,等.医学整合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7-8.
[5]卿 平,姚 巡,万学红.以整合的理念引领医学课程改革,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J].2011,4(32):67-69.
[6]Muller JH,等著,汪青编译.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经验教训:学生、课程负责人与改革领导者的观点[Z].复旦教育论坛,2009,7(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