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前后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变化及意义

2013-05-25杨洋李昭徐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内脏冠脉硬化

杨洋,李昭,徐萍

(1.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心血管内科,沈阳 110002;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沈阳 110001)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细胞因子,主要在腹部内脏脂肪巨噬细胞中高表达[1]。有研究表明,内脏脂肪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模拟胰岛素样作用、促炎、延缓中性粒细胞凋亡、调节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等作用[2]。目前确认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关键是炎症反应。因此,内脂素作为一种具有重要促炎性作用的因子,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PCI会造成血管损伤和管壁重构,从而引起血管支架内的再狭窄[3]。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患者PCI(均植入支架)手术前后血清脂肪素水平的检测,分析内脏脂肪素与内皮损伤及修复的关系,为脂肪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理论及再狭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年龄40~65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接受冠脉支架植入的PCI组和未接受冠脉支架植入的CAG组。PCI组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8±6.8)岁,CAG组中,男 14例,女 11例,平均年龄(55.9±6.6)岁;入选者心功能NYHA分级在Ⅰ~Ⅱ级,心率控制在50~90次/min,均为窦性心律。排除标准:(1)近期有感染、发热者;(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肝、肾功能异常者;(4)肿瘤疾病患者;(5)血液系统疾病、周围血栓病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测定体质指数、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详细调查高血压、糖尿病及家族性心血管病史。同时选择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2±6.5)岁。

1.2 标本采集

受试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0 d、术后30 d晨起抽取肘静脉血4 mL置于干燥玻璃试管中,室温静置3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统一编号,-70℃低温冰箱保存以备统一检测。

1.3 脂肪素的测定

外周血脂肪素浓度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采用美国ADL公司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试剂盒,脂肪素的检测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数据以x±s表示,2组基本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内脏脂肪素血清浓度各时间点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所合并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术前平均LVEF、体质指数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基本临床资料比较Tab.1 Basic clinicaldata comparison

2.2 手术前后血清脂肪素水平变化

PCI组术后1 d、10 d、30 d脂肪素的浓度升高,与术前比较血清脂肪素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 组术后 1 d、10 d、30 d与术前比较,血清脂肪素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和CAG组术前及术后1 d、10 d、30 d各时点脂肪素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1个月内血清内脏脂肪素浓度呈持续升高趋势,仅接受CAG的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浓度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冠心病患者CAG和PCI组脂肪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前内脏脂肪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正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学者采用不同的促胰岛素抵抗激素进行脂肪素基因表达状况的研究,发现脂肪素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4]。Filippatos等[5]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组的血浆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正常受试组。还有学者报道脂肪素与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6]。上述研究提示,脂肪素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CAG和PCI组术前、术后脂肪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脂肪素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目前的研究表明,PCI术后再狭窄形成可能的机制包括血管的弹性回缩、血栓的形成、内膜的增生。其中内膜的增生是支架内再狭窄最主要的机制[3]。脂肪素降解Ⅳ型胶原,促进中膜内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参与了平滑肌的增生和成熟[6]。支架植入能够导致血管损伤和血管重构,Kai等[7]发现持续增高的脂肪素水平与术后管腔丢失指数呈正相关,提示PCI术后血清脂肪素水平可预测术后6个月再狭窄。本研究发现,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脂肪素的表达增加,1个月内呈持续增高趋势,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脂肪素可能参与冠脉支架术后血管内皮修复,与其能够促进内皮细胞释放各种炎性因子、导致内皮功能不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并可能与冠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膜过修复形成的再狭窄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内脏脂肪素为我们预防和治疗支架术后再狭窄提供了另一新的途径。

表2 手术前后脂肪素水平变化(ng/mL)Tab.2 Visfatin concentr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ng/mL)

[1]Choi KM,Lee JS,Kim EJ,et al.Implication of lipocalin-2 and visfatinlevels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J].Eur JEndocrinol,2008,158(2):203-207.

[2] Karmazyn M,Purdham DM,Rajapurohitam V,et al.Signall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the metabolic and other effects of adipokines on theheart[J].Cardiovasc Res,2008,79(2):279-286.

[3]张文利,黄定.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2):125-128.

[4]Iwen KA,Senyaman O,Schwartz A,et al.Melanocortin crosstalk with adipose functions:ACTH directly induces insulin resistance,promotes a pro-inflammatory adipokine profile and stimulates UCP-1 in adipocytes[J].JEndocrinol,2008,196(3):465-472.

[5]Filippatos TD,Derdemezis CS,Gazi IF,et al.Increased plasma visfatin levels in subjec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Eur JClin Invest,2008,38(1):71-72.

[6]Adya R,Tan BK,Punn A,et al.Visfatin induces human endothelial VEGF and MMP-2/9 production via MAPK and PI3K/Akt signalling pathways:novel insights into visfatin-induced angiogenesis[J].Cardiovasc Res,2008,78(2):356-365.

[7]Kai H,Ikeda H,Yasukawa,et al.Peripheral blood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and 9 are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JAm Coll Cardiol,1998,32(2):368-372.

猜你喜欢

内脏冠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