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的理论阐释

2013-05-24杨宏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摘要:文章基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密切联系,基于高效批量地培养出心理成人与思,想道德成人兼具的当今社会需要,基于当今社会对真正人才和高端人才的要求等,提出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

关键词:“以成人为要任”;高端人才;品心合辙;高效批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42-02

一、“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基本背景因素

现今社会急需的是那些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皆已成熟的成人性人才。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品德与健康的心理兼备的完整性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抵抗住巨大的竞争压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被放心地委以重任,因为这样的人才才能可靠地作为现今社会急需的高端人才来使用。所谓高端人才是指有能力担任要职或重要岗位或重要角色等方面的人才。随之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演越烈,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地进步与发展,现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急需性也越来越强。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以成人为要任”来培养或造就现今社会所需的高端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事实上,由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因此,这里进一步地提出了“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品心合辙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如果要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现今社会所急需的身心健康、高尚精神、遵纪守法的具有良好品心的社会成人,我们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开展“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品心教育工作;如果要有效地防止“有知识没修养”、“有技能少道德”的不良倾向在校园里、在社会上的出现与蔓延,我们的品心教育工作就应走品与心合辙化的道路,就应走多种、各种品与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或途径相融合、相补救的教育教学道路。

二、“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基本依据和几个重要概念的阐述

所谓成人有四层含意:第一,是生理成人,即性发育成熟的人;第二,是法定成人,即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第三,是心理成人,即思想、感情、道德方面成熟的人;第四。是能力成人,即能从事某种工作,自食其力,自理生活的人。我们这里讲的成人主要指的是第三种。事实上,第三种成人是一种蕴含着、凸显着强烈的社会性、思想道德性、心理健康性及其规约的品心谐和性的成人。所谓品心是品德与心理的合称;所谓品心教育是指对当代大学生既进行品德教育又进行心理教育。事实上,有些人到死时也未能完全成为心理和思想道德皆成熟的成人,因此,这样的人也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良好的完整的品心性的社会意义上的成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这里所讲的“以成人为要任”中的“成人”重点指的是第三种成人,因此,我们这里的成人教育隶属于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方面。由于第三种成人教育的目的、内容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方面的。因此,它就成为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第一个理据。同时不难明白,这一理据的可靠性主要展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固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地讲常凸显在:如果受教育者通过心理教育拥有了良好的心理,那么,其良好的心理可为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高效地开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如果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这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极为有利于对其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及教育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客观地讲,良好的思想道德本身就是调节心理健康的杠杆,就是形成或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比如,那些拥有高尚精神的人是不会患得患失的,是不会郁郁寡欢,是不会感情扭曲的,是不会残害无辜的,是不会自残生命的;反之亦然。所谓合辙是指如果某一事物的行为、活动是在其他事物的行为、活动中发生的、进行的,并且彼此具有同一的、可相融合的过程、路线或轨迹,我们就称这样行为、活动的表现为合辙。所谓合辙教育是指若干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在其主体上或关键性的环节上一起复合于同一施教路线,并且其实施过程是处于相吻合状态的教育。因此,这里的品心合辙教育自然是指“以成人(第三种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的品德与心理健康相融合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当代大学思想品德课程和其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各自相互对立的,其课程的教学是各行其是的。虽然这两门课程在各自的教学内容或安排上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彼此吸纳与融入,但这种彼此吸纳与融入无论是在数量和范围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低水平的。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的品与心的教育与培养无论是在宏观和中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基本上均是处于分离态的,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拥有或具有良好的、高水准的、相和谐性的品心就只能靠受教育者的自我努力或自动的合成而拥有了或具有了。

由于品心合辙的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今大学普遍所采用的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相互分离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两种基于完全不同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它们对品(思想品德)与心(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和其教育教学的效果性、效率性等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就使被教育者形成或拥有良好的、谐和的品与心的方面来讲,品心合辙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高于品与心相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的。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基于品与心相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虽然存在着内容和依据方面的吸纳与融入,但它们的这种吸纳与融入是局部性、片面性的,且它们的这种吸纳与融入也是低水平的、不成体系的。虽然这种低水平的、局部性的吸纳与融入对被教育者在其品与心的融合上有一定帮助和效用,但这种帮助和效用显然是微弱的、皮毛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低水平的、局部性的吸纳与融入未能充分地使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共促性、协同性高水平地挖掘出来和发挥出来,进而它们很难使受教育者的品与心出现高水平的良好性的融合,进而它们很难高效批量地使受教育者形成或拥有良好的品心。反之,我们如果能刻意地、成系统地将当代大学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学与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在其可融部分、可共促部分、可协同部分进行良好性、完整性的融合,那么,它们两者的关联性、互助性、互促性必将得到充分的挖掘,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必将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一来,我国当代大学的品心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是另一种局面,即我国当代大学的品心教育教学工作必将被推到质量更高和效能更好的新台阶之上。

三、结论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在校大学生呈现心理未成人和思想道德未成人的情况。我们知道,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是要以心理成人和思想道德成人为前提和基础的。那些有才而无良好心理或无德的人才是靠不住的,是危险的;那些只心理健康而缺乏高尚的思想道德的人才是没有灵魂的人才,这种人才本身很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因此,他们是不可委以重任的;那些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而无良好的健康心理的人才是残缺性的、不稳定性的人才,由于这类人才的心理不健康或不十分健康,人们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性的把握,因此,这类人才很难让人放心地使用。事实上,社会真正需要的和急需的人才或者说真正合格的人才是那些在心理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均良好的成人性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完整性人才,即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也良好。当今社会真正需要和急需的就是这样的完整性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可以放心地委以重任的人才。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演越烈,现今社会对高层次的已成人的人才需要的迫切性越来越强,使得我们必须积极地、有效地开展“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品心教育工作。为此,笔者提出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o“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品心合辙教育方式主张把心理成人教育与思想道德成人教育融合起来,以同时开展的方式进行心理成人及思想道德成人两方面的教育工作。由于同时开展品德与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当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衔接性、互促性和完整性。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性和效率性也有较大提高的可能性。显然,这是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的实现速度与质量的。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品心合辙教育方式和理念提出与确立并不意味着要对我国高校现今所采用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课程与其心理健康课程相互分离地开设的现状进行全盘的否定与推翻,而是明确地表明以分离方式开设品与心课程的做法存在着明显而严重的缺失与不足之处。这种缺失与不足尤其体现在分离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未能很好地把品与心课程在教育教学上的互促性、协同性、共融性等方面特性充分地挖掘出来,充分地发挥起来,充分地实现起来。因此,这种分离地开设品与心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式很难较好地、高效批量地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品与心兼具的成人性人才。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如果我们想显著地提高我国高校品心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能的话,我们就应改变或调整我国高校品心教育教学现今普遍所采用的品与心过于或绝对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笔者认为,以另行开设基于“以成人为要任”的、凸显品心合辙的教育教学的培训班或讲座或实践活动等方式,补救或弥补我国现今高校普遍已既成事实的品与心过于或绝对相分离的品心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式,在高效批量地培养出良好的品与心兼具的成人性人才方面所凸显的、所存在的不足性与缺陷性是一种可行的做法。此外,如果分离式的“品”与“心”的课程能在各自的课程教育教学中充分实现品与心的教育教学在高层次、高水准上共融性与互促性,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

[杨宏: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专业英语、机车车辆工程、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