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平台建设研究
2013-05-23曾其刚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1731
□杨 菁 曾其刚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科学的课程规划是建立良好课程体系的前提和条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重点。近年来,在高校课程改革进程中,相较于理工科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变革,文科课程的调整与改革显得明显滞后。从当前我国高校文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显现出的诸多质量问题,反映了高校文科课程改革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当然,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有规划、有统筹地稳步开展。高校文科课程规划是指高校在文科办学思路和特色的基础上,对高校文科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课程规划体现了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想、原则和方针,同时它也是把这些思想、原则和方针予以实现的一套工作安排和方法。如何构建科学的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必须直面当前高校文科课程规划中的问题,进而做到对症下药。
一、当前高校文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缺乏科学的课程规划平台
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文科课程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诸如课程设计与社会需求严重割裂、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难以有效整合、基础文科与应用文科严重分裂、课程间缺乏整合难以形成合力等等。但无论追溯出何种缘由,结果均体现出高校文科学生普遍在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两方面出现短板,缺乏竞争优势,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上弊端的出现,既有课程规划的问题,也有课程实施的原因,或者课程评价等原因。但我们认为,究其根本,还是当前高校文科课程配置目的不清、结构混乱、缺乏科学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规划是要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有序安排。然而,一套有效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面考虑众多要素条件的约束和实现,例如社会需求和办学特色的统一,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并重,课程安排和体系建设的融合,教学方法、方式的改进,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协调,课程管理与教学保障的实现等等。在现实的高校文科课程建设中,多以单门课程的形式孤立地进行,课程规划很难同时充分考虑各个要素需求,往往顾此失彼、课程间内容重复、效能相互消减,难以达到有序配置并形成合力。这样的现实局面就为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文科课程规划平台提出了要求,在这个平台上应该做到对文科课程资源的有度、有序、有效安排和调度,使原本纷繁复杂、渠道分散的文科课程规划变得目的清晰、统筹有序、有条不紊,各课程间形成合力、实现动态平衡。
二、科学的高校文科课程规划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网格化管理思想
网格化管理思想是一种新兴的重要管理理念。所谓网格,就是将课程建设资源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课程规划的基础单元。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是依托统一的课程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课程建设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内课程资源的调度,建立一种动态的、灵活的课程资源配置模式。网格化管理的核心价值诉求是“统一服务、资源共享、协同解决”。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平台建设,就是以网格化管理思想为指导,将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看作一个复杂系统,搭建一个统一的课程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在该平台上设计课程规划的网格运行机理,实现课程规划的“网格布局、条块综合、动态演变”,实现课程资源的“有度、有序、有效”的调度和安排。
在网格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这种创新的文科课程规划平台的构建愿景,即在于以“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管理理念为核心,突破文科课程规划中教学主体单一、课程内容重叠、教学方法同质、教学环境落后的典型困境,依据“课程规划理念最先进”、“课程资源配置最精准”、“课程规划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构建起“主体多元、系统整合、开放共享,内容与方法并举、认知与能力并重”的文科课程规划体系,为网格化的文科课程建设系统提供整体性的课程资源配置蓝图。
三、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网格化平台的构建机理
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平台构建是围绕课程规划中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和推进的,即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和如何配置课程资源、制定课程方案。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思路,该平台的构建首先要实现课程资源的网格细分,其次是课程资源的网格整合与课程的识别,最后是课程方案的设计。
1.基于培养目标和学生能力结构要求,构建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细分机理
高校文科学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培养目标,现今社会对高校文科学生培养质量的集中诉求在于对学生参与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由此,在课程规划中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点和导向,展开文科课程资源网格化细分的工作,构建教学内容-进度-平台的三维网格系统。即以“能力结构-知识单元-知识点”模型细分教学内容,以“知识体系-知识衔接-课时数”模型细分教学进度,以“目标-过程-效果”模型多维度细分教师、学生、实验室、实验项目、数据库、文献库等教学平台。由此,将多样复杂的文科课程资源有序地聚合进网格系统下的各个“单元格”之中。
图1 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网格系统细分图
2.围绕课程选择和资源整合,构建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识别机理
文科专业涉及学科广泛,同一课程涉猎众多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要点,不同课程间极易造成课程资源的重复配置或课程资源的缺漏。基于文科各专业本科学生应该建构的能力结构,因而在细分化的课程资源中,要识别各具体专业涉猎的课程资源“单元格”,进而确定各专业为达到目标能力而在开设课程和各课程在教学进度及教学平台上的安排。具体做法是,通过网格化细分,将每门课程内容梳理成三层次结构体系,并根据学生能力结构要求,提出所有处于第三层“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进而,围绕“知识点”和要求,组织团队成员,详细讨论“教学进度”的安排,以及“教学平台”的支撑。在文科课程资源网格细分的基础上,从各专业的能力结构着手,规划文科课程设置,建立网格化的文科课程识别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各课程间的资源重复和缺漏问题,进而比较科学、有效地解决文科专业到底应该开设多少课程和哪些课程的核心问题。
图2 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网格系统的资源识别和配置步骤
3.以文科学生能力结构为核心,构建文科课程方案的设计机制
在具体构建课程方案的过程中,以文科学生能力为核心,依据能力结构以及与各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建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三大资源库构建文科课程规划中的课程具体设计方案。即在识别各专业能力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对相关知识单元的认知侧重和掌握效果的不同要求,从教学内容资源库中提取知识点信息,并据此制定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选定或编订教材;从教学方法资源库中提取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教学方法信息,并据此配置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方案和相关应用教材;从教学平台资源库中提取与教学内容和教法相匹配的教学平台信息,并据此配置教学实验、研究项目和其他教学平台支持,进而完成对各文科专业的具体课程规划工作。
图3 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网格系统的三个资源库
四、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网格化平台建设的组织保障
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网格化平台的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保障,应该打破以系、教研室为基本单位的传统课程规划组织架构,成立学院一级专门的文科课程规划委员会负责课程规划的整体方案设计。该委员会聘请国内外多名著名专家任课程规划顾问,由院长负责,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专家、各课程骨干教师、各实验室负责人和各年级学生组成,下设课程内容统筹小组、课程方法设计小组、课程环境支持小组以及教务管理协调小组。
其中,课程内容统筹小组负责构建教学内容资源库,依据培养目标、专业要求以及不同学生对象,配置各专业培养所要求的能力结构,并据此制定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选定或编订教材。课程方法设 计小组负责依据各重点知识群,进行课程方法资源库建设,根据各专业课程对各知识群所要求的不同知识结构、认知侧重和掌握效果,配置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方案和相关应用教材。课程环境支持小组负责构建课程平台资源库,依据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配置并提供实验、项目和其他环境平台支持。教务管理协调小组则负责课程规划的整体人员、设备、场所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基于“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管理思想,构建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平台,可以使原本纷繁复杂、渠道分散的文科课程建设变得统筹有序、有条不紊。在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平台上从构建课程资源的网格细分机理,到构建文科课程的识别机理,再到构建具体的文科课程方案,可以实现文科课程建设的目标可达、过程有序、手段有效、效果可度,从而破解课程建设中长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难题。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1.
[2]弗雷斯特·W·帕克,格伦·哈斯: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9.
[3]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1-7.
[4]池忠仁,王浣尘.网格化管理和信息距离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0-32.
[5]HARGREAVES A,FULLAN M G..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M].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0:2-17
[6]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08-114.
[7]和学新,乌焕焕.学校课程规划:动力、向度与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1(2):36-40.
[8]骆玲芳.崔允都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