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理论: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述评(上)
2013-05-21甘晖夏成万劲波
甘晖 夏成 万劲波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3.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环境问题凸显以来,人们日益发现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整个自然环境和整个人类社会(包含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学科。关于这个新的学科,叶文虎教授在1999年发出了建立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的倡议[1],认为:“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所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并以环境社会系统的良性、稳定、持久运行为目标,在探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十余年的努力,他和学术友人、同事、学生们逐渐厘清该学科的轮廓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另外,在国际上,Kates[2]等在2001年也提出了建立可持续性科学的主张并提出相应的核心问题。
当前,我国即将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生态文明是一种有别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文明形态,亟需新的理论支持,特别是综合性、前瞻性的理论。当代中国肩负着漫长的农业文明历史,正实践着压缩型的现代化,还来不及对工业文明理念进行深刻反思,又要积极摸索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道路;在此转型期间,三种文明形态的理念、观点、理论乃至方法必然会发生冲突、碰撞和相互激荡,从而使人眼花缭乱、难以适从[3]。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运用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辩证方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整体的运行机制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与研究,有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部分基础理论支持。
1 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1.1 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的认知框架
近50年来,环境要素和传统学科相结合,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4],包括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环境法学等。这些学科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知[4]。虽然分门别类地探讨这个时代的基本问题“环境与社会如何协同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由于缺少整体的认知框架[4-9],倚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方法,要么只能缓解一个或若干环节的制约,要么在缓解一个或若干环节制约的同时,又带来其他环节的问题,实质上是将环境问题进行转移或置换,难以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因此,有必要从整体的、系统的视角去构建环境社会系统的认知框架[4]。
所谓框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Ostrom[10]认为:在研究环境社会系统时,通过确定系统中的元素及其元素之间的主要关系构建框架;框架是跨学科的,可和多个传统学科的理论兼容;框架还可以用来比较传统学科的理论。现有的典型框架有马世骏等[11]的复合生态系统、叶文虎等[1,12-13]的三种生产四种关系、千禧年生态系统评价框架[14]、Ostrom[15]的多层次变量框架等。
由于研究对象的复合性和多样性,在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建构之初,必定出现多种框架,不同的框架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一个好的框架不仅可以尽可能多地包容传统学科的一些理论,还可以从逻辑上说明这些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可以发现或者解释传统学科所不能发现或解释的问题。例如,我们以为叶文虎等[1,12-13]的三种生产四种关系的框架符合这一要求。
1.2 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的基本内容
首先,研究整个系统持续运行的原则、条件、方法等。其次,界定研究的系统和其中的元素并构建框架。再次,研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特性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人类社会不同类型的组织与行为方式与物质流、能量流之间的关系[16]。然后,根据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原理,研究精神层面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制度、法律、规则等,形成与物质流互动的“意识流”。最后,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环境社会系统的演化规律,并开展相关案例研究、预见性研究、发展战略研究等[13,16]。
在实际研究中,这些内容不一定逐步进行,可能交错、跳跃进行并互相反馈。
这些内容并非凭空而生。一方面,它根植于前述的近50年来诞生的新学科群;另一方面,它又传承于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和“天人互动”的精髓。它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促进上述这些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研究[4],同时还可以打开一扇各个单一学科难以打开的门,看到比往更多的本质问题。
1.3 环境社会系统健康运行的灵魂:整体的和谐与公正
宏观地看,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和谐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其相应的新的环境观和伦理道德,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以外,更需要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和制度,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16-17]。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意识境界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从低到高的层次,分别是人类中心境界、生态平等境界和天人合一境界。在这三种环境意识境界中,只有人类中心境界是单凭实际知识就能达到的,而天人合一境界则带有哲学创造的意味[17]。
人与人的和谐要求社会秩序能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公正。以和谐为基点来谈“公平与效率”,才能摆正两者的位置。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忽视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18],只有调整、改变这样的观念,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继工业文明时代“科学与民主”的基本标志之后,“和谐与公正”将是环境文明时代(又称生态文明,下同)的基本标志[16]。
“‘和谐与公正’必须以承认世界存在的多样性为前提,包括生态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更好的生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部族或人群之间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价值指向。从环境社会系统来看,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各自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在不同的时空域中,它们存在着不同,甚至冲突;从人类社会内部来看,存在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国家形式和价值追求。世界的和谐要尊重存在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同时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共识,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共同目标下求共赢”[16]。
和谐呼唤的是调和哲学。“世界要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体就不能被破坏,所以发展变化的规律只能是以和为本的辩证法”[17]。
和谐不意味着没有差异和矛盾,更不意味着系统如一潭死水,相反,正因为有差异和矛盾存在,和谐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可见,环境社会系统中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的协调是该系统能否得到良性、健康运行的关键,是系统的灵魂、系统的核心。而这正是人类可以充分发挥正向能动性的地方[18]。
要实现和谐,在行为方法上必须坚持协同原则:“在目标层次,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协同;在社会行为层次,是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协同;在效益层次,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同。协同不是要取消差别,而是以差别为前提,寻求同一目的下的动态协作,是多方博弈和共赢的过程”[19]。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在于‘和谐’”[20]。
1.4 环境社会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途径:界面活动控制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取决于人类社会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在相连结的部分(结合部、界面)的联系情况。“而这个联系情况友好与否又决定于人类社会各行为主体在这些结合部或界面上的活动的选择和安排。因此,从工作层面上是对界面活动的把握,是度的整体把握,是参与界面活动主体合作共事能力的提升”[21]。
比如,森林就是人类社会子系统与自然环境子系统的一个边界。实现环境社会系统健康运行就要求正确选择在何地的森林中,在何种季节砍伐何种树木多少数量,以及在砍伐的同时又应该如何去栽种等等。
1.5 其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发展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证明。人类对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所进行的发展活动也永不停歇。但是,发展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取向在不断改变[22-23]。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人类的认识只是该阶段真实环境社会系统在人类所能认识到的维度所构成的子空间上的一个投影,因此,必然会存在信息缺失和失真现象;所以,人类的努力方向只能是近似的优化方向。随着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演化以及认识的提高,人类社会一定会不断提出变革增长或发展模式的需求[24]。
可持续发展是具有终极意义的发展方向与模式,但是其具体的阶段目标和实现路径还处于探讨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有助于人类社会尽快寻找到合适的道路[25]。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是关键性的标志。发展观要转变,发展理论要转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要转变”[26]。
除代际公平外,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认为更应该强调的是代内公平,包括区际公平,空间上的公平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公平性,为各国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和处理国际事务提供基本原则,即使是在哲学范畴内,也应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改写为[25]:“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事关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幸福生存的大问题,但现实的人类社会是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因此各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行为”都可能具有外部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博弈。因此,可持续发展不能只谈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而不顾及不同国家的当前利益[27]。
2 三种生产论与三生共赢论
2.1 三种生产论清晰地描绘了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三种生产论[12]把世界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层次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生产——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的联系(如图1所示)。
物资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废弃物返回环境。
人的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
图1 环境社会系统概念模型[12]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12]
环境生产则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可见,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其中的任何一种生产活动不畅都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和发展;反过来说,人和环境这个系统的畅通程度取决于三种生产之间的协同程度。”
人类可以通过调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2.2 “三生共赢”是环境社会系统优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判别准则[28]
所谓“三生”,是指三种生产中的三个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分别是生活、生产(物资)和生态。“三生共赢”,就是要求人类通过调适自身的行为,达成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协调,实现生活提高、生产发展与生态改善的目标。在这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被转化为更具有操作性的“协同发展”问题;只有三个子系统实现了“协同发展”才能从过程上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25]。
“三生共赢”是同时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共赢”,即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的统一。
因此,“三生共赢”既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和Brundtland夫人等提出的“代际公平[29]”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相比较,“三生共赢”更明确也更具有操作性。“三生共赢”,也是判断各类主体的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准则。严格来说,只有达成“三生共赢”的行为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从长期来看,需要以“三生共赢”作为行为准则,逐步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监督、激励制度。
3 三种生产论中物质流的深入研究及三种供需关系论
三种生产论中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流的联系。下面,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
3.1 三种生产论视角下封闭区域内的物质流
三种生产论的示意图可以进一步细化如图2,并得出以下结论:
图2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流示意图[30]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matirial flow between social and nature
第一,人类社会向自然环境的索取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否则自然环境的动态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常说的“索取有度”。第二,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所排入自然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消纳废弃物的能力,否则不但会使自然环境受到污染,而且会使越来越多的物质退出在自然界中原有的循环。这无异于在降低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第三,环境社会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是物质在系统中的流动畅通、永续。第四,人类在环境社会系统健康运行中的能动作用主要应表现在:通过意识的转变和社会秩序变迁,把自己的物质消费追求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开发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将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再利用、再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减少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压力等等。
3.2 “三种供需”的矛盾是环境社会系统演化发展的物质原因
从三种生产的示意图中,还容易看出环境社会系统中存在三种供需的矛盾。
3.2.1 “三种供需”的科学内涵[31]
第一类供需关系主要存在于人的生产子系统与物资生产子系统之间,即传统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这里,物质以产品形态经过交换由供应者流向消费者。交换的方式包括物物交换以及以一般等价物或货币为中介的交换。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两类供需关系。一类是人类作为物质索取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供需关系,即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为“需”,自然向人类提供资源为“供”。一类是人类作为物质消费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供需环节,即自然向人类提供消纳、转化废物的能力为“供”,人类向自然排放废物为“需”。
3.2.2 “三种供需”的理论意义[31]
这三种供需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割裂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中的一种不适当地提升为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和准则,必然导致出现所谓的“外部性”。这是环境社会系统得不到健康运行一个重要原因。
后两类供需关系的发现从根本上纠正并完善了传统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供需”概念的偏颇与缺失,从而能真正认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生产力和消纳废弃物能力的供应者,而它的供应能力又是有限的。三种供需关系论揭示出环境社会系统能否健康、良性运行,以及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矛盾。
3.2.3 “三种供需”的矛盾是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具体体现
三种供需实际是三对矛盾。第一类供需主要对应于人与人的矛盾,另两种则主要对应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环境社会系统的演化。
3.3 三种生产论视角下区域间的物质流
区域间物质流的状况是研究区域间、国家间可持续发展各种复杂关系中最基本也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关系,正确地剖析出它的实质,有助于为推进区域间和国家的协同合作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下面介绍依据三种生产论对两个区域间物质流做的类型分析。它可以作为分析多区域和多国间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型[21]。
图3[21]中的(1),(2),(3),(4)是两个国家(区域)三种生产之间联系的四种典型情况的示意图。
情况(1)表示的是两个封闭经济体,彼此之间基本没有物质交流,这主要存在于远古时代。情况(2)和(3)存在于当代国际贸易关系的现实中,一个国家成了自然资源的净输入国和商品的净输出国,甚至成为淘汰产业的净输出国,而另一个国家则处于完全相反的状况。此图可以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的以其他国家(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不公正为代价的“发展”,限制了别国的可持续发展,并埋下了引发难以预期的长期风险的祸根,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21]。
图3 (1)A、B两个国家(区域)间无物质流动的情况Fig.3 (1)Situation when not material flow between country(zone)A and B
图3 (2)A是自然资源净输入和商品净输出国(区域)的情况Fig.3 (2)Situation when A is a not natural resources inpat anal a net commodities cotput country(zone)
图3 (3)A国(区域)的物资生产环节净迁移至B国区域的情况Fig.3 (3)Situation when net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country(zone)move to B totaly
图3 (4)A、B两国(区域)自然资源和产品均衡输入输出的情况Fig.3 (4)Situation when not materiol flow between country(zone)A and B
情况(4)则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况。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只有通过主动转变本国发展方式,才能逐步在两国间实现情况(4)所示的物质流动。由此可见,在国家间建立起以平等伙伴关系为核心的新秩序,才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解决方案[19,21]。
4 三种生产论中的各子系统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
三种生产论中的三个子系统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建设内容将各有侧重。
4.1 从人的生产子系统看
人的生产既包括人的生命体的生产,还包括人的生命力的生产。人的生命体的生产是否正常、可持续,取决于人的生产子系统与物资生产子系统和与环境生产子系之间的联系状况。人的生命力生产,主要指个体人在自然环境中和社会中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人的这些能力的提高与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与社会所形成的人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说到根本,则是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密切相关。①本段主要来源于和叶文虎教授的交谈。
4.1.1 生育文明与消费文明
从物质层面看,人口问题首先表现为数量问题或总量问题(这里不讨论人口的地理分布和民族分布等问题)。由于人的出生和成长依赖于物资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的物质产出量,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的运行又要依赖人的生产子系统产出的投入(即劳动力的投入),因此人口数量的动态总量有一个合理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三种生产所代表的环境社会系统的良性持续运行,也即健康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社会对自己的生育问题有一个理性的、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形成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使人口再生产的速度与物资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的速度相匹配和协调。这应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育文明[32]。
其次,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生育和成长过程中需要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产品。而这一需要又被物资消费主义和经济至上主义鼓动和刺激得趋向恶性和无度,致使物资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无法承受,三种生产之间的物质流断裂,导致人类社会不可持续。
由此可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育文明与相应的消费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割裂而论。
4.1.2 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
人的生产子系统的物质产出是“人”,而人又是物资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运行的投入。显然,人的行为在这两个子系统的运行中最具能动性,对这两个子系统运行秩序的形成和运行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行为受制于人的观念和价值认知,因此在人的生产子系统中,使越来越多的人树立起一系列新的观念,诸如自然观、科学观和价值观等就十分重要。在这诸多的观念中,环境伦理观具有不可取代的基础地位。
传统伦理和环境伦理有显著差异。传统伦理观只注重人与人的关系的处理,而环境伦理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的有机组成,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承认自然存在的价值及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原理与法则等[33]。
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伦理观的普遍化,实际上是环境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将环境教育局限在环境知识和技术的传递上与环境管理法规和技巧的普及上[34]。
4.1.3 “三者共治”①“三者共治”的提法来自张象枢教授的修改意见。是实现环境社会系统健康(优化)发展的保障
环境社会系统中,人的行为最具主动性和能动性。基于此,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首先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把人划分为三大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公众,然后把人的行为归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三大类。在当代,其中政府行为起主导作用,企业行为起主力作用,公众行为起主体作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社会行为”。
显然,要使人类社会行为既满足人对健康、幸福生存的追求,又符合自然环境系统良性运行的需要,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努力使这三大主体的行为密切协作而不是相互对抗、抵消[35]。
政府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是正确、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它应依靠制度(政策)等的制定、发布、实施和监督,保障企业和公众的权利(包括增加福利),促使企业和公众遵守法律、履行义务[35]。政府的决策或管治可能因为知识、信息等不足而存在“政府失灵”的可能。
企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是正确、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力作用,特别是要通过自己产品和企业文化对社会生存方式的转变起到推进作用。企业一方面需要遵守制度,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接受公众监督,履行环保责任。另一方面,要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要引导公众消费方式的进步[35]。由于外部性和市场力量的存在,企业和消费者形成的市场也可能“失灵”。
公众的责任则是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的决策,影响制度的制定乃至具体项目的规模与成败;公众的可商品化的需要与偏好形成了经济总需求;公众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降低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35]。公众的有效参与有助于缓解、克服“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
4.2 从物资生产子系统看
“物资生产”指将原材料(物质)转变为消费品的全过程,包括加工和流通的环节。物资生产子系统的运行必须依靠劳动力的投入,而它的产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产品。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消耗资源和能源,同时还必定会产生并排出废物。三种生产论认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物资生产子系统必须改变现行的运行方式,实现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和人文化。
4.2.1 经济系统生态化
经济系统生态化的核心是使物资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相匹配的过程。这需要借鉴自然生态规律来调整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转变和优化生产要素的利用方式,尽可能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资源生产能力和污染物消纳能力的压力[36]。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性说明前者有向后者学习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两者之间又存在差异,这就是经济生态化的努力方向[37]。例如,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占据了物质循环的重要地位——90%的来自固定太阳能的能量流经了碎屑食物链。但是,在经济系统中,废物再生利用产业这一“分解者”地位规模弱小、功能不足,而物资生产者功能强大;分解者与生产者的功能不匹配[37]。
经济系统生态化要求通过改变物资生产子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它与环境生产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通畅,主要途径包括:一是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自然环境状况或增加其生态产出,这类经济活动可以称为环境建设产业或第零产业[39];二是通过废物再利用和无害化活动减少向环境生产子系统输出废物或者使输出物对环境无害,从而可以间接地改善环境生产子系统的状况。这类经济活动可以统称为第四产业,或者广义的废物再资源化产业[40]。其中,第四产业中的废物再利用环节和传统经济系统的结合即是循环经济[41];三是改变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结构与效率,缓解对环境生产子系统的压力。
4.2.2 经济系统人文化
有限的自然资源与人类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要的矛盾,还要求对经济系统进行人文化的变革。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在注重人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人对健康、文化、审美、良好社会关系等的需求。三种生产论将物资生产子系统的这一转向称为“经济系统人文化”(或“人性化”)走向[36]。
表1 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及生态化的经济系统的比较[按文献37,38整理、调整]Tab.1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ystem,economic system anal eco-ecnomic system
4.3 从环境生产子系统看
所谓“环境生产”,在狭义上指在“自然力”作用下自然界维持自己良行运行的全过程,它的产出是人的生产子系统和物资生产子系统运行的投入。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上述两个子系统的基础。但由于人类用“非自然力”长期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使自然环境的生产力不断下降,在有些地区和有些方面已经使自然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因此三种生产论中所说的环境生产力是广义的环境生产力,就是说,在“自然力”和人类社会中另两个子系统共同投入的“新型非自然力”的协同下,自然环境维持自身良性、健康的运行。这时环境生产子系统的产出将对另两个子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大的支持。基于此,三种生产论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3.1 环境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生产子系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系统,其内在结构和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为一定的环境状态。因此,“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是环境系统所处状态的一种整体性的描述”[42-43]。
环境质量的变化通常由自然力和人类行为共同作用引起。人类行为导致环境质量的变异包括有利、有害、甚至非常有害的变化。人类行为的环境影响可能存在时滞。同时,由于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对单个要素的行为可能引起整个环境生产子系统的变化。第二,自然力导致环境质量可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认识,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43]。
由于人类社会的“非自然力”的作用常常会引起自然环境发生人类不希望看到的变化,因此在行为之先对人类行为可能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改变作出估计、判断至关重要。这项工作通常被称为“环境影响评价”[44]。
三种生产论认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不能局限在政府的环境管理工作之内,而应加以扩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应包括政策、法规甚至国际贸易等重大政府活动在内[44]。
4.3.2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安全
自然生态系统因其有一定的资源产生量和一定的污染物消纳量,因而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支撑能力。由于上述的产出量和消纳量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一个阈值,即当开发量超出产生量的阈值,或污染物向自然环境的排放量超出消纳量的阈值之后,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发生不可逆的退化,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最终会使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失去依托。叶文虎等把上述两个阈值定义为“环境承载力”,并初步从地区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设想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表征“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45-46]。
环境安全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在某个地域上的生产、生活活动超出了当地自然环境的支撑能力,或者说超出了“环境承载力”。三种生产论认为环境安全和环境承载力是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基础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鉴于我国的资源环境条件,叶文虎等[47]认为应该十分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将环境安全的保证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宏观决策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行动开始时,就著文强调“西部大开发要注意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继续生存还是自我毁灭”问题,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国家安全的概念,或者说极大地扩展了传统的国家安全的概念。因为传统的国家安全的概念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层面,而包括环境安全在内的新的国家安全的概念则已扩展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48]。从三种生产论的视角来看,这是显而易见的。师、北京林业大学王会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或帮助。当然,文责完全由作者承担。
References)
[1]叶文虎.北大应努力发展划时代学科——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N].北大大学校报,1999-06-04.[Yewenhu.Peking Univ.Should Develop an Epoch-making Discipline:Science of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 Development[N].Peking University Gazette,1999-06-04.]
[2]Kates R W,Clark W C,Corell R,et al.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 Science[J].Science,2001,292:641-642.
[3]甘晖,叶文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7-11.[Gan Hui,Ye Wenhu. Basic Relationship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rief Discussion on Four Relationships in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Taking Mainly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as an Exampl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6):7-11.]
[4]邓文碧.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发轫[J].中国发展,2001,1(1):33- 38.[Deng Wenbi. Science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 Development:an Outline[J].China Development,2001,1(1):33-38.]
[5]Anderies J M,Janssen M,Ostrom E.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Robustness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from a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Ecology and Society,2004,9(1):18.
[6]Ostrom E.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J].Science,2009,325:419- 422.
[7]Chapin III F S,Carpenter S R,Kofinas G P,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09,25(4):241-249.
[8]Feola G,Binder C R.Towards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Farmers’Behaviour:The Integrative Agent-centred (IAC)Framework[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2323-2333.
[9]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序言.[Ye Wenhu.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Beijing:High Education Press,2006:Preface.]
[10]Ostrom E. Background on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J].Policy Studies Journal,2011,39(1):7-27.
[11]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 9.[Ma Shijun,Wang Rusong.The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J].Acta Ecologica Sinica,1984,4(1):1-9.]
[12]叶文虎,陈国谦.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14-18.[Ye Wenhu,Chen Guoqian.Theory of Three Models of Production:The Basic Theory of S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7,7(2):14-18.]
[13]甘晖,叶文虎.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社会系统的四种基本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118-124.[Gan Hui,Ye Wenhu.A Further Discussion on Four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 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6):118-124.]
[14]Website of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B].http://www.millenniumassessment.org/en/Framework.aspx.
[15]Ostrom E.A Diagnostic Approach for Going Beyond Panaceas[J].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7,104(39):15181-15187.
[16]叶文虎,万劲波.从环境-社会系统的角度看建设“和谐社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4-18.[Ye Wenhu,Wan Jinbo.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and Environment,2007,17(4):14-18.]
[17]叶文虎,陈国谦,涂又光.和谐: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4):1-4.[Ye Wenhu,Chen Guoqian,Tu Youguang.Harmony:the Soul of the View of SD(S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9,9(4):1-4.]
[18]康韧.和谐与公平:采访叶文虎教授[N].中国环境报,1998-07-16.[Kang Ren.Harmony and Justice:Interview with Prof.Ye Wenhu[N],China Environment News,1998-07-16.]
[19]叶文虎.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6- 8.[Ye Wenhu.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Human and Nature[J].Marxism and Reality,2005,(4):6-8.]
[20]叶文虎,韩凌.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转移、转嫁与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1-5.[Ye Wenhu,Han Ling.Transfer or Transformation:How to Choos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1):1-5.]
[21]叶文虎.论环境文明社会的建设[J].中国发展,2008,8(1):1-9.[Ye Wenhu. Construction of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Civilization[J].China Development,2008,8(1):1-9.]
[22]叶文虎.创建中国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发展,2009.9(2):6-11.[Ye Wenhu.Create New Developing Mode of China[J].China Development,2009.9(2):6- 11.]
[23]Herman Daly.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3.[Herman Daly.The Economics of SD[M].Translated by Zhu Dajian,Hu Sheng,et al.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2001:43.]
[24]宋波,叶文虎.从增长和稳定的角度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1(4):51-62.[Song Bo,Ye Wenhu.A New Cognition in the Connotation of S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wth and Stability[J].J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4,41(4):51-62.]
[25]叶文虎.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的思考[A]中国21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13.[Ye Wenhu.Thinking abou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D[A].A Training Book on 21stCentury Agenda of China[C].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5:1-13.
[26]叶文虎,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第1卷)序言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Ye Wenhu Preface 1.Development of SD(Vol.1)[M].Beijing:Science Press,2007.]
[27]万劲波,陈鹏.北京大学叶文虎教授谈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J].世界科学,2004,(3):17,18,24.[Wan Jinbo,Chen Peng.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Ye Wenhu:SD and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orld Science of China,2004,(3):17,18,24.]
[28]田大庆,王奇,叶文虎.三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与行为准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8-11.[Tian Daqing,Wang Qi,Ye Wenhu.Common Developmeng of Life,Production and Environement:Basic Goal and Behavirors Norms of S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4,14(2):8-11.]
[29]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12.[WCED.Our Common Future[M].Translated by Wang Zhijia,et al.Changchun:Jilin Renmin Press,1997:2-12.]
[30]叶文虎,邓文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塑建新的生存方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4):1-4.[Ye Wenhu,Deng Wenbi.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 of Existence is Principal Task of S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1,11(4):1-4.]
[31]叶文虎,邓文碧,陈剑澜.三种供需关系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1-6.[Ye Wenhu,Deng Wenbi,Chen Jianlan.On Three Kinds of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0,10(3):1-6.]
[32]叶文虎.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1999-03-30.[Ye Wenhu.Human Civilization and SD[N].News of China Land Resources,1999-03-30.]
[33]叶文虎,陈剑澜,邓文碧.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3):16-21.[Ye Wenhu,Chen Jianlan,Deng Wenbi.Thought on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Tradition:Ethical Foundation of S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9,9(3):16-21.]
[34]叶文虎,韩凌.对深入进行环境教育的再思考[J].环境科学学报,1998,8(6):666-670.[Ye Wenhu,Han Ling.Re-thinking of Further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1998,18(6):666-670.]
[35]王奇,叶文虎.三种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J].环境保护,2001,(11):36-38.[Wang Qi,Ye Wenhu.Three Kinds of Behaviors and SD Strategy[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1,(11):36-38.]
[36]叶文虎,万劲波.再论循环型经济的构建[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2):191- 196.[Ye Wenhu,Wan Jinbo.Re-Discussion on Building a Circular-Type Economy[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21(2):191-196.]
[37]韩凌,李书舒,王佳,叶文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类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3-16.[Han Ling,Li Shushu,Wang Jia,Ye Wenhu.The Analogical Analysis between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Ecological System[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4):13-16.]
[38]李菁,王奇,叶文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经济体系[J].林业经济,2007,(2):26-29.[Li Jing,Wang Qi,Ye Wenhu.Study on the Eco-Economic System for SD[J].Forestry Economics,2007,(2):26-29.]
[39]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11-14.[Wang Qi,Ye Wenhu.SD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nova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12(1):11-14.]
[40]叶文虎,韩凌.论培育废物再利用产业的意义和途径[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4):338-341.[Ye Wenhu,Han Ling.The Significance and Approaches of Constructing Waste Reutilization Industry[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9,19(4):338-341.]
[41]叶文虎.推进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lh/804461.htm,2005/03/07.[Ye Wenhu.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ics is the only Way for SD[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lh/804461.htm,2005/03/07.]
[42]李岷.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采访叶文虎教授[N].北京日报,1998-06-11.[Li Min.Creation and SD:Interview with Prof.Ye Wenhu[N].Beijing Daily,1998-06-11.]
[43]叶文虎.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A].全浩,编.环境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26-37.[Ye Wenhu.Theories& Methods for Co-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Society and Economics[A].Quan Hao,Editor.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M].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ess,1994:26-37.]
[44]栾胜基,叶文虎.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新趋势[N].中国环境报,1995-11-18.[Luan Shengji,Ye Wenhu.Trend of EIA[N].China Environment News,1995-11-18.]
[45]唐剑武,叶文虎.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3):227-230.[Tang Jianwu.Study o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Quantification[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8,18(3):227-230.]
[46]唐剑武,郭怀成,叶文虎.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1):6-9.[Tang Jianwu,Guo Huaicheng,Ye Wenhu.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Environmental Planning[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7,17(1):6-9.]
[47]叶文虎,孔青春.西部大开发中一些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56-60.[Ye Wenhu,Kong Qingchun.Consideration of some Strategic Problems in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1,11(1):56-60.]
[48]张勇,叶文虎.国内外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130-134.[Zhang Yong,Ye Wenhu.Review of the Curr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Research[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3):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