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西兰幼儿艺术之3R创意模式

2013-05-20魏丽卿

海峡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西兰创作幼儿

魏丽卿

新西兰幼儿艺术之3R创意模式

魏丽卿

台湾桃园创新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新西兰幼儿艺术之3R创意模式,充满着多元文化色彩与创意的风格,并且在幼儿的艺术作品中,可以见到他们所用的素材大都是符合自然环保和随手可得的资源。这种创意艺术教育模式非常符合目前全球积极推动的3R(Reduce, Recycle, Reuse) 观念。因此,笔者以在新西兰念书和实际在奥克兰教学的经验,将新西兰模式的幼儿创意艺术教育概念融入各科的教学中,并且将此经验和概念带回台湾的学术殿堂,分别在各大专院校授课,引导学生如何将此模式的理论和实务,融合台湾本地的资源和特色,将创意艺术教育运用于幼儿的学习中。

幼儿艺术之3R创意模式 创意幼教师 创意师资培训

1 概述

新西兰幼儿创意艺术教育的课程规划与进行,是依据Te Whariki的能力指标来设计,并且教师们在引导艺术教学时颇能有3R(Reduce, Recycle, Reuse) 的观念,无论在创作材料、教学方法或作品中,都呈现多元文化的特色,能够尽量采用自然环保和随手可得的资源。这种教学形态的模式,颇值得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来认识和学习,尤其是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专院校内也有师资培育或幼儿保育的课程,因此若能够将新西兰幼儿创意艺术教育的特色发挥于台湾的师资培训之学术殿堂中,台湾的幼儿创意艺术教育必定也能够发展出一套具有台湾3R特色的幼儿创意艺术教育。

2 文献探讨

2.1 新西兰幼儿教育课程大纲

新西兰幼儿教育课程大纲(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毛利语称为Te Whariki,这是新西兰教育部在1996年修订完成,并且是以五大能力指标为方向(Well being, Belonging, Contribution,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的架构所组成(Ministry of Education,1996)。因此,新西兰的幼儿课程规划与教学内涵,实际上就是依照Te Whariki的方向来进行各种多元和创意的教学。由于课程大纲是以幼儿学习能力指标为主轴,老师在规划课程和引导幼儿学习时的考量重点,就会注重在思考所设计或提供的活动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发展目前应该有的学习能力,并且符合教育部所制定的课程纲要。如此一来,幼儿创意艺术教育的规划和活动设计也是以Te Whariki的纲要为原则。

2.2 幼儿创意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的相关理论

Fox和Diffily(2000)曾经说,“幼儿艺术本身,与其相关的事物,都是有价值性。”因此,成人务必要在幼儿的早期发展时,就精心设计幼儿创作或探索的艺术经验,和提升孩子的美术发展,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美丽世界献上一份感谢(魏丽卿,2004)。提倡建构主义理论的皮亚杰和维高斯基也认为:幼儿的学习与认知,主要是透过和周边环境互动而产生,孩子会在这互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探索与经验加以整理并且分类,因此慢慢地发展出基模。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学习环境、教材和活动经过挑选,并且鼓励孩子参与。由此可见,在新西兰的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们所采用的自然资源的材料,以及环保的素材,都是有助于培养孩子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节能环保的一种爱地球之潜移默化的教育;台湾的教师若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材料的选择,并且鼓励幼儿善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回收物品来创作,那么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课程中,学习到的不仅是有艺术的创作美,也学习到善待万物的自然美。

Gardner(1983)提出多元智能的理论,在他所提的理论中强调,视觉空间智能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具有视觉空间智能的人,是有能力精准、明确地感受到视觉的空间世界,并且能够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将许多不同颜色、线条、形状、形式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都能够明确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幼儿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若能够善用大自然中的各种素材,这样就能够减少创作过程中,使用大量破坏地球的材料,达到在创作过程中减量(Reduce)的目的,并且使用大自然中的材料另有其优点,自然界所产生的各种物体与资源,都会有其天然浑成的颜色、线条、形状和形式,对于幼儿而言,让他们有机会在创作的过程当中,熟悉大自然材料的特质也是一种宝贵探索的学习经验。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以分析叙事(the nanlysis of narrative)的方法来叙述研究者在台湾和新西兰所经历的幼儿艺术活动课程。本文采用分析叙事的原因,主要是根据王文科和王智弘(2008)的教育研究法中的定义,将新西兰的幼儿艺术活动课程的实施当作是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研究者将搜集的故事当作资料,并加以分析,以形成可以横跨所有教学历程的一个主题,并且掌握在故事中的所有故事的精髓,并且尽可能客观与精准地描述每个故事的独特性。为了让本研究符合叙事研究的步骤,于是依照Creswell (2008)的观点,确立三个原则:(1)确认探索或关注的教育议题或现象;(2) 采用目标抽样,选取可以从中了解该现象的个体;(3)从选取的个体收集故事,并且通过个别对话或访谈,让个体介绍他的经验。

本研究根据Creswell (2008)的观点,来建构研究的方向,将研究的方法,以三个重点来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为:(1) 选定台湾和新西兰幼儿创意艺术教育在3R运用的现象。(2)选取在台湾和新西兰有实施幼儿创意艺术课程活动的样本来了解其教学的情形,例如:在台湾大专院校进行师资培训时与种子教师将3R幼儿创意艺术课程运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情形,以及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教育学院进行师资培训时的3R概念,和在奥克兰的公私立幼儿园内,教师们运用3R概念在幼儿艺术课程中的情形。(3)从个体处收集故事,并且通过访谈家长、老师和幼儿园管理者的经验,进而了解与分析出实际3R幼儿艺术教育的运作情形。研究架构详见图1。

图1 研究架构

4 分析与讨论

4.1 新西兰的幼儿创意艺术教育在3R运用的现象

新西兰的幼儿艺术教育主要是依据教育部所订定的课程大纲Te Whariki来规划,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量和评估所提供的活动是否有达到课纲所提及的幼儿五大学习能力。研究者在奥克兰教育学院进修时的学习日志和学习档案中发现,在师资培训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创作材料或多元文化作品呈现,都有着3R的概念。例如:在蔬果艺术创作的活动中,教师运用3R中的概念,让艺术创意的材料能够再使用,于是请大家将家中的蔬菜或水果携带到教室内,作为创作的材料,创作完之后的蔬果,也可以食用。在这样的学习中,许多幼儿教师们将所学运用于幼儿园的职场中。

新西兰3R运用的实际现象,以亲子蔬果创意比赛为例,这一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不仅让亲子互动关系有所提升,并且也增添了许多创意和有趣的学习。除此之外,幼儿也经历到课纲所包含的五大学习能力,分别为:(1)了解蔬果是可用来食用,有助身体的成长(Well-being)。(2)在创作中,幼儿将蔬果从家中携带到学校,家庭提供他们所需的物品,这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归属感(Belonging)。(3)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贡献(Contribution)个人的想法、点子或能力,帮助需要协助的伙伴。甚至幼儿可以将其个人的作品分享给他人欣赏,对艺术教育也是一种美的贡献(Contribution)。(4)在创作过程中,幼儿除了有机会通过发言来表达个人的想法和看法,他们也可以分享其作品给他人,甚至通过沟通(Communication)的语言,传达作品的内容和创作心得。(5) 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有机会探索不同蔬果的形状、软硬度、高度和长度等。简言之,在新西兰的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课程大纲是教师们遵循的方向,3R的概念则是取材的原则和习惯性。

4.2 台湾幼儿创意艺术教育运用3R的现状

台湾幼儿艺术教育在3R运用的实际情况中,目前仍有许多待研究和推广的空间。从教育部门所制定的课程大纲和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取材方式中发现,台湾“教育部”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范围定义为:绘画、纸工、雕塑和工艺。绘画的内容包括:自由画、合作画、故事画、混合化、图案化、颜色游戏化和版画;纸工的内容则包括:剪贴工、撕纸工、折纸工、纸条工、纸浆工和造型设计;雕塑的内容包括:泥工、砂箱、积木和雕塑;工艺的内容则包括:木工、缝纫和废物利用工等。由此可见,台湾的幼稚园课程大纲中,仍有提到3R概念中的废物利用,纸工部分的内容也占有多数,并且在幼儿园内也可以见到教师们在使用美术创作材料时,纸张的使用量颇大。然而,在研究者所努力推广的3R艺术教育概念中,已经可以渐渐地见到教师们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规划的课程内容已经比教育部门所制定的领域多些,并且在材料的运用上也会力求环保。

5 结论

新西兰的3R幼儿创意艺术教育运用于台湾的师资培训中,结果可以发现学习者们愿意尝试环保素材和大自然的资源来创作。然而,在培训的历程中,幼儿教师们对于学习时需要符合有效率的教学时间,感到充满挑战性,但是对于艺术教育的专业成长,创新教学法,多元素材的使用和自然资源的运用,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教师们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职场上,并实际和幼儿进行教学时,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从中发现了幼儿的潜力和专注力。因此,研究发现,新西兰幼儿创意艺术模式可以运用于台湾的幼儿创意艺术教学中。

[1] 王文科, 王智弘. 教育研究法[M]. 台北:五南出版社, 2009.

[2] 魏丽卿,译. 多元的艺术风采[A].//黄秋玉,等译. 幼儿创造力与艺术[M]. 台北:洪叶文化, 2004.

[3] Creswell,J.W.Research Design[M]. New York: Sage Pubns, 2008.

[4] Fox J. E., Diffily D. Integrating the visual arts: building your children’s knowledge, skills and confidence[J]. Dimensions of Early childhood, 2000, 29 (1): 3-10.

[5]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6] Ministry of Education. Te Whariki-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ellington: Learning Media Limited, 1996.

猜你喜欢

新西兰创作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新西兰兔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游新西兰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