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合作模式研究
2013-05-19周学明
周学明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12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了其新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之旅,同时也是其第一轮外交访问的首站之旅,表明了俄罗斯对发展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访问中,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及十多项合作文件,对于推动中俄合作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几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主要表现为: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原则,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通过对话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双方在涉及对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支持,结成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双方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领导人会晤和各部门合作机制,各部门签署200多份双边合作文件,双边关系的机制和法律基础进一步完善;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约8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600亿美元,增长6倍多,互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科技、地方等重点领域相继实施一批大型合作项目,经贸和经济技术合作正向纵深发展;双方成功互办“青年友谊年”、“国家年”和“语言年”等人文交流合作活动,密切了两国人民联系,加深了双方传统友谊;中俄共同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地区和多边合作机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全球和多边机制框架内密切协调和配合,维护了共同利益,提高了两国国际地位和影响。
一、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46万平方公里。建国以后,黑龙江省已逐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煤炭、石油、林业和机械工业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边境贸易有很大发展,全省经济也有较快增长。“要推动对俄经贸合作,使黑龙江真正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对黑龙江对外经贸事业寄予厚望。针对总书记关于稳定外需的重要指示,黑龙江省专门成立稳定扩大外需、加强对俄经贸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对外开放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为契机,以对俄经贸合作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进全方位多元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提升合作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传统制造业和农业占优势的黑龙江省外贸出现了高速增长,但作为对俄贸易占传统优势的省份,黑龙江对俄“桥头堡”和“枢纽站”的地位有所动摇,扩大对俄贸易任重道远。据海关统计,2010年,黑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55.0亿美元,比历史最高的2008年多23.7亿美元,再创新高,比2009年增长57.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22.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9%,位居第13位,在东北地区中排名第二位,次于辽宁省。其中,出口162.8亿美元,增长61.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30.2个百分点;进口92.2亿美元,增长50.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1.3个百分点。但是,2010年,黑龙江省对俄实现进出口总额74.7亿美元,与历史最高值即2008年110.8亿美元相差较大。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总额已落后浙江、广东两省,居第3位,而排名第4位的江苏省与黑龙江省的差距逐渐缩小,大有赶超之势,形势不容乐观。另外,黑龙江省在对俄贸易合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俄贸易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商品货物贸易层次较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本省名牌产品;市场贸易秩序与贸易结算体系不便利等,影响和制约了对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受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的影响,黑龙江外贸发展仍然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以及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救市措施,自2010年开始外部市场逐渐回暖,因此黑龙江省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显露成效,加之资源性商品进口步伐加快,2010年全省外贸形势出现好转,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但黑龙江省外贸主要呈现的是恢复性增长和进口的单方面拉动,出口总额尚未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尤其是作为与俄罗斯有三千多公里边境线,拥有25个国家级口岸的省份,如果不能利用地缘优势,调动好省内的经济结构布局,黑龙江对俄贸易位次下滑,就会是必然的趋势。
二、黑龙江省口岸对俄贸易货运量的分析
目前,我省获准的对外开放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特点是:一是口岸数量较多,规模相对较小;二是口岸类型齐全,运输方式独特;三是对俄罗斯开放为主,受俄罗斯影响较大。为适应对外经贸发展的需要,通过管好用好、发展完善现有口岸,努力提高口岸开放效益,使现有口岸利用状况和开放效益有明显改进和提高,口岸货运量呈现新的增长态势。从表1数据中看出,进入“十一五”以来,全省口岸货运量最高是2007年,达到1150万吨,比“十五”最高年份2005年增加189万吨,增长19.2%,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省口岸货运量实现885.9万吨,同比增长8.4%,2011年全省口岸货运量实现2233万吨,同比增长152%。货运量创同期历史之最。
电子口岸建设有了新突破,绥芬河铁路口岸数据共享平台率先试点运行后,成效显著,引领全国两个以上部委数据共享和联网操作项目的先河。在2010年下半年召开的全国电子口岸委工作交流会上,国家口岸委给予了通报表扬。据我们实际调查绥芬河铁路车站统计,平台一期上线运行以来,货运量由2004年583.5万吨增长为757.6万吨,进口配票平均由5分钟/批提高到3分钟/批,外国列车在我国停留由40.56小时减少到32.64小时,每节列车使用费由19.53 瑞士法郎减少到15.7 瑞士法郎,减低成本20%,大大的改善了铁路口岸通关环境,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表1 黑龙江省口岸历年进出口货运量统计表
?
黑龙江省近几年进出口货运量图表
三、中俄贸易合作关系的不平衡因素
中俄关系资深专家、俄罗斯原驻华大使、俄罗斯联邦上院议员罗高寿指出,尽管中国是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第三大合作伙伴,也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但在俄罗斯境内实施的长期经济投资合作已不符合俄中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至今中国还未能排入俄罗斯前十位投资伙伴。2009年,中国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投资积累只占俄罗斯经济总投资积累的0.4%。虽然投资合作方面已有积极的变化,但投资合作规模仍然不大。2010年1—6月,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总额为2.6亿美元,相比2009年同期上涨了58.5%。中国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总投资额为22.8亿美元,虽然在木材深加工、不动产和建筑方面已实施了几个大型项目,但投资合作的节奏和规模都还借鉴欧美企业在俄经营的成功经验。
中俄两国作为邻国应该使两国间运输流动大规模运作起来,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甚至连俄罗斯需要的有些中国货物都要绕道运行。现在俄罗斯所拥有的基础设施规模迫使70%的中国货物需要从阿姆斯特丹、汉堡、芬兰等国家和地区运入。俄罗斯已考虑吸引中国投资参与建设国际交通走廊“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建设与使用高速铁路线,包括哈巴罗夫斯克—弗拉基沃斯托克、莫斯科—索契、莫斯科—下诺夫格拉德。
可是,很多中国投资商并不了解俄罗斯铁路交通方面已发生了很大改变,没有完全弄懂俄罗斯的相关法律也在产生很大变化。俄罗斯已经产生了一些私营运输公司,现在有很多铁路线路已经不属于俄罗斯铁路公司管理。外国公司可以开设私营铁路运输公司,使用私有车厢,建立私有车站、物流及港口集结处。但现实条件下还没有出台在俄罗斯境内运输货物的交通物流项目的相关法律条文。中国对俄投资的局限及面临的问题是,在俄罗斯的一些地区长期缺乏水泥供应、物流中心、食品供应、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础设施等。俄罗斯联邦政府各部委,地方政府多次建议中方伙伴参与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但是,最终实施的却很少。毫无疑问,这个现象的产生与俄罗斯很多地区特殊问题有关,比如办公人员缺乏,一些地区的通行限制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投资项目中如遇到上述问题一般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单独支持即可以获得解决。
中国企业在俄经营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在俄贷款利率高;缺乏可以作为中国投资商有力伙伴实施项目的当地大型企业;缺少与中国企业有过工作经验的咨询单位;外国投资商原材料生产及深加工缺少等因素。结果导致中国企业对两国边境经济的投资只有几百万美元。中国投资商对地区性项目实施的要求是:国家对相关基础设施的拨款;项目共同投资;为投资商提供国家担保。所有相关专家都认为中国经济中金融储量已经过高,但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尽量避开俄罗斯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尽管这些地区对中国投资商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在俄罗斯境内进行原木加工是俄中双边经济合作中比较敏感的话题。限制原木出口是俄罗斯的国家政策之一。对此,除了建议中国伙伴将加工生产流程移到俄罗斯境内没有其他办法。俄罗斯的林业加工业对于外国投资商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已有45%的俄罗斯地区通过外国投资实施类似领域的项目,而且类似领域的投资也比较不易受地域限制。尽管如此,以专家评估,中国在类似领域的投资只占所有外国投资商的第11位。
四、黑龙江省扩大对俄经贸合作模式的创新路径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访俄讲话中谈到两国双边贸易额2015年前要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在中俄关系全面深化、双方经济都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这个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随着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层次的提高,打破原有合作模式的束缚已是形势的迫切要求,探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贸合作新模式成为双方未来提高合作水平、拓宽合作领域的关键。
1.建立边境自由经济贸易特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边境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充分借鉴利用俄罗斯现有经济特区,包括加里宁格勒州“琥珀”自由经济特区,俄罗斯实施开发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给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了重大机遇。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米克卢舍夫斯基2012年9月5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表示,滨海边疆区政府欢迎中国企业到当地投资,同时希望加强与中方在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此前在滨海边疆区有300多家中资企业,他们从事各行各业。滨海边疆区政府欢迎中国人来这里投资,特别希望中国企业投资农业、轻工业和高科技行业。滨海边疆区计划同中国企业一起在当地创建科技园区,生产电子产品、节能灯等。他说,滨海边疆区还计划在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不远的海滨修建旅游度假基地,吸引来自俄罗斯、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游客。
2.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在基础设施和物流等领域投资,包括港口投资。中国房地产公司或者建立合营房地产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黑龙江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由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快速发展,各铁路、公路、水路口岸的运力已显现不足,阻碍了贸易的大规模发展。黑龙江省应借鉴我国东部沿海口岸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筹措各方资金,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建设各口岸的互市贸易区和对俄出口加工五大重点基地。如温州海关推出的“新区直通车”、“流动服务站”等一系列通关便利举措,出口商品全程“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并轻松实现“当天申报,当天放行”。2011年前8个月统计,浙江省实现对俄贸易58.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温州口岸对俄出口5130个标箱、货值达1.9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96.17%和104.2%。
3.调整和优化对俄产品出口结构。提高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质量,创建自主品牌,打造名优商品。在扩大服装、轻纺、鞋帽、农产品出口的同时,要提升机电产品及高科技产品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的比重。要利用俄罗斯开发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的机会,发展建材和家电产品出口。
4.对俄贸易企业要“走出去”,到俄罗斯投资创办境外企业。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0 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年9月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有俄罗斯专家认为,随着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影响力不断提高,远东将是俄“走向世界”的前哨。以此次APEC 会议为契机,俄远东开发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针对俄罗斯不断提高原木、原油等资源类产品出口限制,黑龙江省企业可以转换思路,以投资带动贸易,以人股、参股资源类产品以及投资建厂的形式“走出去”,不仅可以带动上游产品的出口,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还可以有效回避贸易摩擦和高关税风险。
5.拓展在金融、能源等服务、投资领域的业务,抓住俄罗斯入世带来的商机。东亚银行哈尔滨分行行长刘健伟最近正计划延伸银行业务触角,他透露,如果政策允许,预计东亚银行明年将会开设绥芬河支行,为绥芬河口岸和中俄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他还希望让有香港融资需求的俄罗斯企业或中俄合资企业,通过东亚银行实现资金需求。俄罗斯入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中俄合作的资本需求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6.拓展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合作经营生产活动。比如航空制造业:客运及运输机、直升机制造,特别是重型直升机,航空电子设备,空中、地上交通领域新兴技术产品,同时,在动力、能源供应业、卫星通讯、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也有可以共同建设发展的新兴技术。
7.增强黑龙江对俄贸易的“桥头堡”作用。重点支持绥芬河市和黑河市外贸公司等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龙头企业,鼓励其做大做强,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在壮大出口企业的同时,积极吸引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对俄进出口企业落户黑龙江。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将科技合作推动产业合作,进而带动相关行业同步发展摆在中心位置,既可以带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形成,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支撑点和产业合作的凝聚点,也可以以此为中心将中俄经贸合作的区域经济效应辐射整个俄罗斯。
8.加大俄罗斯市场开拓力度。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2012年8月23日,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俄之间此前并没有太多的贸易壁垒,因此,俄罗斯入世在短期内对中俄贸易影响不大。但关税减让等措施还是会给中国的鞋帽、服装等轻工业行业带来利好。以此为契机扩大服装、鞋帽、纺织品、农副产品等传统商品的对俄出口规模。此前,俄罗斯轻工业制造较为匮乏,而这些行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关税,比如毛纺服装关税12%,皮衣关税达30%。根据协议,入世后,俄罗斯平均关税水平将从现在的9.5%逐渐降低,2013年降至7.4%,2014年降至6.9%,2015年降至6.0%。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超过830亿美元,两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双边贸易额再提高170亿美元,达到1000亿美元,至2020年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