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教学 开拓学生思维
2013-05-17郭明主
郭明主
摘 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教师一味的知识传授,使得学生只能感觉到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没有实用价值。久而久之,这样的思想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下面就从如何借助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主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完成的例题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做,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但是,学生习惯了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渐得到改变,但是,教师突然的改变,一时却难以让学生完全融入进来,所以,教师要学会引导,慢慢地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所以在导入本节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之后,引入正文的学习。
情境导入:某同学去公园春游,公园门票每人每张5元,如果购买20人(包括20人)的团体票,就可以享受票价的8折优惠。若这位同学他们按20人买了团体票,比按实际人数买一张5元门票共少花25元钱,求他们共多少人?我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列出方程,趁机引导学生正文的学习当中。而且,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的前提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鼓励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多元化的思维训练,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角度、思维方式去观察、联想、分析,根据问题的特定条件探索出一系列的解题思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证明方程(x-1)(x-2)=k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方法一:已知方程(x-1)(x-2)=k2变形得方程x2-3x+(2-k2)=0,其中a=1,b=-3,c=2-k2,
∴b2-4ac=1+4k2,又∵k2≥0,1+4k2>0,即b2-4ac>0,所以方程(x-1)(x-2)=k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方法二:已知方程可变形为x2-3x+(2-k2)=0,假设已知方程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已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没有实数根。
(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2-4ac=0,即(-3)2- 4(2-k2)=0,1+4k2=0,所以k2=-■<0,这是不存在的。
(2)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b2-4ac<0,即b2-4ac<0,即(-3)2 -4(2-k2)<0,1+4k2<0,这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方程(x-1)(x-2)=k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采用一题多解,提高学生驾驭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三、开展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然而,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只有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才能促使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由于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讲过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并让学生派代表进行试讲。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数学是一门艺术,一门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社会,又能够培养学生素养,拓展学生思维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宝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J].教师,2011(34).
[2]魏义梅.在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新课程导学,2012(05).
(作者单位 重庆市奉节县巴蜀渝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