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3-05-17张瑾
张瑾
摘 要: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这门学科的重点。在教学上,通过提出问题,充分引起学生对自然中各种物理现象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这些有选择性的实验,进行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出课本上讲的物理规律与原理,而且通过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归纳物理模型的能力,能充分将遇到的问题和以前做过的实验联系起来,让难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物理;兴趣;实验;物理模型
数理化知识是密切联系的,让学生对物理课程感兴趣,学好物理,对学生的成绩和日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工作中,要记住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出道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式教育,要牢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指南针”,但不能做学生的“操舵手”。如何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把握好方向,驶向成功的目标,是教学工作者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充满探索的愿望,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和记忆,没有对物理产生兴趣,当然不会主动去记忆物理的知识点。下面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兴趣的三种方法:
1.讲好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是学生与教师认识的一节课,也是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认识的一节课。在上课之前,要准备充分,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并且进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2.从生活入手
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缩影无所不在。例如:筷子放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摩擦起电的现象等等。通过讲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原理产生探究兴趣,在这些现象的谜底揭开的时候,学生也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化难为易。
3.做好演示实验
仅凭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课程时,做好每一次演示实验,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学生对于演示实验很好奇,都会全神贯注地观察,在这种氛围中,将演示的现象和课程的内容讲给学生听,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二、学生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的教学对于实验的依赖程度不亚于生物学和化学,教师生动的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和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将这些问题解决,这整个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归纳能力,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学生实验分为课堂分组实验、课外实验。
1.课堂分组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仅仅停留在观察阶段,并没有办法参与其中。学生自己动手,受到的视觉和感觉会很强烈,对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会思考得更深入。在模拟实验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种种假设,在设计假设后再进行实验,比单单地模拟实验的过程效果更好。教师在课堂实验中,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操作中错误的地方,要及时予以纠正,避免习惯性错误操作的产生,教师还应该带头设计实验,脱离课本中的模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外实验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做很多有意义的实验。学生在经过课堂实验后,充满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便可以趁热打铁,改变一些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改为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时更主动。另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要求做的课外实验,家长要予以支持,并创造一些条件,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三、物理模型的重要性
物理学中的许多问题,是有共同点的,通过课堂实验并且进行归纳,可以建立起若干个物理模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常见的物理模型进行总结,讲解给学生听。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单元,物理问题都是由多个物理模型拼凑到一起的,一个物理问题进行分解后,可以拆分成几个彼此独立的模型,从而各个击破。单一的物理模型易于理解,学生也都容易掌握,但是,让学生学会拆分物理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对典型的问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讲解,教会学生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一道难题拆分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
物理模型的归纳,在于教师平日的积累,很多物理模型已经成型,也有很多物理模型还在探索中,尽量从实际问题将物理模型提炼出来,会大大地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这就对我们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名学生都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潜力,通过教师科学的教学,将学生的这些能力发掘出来,是学生的财富,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海泉.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1(3).
[2]姚合宝,冯忠耀,徐蓉.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研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教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