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数学课
2013-05-17张洪娟
张洪娟
【案例】
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小棒、吸管等材料,让学生在小组里想办法“做”一个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利用课件播放舒缓的音乐。
【焦点】
数学课堂有必要利用音乐营造学习氛围吗?
【反思】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数学课堂上使用音乐已经成为新课堂创新的一道风景线。在数学课堂上巧用音乐,不仅能调节气氛,增强数学美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的欲望,调节疲劳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认为数学课堂中,这几个地方适合播放音乐:
一、课前引入阶段
公开课,观摩课,面对着那么多的听课教师,上课的老师和孩子说不紧张是假的,这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和孩子交流,缓解紧张氛围。有的老师会在这时播放一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儿歌,比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常会用一首儿歌作为学习素材,“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家常课,孩子们都习惯了,有时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还很麻木,很让人郁闷。这时,老师可以提前1分钟到班级,在第二遍上课铃响之前,播放1分钟的音乐,部分不安分的孩子会在音乐中安静下来,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新授操作阶段
大部分的课堂,都会有让孩子自主探索的环节。比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给了自主探究的提纲后,播放一段音乐。为了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认识和理解的更加深入广泛。在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自主探索过程中,音乐在教室飘荡了5分钟!优美的旋律时时在学生心里流淌,摩擦着学生思维。以至于后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成果丰硕累累,成为课堂的闪光点。
在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时,美妙的轻音乐在教室响起,它会像一股春风,它更像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找到灵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原理》不就是在美妙的琴声中诞生的吗?拉格朗日也是在圣保罗教堂聆听圣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
三、课终欣赏阶段
部分的教学课堂,在课结束时,教者往往都会设计让学生体会欣赏的环节。如:张齐华老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比较准确地挖掘出学习内容的丰富现实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当桂林那挺拔峻峭的孤峰、精彩出奇的岩洞和倒影清澈的漓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当张老师那优美动听的配乐解说响起在耳畔,那一瞬,不只是大自然因为对称的美丽使人呼吁,那数学知识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更是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这里,音乐美化了课堂,音乐美化了数学!
数学,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思想性、技术性而显“抽象”和“单调”,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培养兴趣、增长智慧,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的最佳效果,应该把音乐和数学结合起来,把音乐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教学过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所有的环节都适合播放音乐。因而要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引入音乐,用在必须时,恰当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