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飘忽,莫名走俏
2013-05-17郑渝川
郑渝川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曝光频度最高的一本财经图书,甚至还掀起了一番持续至今的讨论。一些地方的官员通过会议或媒体开出的推荐书单上,《第三次工业革命》似乎不曾缺席过。
很多在党政机关工作的朋友却陆续反馈,说这本书让他们看不懂。看不懂书,当然未必是书的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这类书要求重塑人的发展观,不可避免挑战思维定式,让官员产生抵触,倒也正常。但疑惑的是,为什么翻来覆去出面推荐此书的多是地方要员或国企大员,而偏偏是年龄更小、知识结构更新的中低层公务员“看不懂”?
这本书刚掀起热潮时,我就买过一本来读,最近翻出再读,大抵摸索出了原因。先来说,为什么这本书会在一定层级的官员中受到欢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个不错的名头,无论说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与中国正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样一个原因,曾经让众所周知的伪书《学习的革命》因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政治口号相合,光机关、院校团购,就在中国内地成了超级畅销书;如今又让《第三次工业革命》莫名走俏。
书中充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国际合作等潮流名词,加上各界名流写下的肉麻推荐语,让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草草看了,视为惊世之作。书作者每隔几页又会吐露他与默克尔、美国议员等欧美政要交往的轶事,无形之中让读者对他及书的主张高看三分。实际上,炒作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概念的书,近年来并不少,与同类书比,《第三次工业革命》只能算是一本荟萃了部分“乐观看未来”观点,“攒”起来的集子。
把观点和事例“攒”起来,还得看“攒”的质量。《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会让至少一部分读者看不懂,首先在于,书作者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的概念界定十分混乱,且在不同语境和叙述背景下随意变换定义。一会将之视为已经蔚然大观、不可阻挡的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大潮,一会又声称之所“革命”成效不显著,是因为掀起全面“革命”的主客观条件还不成熟。
其次,书作者无视“贪多嚼不烂”的资料收集、整合分析原则,将新技术、产业革命领域方方面面的新概念和新尝试等都拼凑在一起,还加入了大政府、市场自由主义等话题的讨论,却根本没有弄清其中任何一项。
第三,作者在对“革命”按照他所描述的方式到来的必然性进行论证时,有意回避了不利证据,只挑好话说,但因为加入的信息太多,让各项子命题的论证出现了相互矛盾。
比如,作者声称“革命”就是互联网和新技术、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工业革命,将改变之前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体系的传统、集中特点,实现更广泛的分散经营。这个判断其实是老生常谈;但书中又提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应更新基础设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更好平台,将各类民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改造为发电厂时,又滑向大政府主导、大企业主导的惯性之中。很显然,这正是那么多国外跨国公司、国内大国企的负责人力推此书的原因,让人不得不问,如果大政府、大企业主导的“革命”,还会给分散经营留出充分的空间吗?
第三次工业革命
作者: 【美】杰里米·里夫金
译者:张体伟、孙豫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5月
定价: 45.00元
遗憾理由
一本将观点和事例“攒”起来、概念界定模糊、论证飘忽的书,却成为了2012年度中国图书市场上最热门的财经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