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角色转换研究
2013-05-16王孔睿付阳
王孔睿 付阳
摘要: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使很多农民涌入城镇,在变为城镇居民后他们由原先的守业者变为创业者,由村民变为居民,他们的乡土性也渐渐褪去,角色的顺利转变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因此,对城镇的合理规划,对新居民的引导和关怀必不可少。
关键词:城镇化;村民;居民;角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08-02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的内涵特质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逐渐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备,文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农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市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等。
城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和服务集聚的过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城镇化的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衡量指标之一,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理性化和世俗化的過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1]。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要求
第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纠正过去城镇化滞后的缺陷,又要防止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的偏差,力求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第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实行分散型的小城镇化。在城镇化类型上,只能选择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据点式与网络式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
第三,走一条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只能选择由市场推动、政府导向、政府发动型城镇化与民间发动型城镇化相结合,自下而上城镇化与自上而下城镇化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政府的必要的调控作用,又充分利用民间的潜力和市场促进效率提高的优势;真正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适度同步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必须选择多样化和合理化的方式。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和渠道要多元化;政府要支持引导城市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好,统筹好城镇化的进程。
第四,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治理方式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有限。城镇发展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资源承受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切实通过节约资源、建设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将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引入规划方案,保证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入到未来城市的发展中,为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体制保障。
二、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面临的问题及角色的转换
(一)农民面临的问题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2]。在转变的过程中,农民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谋生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靠天吃饭,依据家里人口的多少,都有一部分的土地,每年春种秋收的习惯基本能满足一家人的用度。但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的改善、机械化的实行,同样的土地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助力下,受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带动,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打工之路。男性多从事建筑业、工厂工人、保安、搬运工等体力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家政服务、餐饮等服务业工作[3]。与传统的农村谋生方式相比,新的谋生方式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工资有了保障,改变了靠天吃饭的情形,比务农挣到的钱更多了,有了一些经济的结余。其次,工作性质的改变,传统的务农是靠经验的耕作和收获,但是新的工作有了技术上的要求,更加具有挑战性,更新速度更快。农民转变谋生方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自愿外出打工,并且愿意留在城市生活,这些人谋生方式较为灵活,选择余地更大。另一种是由于土地被占用,或者无法在农村生活,这属于被动城镇化,这些人的谋生方式多集中在私营小店主、临时工作人员。
2.资产的变化。农业人口在转变为城镇人口之前,资产主要是家里的土地、林地、水塘、住宅、农耕用具或机械等,且住宅多为院落,占地较大,并饲养一定家禽。转变为城镇人口后,这些原有的资产发生了质的变化,原先有形的资产在农民转变为城镇人口后被闲置,城镇的生活方式更多的需要无形的资产,例如:技术、学历和年龄,这些都是对农民的新要求。很多人因为年龄大、学历低、缺乏技能而找不到工作。资产的变化对农民身份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如果不能更好地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他们则无法在城镇生活和立足。
3.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农村农民大多生活在院落,有些是一个家族的人住在一个院子,生活环境热闹安逸,但是进入城镇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的院落变成了单元楼,甚至只能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大多数居住者是年轻夫妇或者同乡人,生活变得孤单,活动空间更加狭窄。在农村,农闲时农民可以在家休息,或串门访友,在城镇却不能如此惬意,他们需要为生计奔波,没有农闲,只能在节假日休息。农村里左邻右舍都相互认识,到了城镇则变得陌生起来,邻里关系冷漠。农村的生活不需要为水电费等操心,到了城镇,原先的生活节奏被打破,城镇化的农民需要适应城镇的管理方式、交通方式、交流方式,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农民们的生活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难题。
(二)农民角色的转换
1.由守业者变为创业者。面向黄土背朝天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写照,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很多农村青壮年走出了农村,进入了城市,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女受教育条件的诉求也促使很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市的扩大也迫使一些城郊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了城镇的居民。在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下他们开始了创业或者被迫就业。调查显示,相当多的赴城工作农民选择的职业多集中在服务业、建筑业等临时工种,生活渐渐转好的人则做起了私营小商店主、小饭店主或者工厂的工人等。这些都体现了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后的工作角色转换。
2.由村民变为居民。城镇居民泛指在城镇居住和生活的人。城镇化的推进使一些传统的农民改变了原先的生活方式,离开了祖辈们生活的农村,进入了城镇,这意味着他们身份的转变,原先是村落的村民,有自己的土地、院落,和周围邻里都很熟悉,村里的人口流动也很小。变为居民后,一切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后,住进了楼房或者城镇中的出租屋,左邻右舍也不再熟悉,城镇的人口流动也远大于农村。
3.乡土性的退化和后乡土性的形成。农民的乡土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农村生活对土地的依赖性,这就形成了农民的土地情节,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是生活中的最重要资源。其次,村落的低流动性和地方性。村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形式,也是乡村社會关系和制度的基础,村落的低流动性对居民的行动范围产生了限制作用。最后,村落的人员大都相互熟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产生了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达成了默契的信任。但是随着大批农民进入城镇,他们把原先的生活方式带入了城镇,而有些规则不再适应城镇的要求,便产生了习惯的改变,在现代化和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乡土性渐渐退化,形成了后乡土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乡下人更具现代气息。他们不再过于依赖土地,有了自己的副业,新的工作使他们有了一定积蓄,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所以,被城镇化的农民更加具有现代性特征。(2)流动性的提高。变为城镇居民后,他们需要找到更适合的工作,因此在生活的压力下,寻找新的工作,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更换工作的频率更高,因此流动性强,与外界的交流也更加频繁。(3)熟人社会的延伸。进入城镇后,由于无法很快融入当地环境,原先的“同乡”形成了熟人社会,居住场所的靠近,同乡关系的延伸,形成了一些自发的居住集合,更便于相互交流,产生信任[4]。
三、农民角色转换的对策研究
第一,合理规划城镇,使城镇有相应的人口接收能力。城镇的发展规模应与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工作或者定居后,城镇能够统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接收能力,消化吸收农村的劳动力。城镇的工业,服务业发展能跟上城市扩大的步伐。要因地制宜,在定位功能时,不能盲目追求城市的扩张,要有长远的眼光,为进城人员快速融入城市做打算。
第二,对进城人员有政策的鼓励和制度的保障。大部分进城人员在成为城镇居民后无法很快适应城镇的工作环境和节奏,政府要引导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创造条件使其学习相应的生存技能。同时,要有资金的支持,使一些想创业的农民有自己的创业资本,从事一些风险小、见效快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些人进入城镇后没有了原先的土地,生活缺少保障,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障和保险,使他们真正融入城镇的生活,享受城镇居民应有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补贴等待遇。
第三,变输血为造血,给进城人员相应的人文关怀。很多农民在进入城镇后,子女的入学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他们的子女无法像城镇居民那样进城镇的学校学习,这就要求有政策的关怀,保障进城人员子女的学业,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真正成为城镇的居民。同时,要开设相应的培训,使一些没有专业技术、学历不高的人能有机会提升自己,找到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工作种类,引导进城人员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同时又有相应的自身素质,这样农民的身份转变才会更加顺畅,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张兴杰.现代社会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2-153.
[2]百度百科[EB/OL](2013-06-08).http://baike.baidu.com/vie
w/429147.htm.
[3]胡小武.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12-113.
[4]郑杭生.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1-182.
[5]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