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囧”到泰“便捷”
2013-05-14徐方清郭金超
徐方清 郭金超
泰国首都曼谷和第二大城市清迈,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天泰国行程仅有的两个地点。
10月12日上午,李克强在与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铁展”开幕式,是此行的重头戏。李克强称中国的高铁技术坚定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这被外界称为李克强又一次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
第一次“推介”是在一天前,11日李克强刚抵达曼谷后不久,就前往泰国国会发表演讲,李克强向在座的泰国国会议员们预告了将和英拉一起出席“中国高铁展”,并称“中国拥有先进的高铁建设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公司的一项可行性研究,从曼谷到清迈的678公里的路程,现在乘坐火车需11.3小时,如果未来泰国采用中国高铁技术,这个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
中泰间高铁项目合作潜力巨大,让早已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泰合作找到了加速的新动力。但新动能,却远不止这些。
高铁竞争中的中国优势
在丰富的中国元素的映衬下,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的“中国高速铁路展”在曼谷诗丽吉会展中心开幕。中泰两国总理为中国高铁展剪彩,随后共同步入展厅。
李克强在参观途中向英拉以及其他泰方人员所做的高铁“推介”,得到了英拉的积极回应。她对中国高铁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许,并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高铁项目建设。她还向李克强介绍了泰国高铁建设规划和在地区互联互通中的地位。
10月11日,李克强到访泰国首日,中泰双方就签署了《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一年多前,英拉在对中国进行其就任总理后的首次正式访问时,曾搭乘过京津城际高铁,对中国高铁的舒适性和快捷性印象深刻。
改变落后的铁路面貌,是2011年8月上任的英拉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前司长张九桓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泰国的许多铁路建于100多年前,而且是窄轨铁路,行驶速度慢,已经大大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泰国社会各界强烈希望改变现状。2004年至2009年间,张九桓曾出任中国驻泰国大使。
英拉就任总理后,泰国政府明确将在2022年前完成四条高速铁路建设,把首都曼谷与北部、东北部、西部以及东部连接起来,铁路总长1800公里左右。其中,东北线的延伸可能贯穿老挝,与中国南部连接,也因此,其经济效益和地区战略作用令外界瞩目。
按其计划,这四条高铁将于2014年进行国际招标,以便第一条高铁能在2018年前后投入营运。
在张九桓看来,李克强推介中国高铁,不仅致力于加强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也将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改善东南亚半岛物流、货运及双边贸易。
泛亚铁路共有三个方案,一个是东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昆明;二是中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到昆明;三是西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
三个方案中的泛亚铁路,都需要经过泰国。泰国高铁在地区互联互通中的区位优势,加上中国高铁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成为两国高铁建设合作的巨大源动力。
有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约为0.5亿美元,而中国则约为0.33亿美元。此外,中国目前已是高铁发展最快的国家,通车里程几乎相当于现有世界其他国家的高铁通车里程的总和,还有约1万公里正在建设中,具有在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气候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经验。正是这些优势,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这也加剧了竞争对手的担心。日本新闻网近日以“泰国高铁建设日本难敌中国”为题,称泰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很可能采用“中国制造”,而并非日本的新干线;泰国首条高铁建设计划,将与中国一起实施共同的可行性调查。这让日本企业感到忧虑,中国方面已经获得了优先调查权,也有可能因此获得优先建设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泰国问题专家宋清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泰国将于2014年进行的国际招标,包括日本、法国、西班牙以及中国等都有意竞投。日本的竞争优势比较强,一方面日本在泰国已经有了很多其他项目的投资,对于环境很熟悉;另外一方面,日本会强调“安全牌”,因为日本新干线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安全运营成绩。
不过,宋清润认为,中国还具备一项优势,“泰国是东盟国家中同中国合作程度最高、政治和经济障碍最少的国家之一”,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近7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8倍。如今,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旅游客源国。此外,泰国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和橡胶最大进口来源地。
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中还列举了中泰合作的诸多“第一”:在东盟国家中,泰国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第一个同中国推进战略性合作,第一个同中国实现蔬菜、水果零关税安排,第一个建成中国文化中心,第一个同中国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并进行两年联演联训。泰国也将成为在中国开设领事馆最多的国家。
“这么多‘第一,在国与国交往中是少有的,充分说明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李克强说。
中泰互免签证谅解备忘录
李克强10月11日在泰国国会的演讲,亦是中泰交往中的第一次。
这是李克强作为中国总理首访泰国的第一场正式活动。泰国主流英文报纸《曼谷邮报》还报道称,李克强是泰国议会81年的历史中首次登台演讲的外国领导人。
在这次演讲中,李克强提出,中泰双方将力争提前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目标,并鼓励两国企业更多地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
在清迈参观泰国“一村一产品”项目时,李克强就遭遇了一点“小麻烦”。看着不同展台上的各种木雕、金银器、漆器、彩绘伞等手工艺品,李克强对一处展台的泰方人员说,因为只带了人民币,他想买点留作纪念却买不了。
在李克强与在曼谷的国内游客随机进行互动交流时,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在回答总理关于签证的问题时“发起了牢骚”,称办签证花了几百块人民币,钱虽然不多,但前后耗费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很是费劲。
李克强回答说,我这次访泰,两国政府宣布启动商签两国持普通护照人员互免签证谅解备忘录,如果中泰互免普通签证实现了,这样既省钱又省事,中泰人员往来会更加便利,人文交流会更加密切。
“双方愿商签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谅解备忘录”,写进了李克强和英拉会谈后两国政府发表的《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中。这是中国同东盟国家启动的首个类似协定谈判。
2012年中泰双方人员往来近300万人次,今年,双方交往势头更猛,更多的中国人到泰国旅游,仅前5个月已有250多万中国公民赴泰旅游。在泰国国会演讲时,李克强形象地将两国民间的交往形容为“走亲戚”。
一旦双方谅解备忘录达成,从个人角度来看,意味着想“走亲戚”的双方民众可以实现自由行,不仅省下了签证费,还可以随时前往泰国,实现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
“对于旅行社而言,不仅团费中能省下200多元的签证费,也可以做到游客头天报名第二天就能走。”康辉旅游集团市场部经理张庆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现在,游客报团后一般要等上三天工作日,办理签证后才能组团出行。
从促进人员的走动往来,到推动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以及加强高铁建设合作加快互联互通,“不管是从战略高度,还是细化程度,此次访问都让中泰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宋清润说。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时永明看来,互联互通是实现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近年,中国一直在和东盟整体推动互联互通,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四通。如果区域内各国能抓住这个契机,把互联互通和国家发展战略升级换代结合在一起,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