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中的“动情”
2013-05-14徐贲
徐贲
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是单单依靠逻辑的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单纯逻辑的说理是枯燥无味的,很难引起人们愿意被说服的意愿,逻辑对于没有兴趣被说服的人是无能为力的。哲学家罗蒂 (Richard Rorty)就曾因此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所谓叙述,就是要让听众运用他们的想象,这是一种诉诸于“动情”(pathos)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讲故事。讲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你我他都能认同或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
梁启超为了做“新民”的国民启蒙,在办《新民丛刊》的同时办了《新小说》,就是考虑到小说特殊的说服效果。他在《新民说》中说:“国也者,积民而成,……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则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用小说来说服读者接受新民说,因为故事有“不可思议之力”,而这主要就是“动情”的力量。
说理中的动情毕竟与小说中的不同,更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1902年,黄遵宪在给梁启超的一封信里这样评价他主办的《清议报》,“……清议报所载,如国家论等篇,理精意博,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计此报三年,公在馆日少,此不能无憾也。”黄氏之言是恳切的。《清议报》发行三年,梁启超亲身主持的时间,是前期和后期,当中一段他先后离开报馆共一年又六个月之久。在他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不暇执笔,报务由他的同窗好友麦孟华代为主持。历史学家张朋园在《梁启超与清季革命》中这样评说,“麦氏虽然也有一支相当出色的笔,但究不如任公笔端的富于挑逗。” 梁启超在《清议报》上的议论文章当然是公共说理,他的文章以情感饱满著称,富有文采,极能调动读者的情绪,这也就是黄遵宪所说的那种在“理精意博”之外的“文”,或是张朋园所说的“富于挑逗”。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术语说,那就是论理的“动情”力量。
中国人在谈论写作时一般比较笼统,并不特别区分出我们今天所关心的“说理”部分,更不能言及“动情”。他们往往只是从如何“为文”来考量,运用的主要是“言”和“辞”的概念,后来则演变为比较具体的“辞格”问题。在比较现代的修辞研究中,这被称为“积极修辞”,主要是文学性的语言运用,与此相对的是一般应用文的“消极修辞”。正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说,“古代流传给我们的诗话、文谈、随笔、杂记、经解之类,偶然涉及修辞的,又多不是有意识地在作修辞论,他们说述的范围,照例是飘摇无定。”
古人所谓的“言”,并不是我们今天一般所说的“表达”,而是借助文采(“辞”)的效果来调动读者的情绪,打动他们的感情,其实也就是动情。古人也似乎考虑到动情的适度,只是没有把它当作一个专门的问题提出来,所以在不同涉及的部分之间会显得自相矛盾。例如,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为了说话更有效果,需要文饰辞藻。但孔子有时却又反对过分的文饰,以为只要能通情达意就好了,他说:“辞达而已矣。”“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孔子有时甚至站在教育家的立场,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又说:“仁者,其言也讱。”他以为言语迟钝的人才是仁者,这时候,动情与说话人的人品和可信任程度有了联系。
后世学人为孔子圆其说,也都因为没有新的论述概念而跳不出他的矛盾。例如,清魏禧说,“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以明道,而繁简、华质、洪纤、夷险、约肆之故,则必有其所以然。……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之不文,则不可以达意也。”前面是说,文之华质须适情应景,该华就华,该质就质。后面则又强调文饰,以为非文饰辞采,则不足以达意。这两个部分是矛盾的。其实,孔子或后人那些看起来前后矛盾的说法,都是由于缺乏某种特定的“动情”概念来专门讨论用文辞打动感情的适度问题造成的。
古人说述“言”“文”“辞”时所运用的概念虽仍有借鉴价值,但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今天对公共说理的分析和讨论。因此,今天学校里的说理教育需要更加明确的概念,以帮助学生们辨认和领会说理所运用的逻辑和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