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世”的傲慢

2013-05-14马勇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25期
关键词:工业品盛世商人

马勇

1793年为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大帝继位接近六十年了,一个甲子。乾隆继承康熙、雍正王朝余威,富国强兵,开疆拓土,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成就“康乾盛世”,据后来测算,此时GDP世界第一。

乾隆时代的富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海外贸易,来自英国。中英之间贸易往来始于16世纪晚期,巨大的中国市场引起了英国政府高度关注。1596年,伊丽莎白女王致信中国皇帝,赞美中华帝国以其强大而贤明的统治享誉世界,请求中国政府能对英国商人给予方便,自由贸易,互通有无。可惜,携带这封信的英国商船途中遇难,中国皇帝没有看到这封信。

进入17世纪,英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对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重商主义渐渐成为英国人的信条,不惜代价开拓海外市场成为英国商人坚定不移的目标。1637年,英国“威德尔船队”软硬兼施进入珠江流域进行贸易,半年后他们从中国带走糖、生丝、瓷器等产品返回英国。这是中英贸易交往的开始。

不幸的是,中英交往开始不久,中国改朝换代。明亡后,郑成功家族以台湾为根据地抗清。为对付郑氏政权,清政府施行严厉的海禁闭关政策,刚刚开始的中英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1685年,康熙帝统一台湾。第二年,清政府开放海禁,指定广州、宁波等四处为对外通商口岸。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迅即增加。1699年,英国商船“麦克勒斯菲尔德”号至广州贸易,并在那里开设英国商馆。

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但西方人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太焦急了,他们与中国进行交易的同时,相继征服印度、缅甸、日本,以及许多中国藩属。在东南沿海,西方商船、兵船络绎不绝,合法贸易,伴随着杀人越货、烧杀抢掠等不法事情。朝野上下在与西方人进行贸易交流的同时,也在隐隐担心中国像周边国家一样沦为西方殖民地或附庸。到了18世纪中期,与“康乾盛世”相伴,中国不是更开放,而是更封闭。1757年,清政府宣布只准外国人在广州一口通商,而且必须通过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行”。

管制扭曲了自由贸易,一口通商极大遏制了中国市场发育,压抑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冲动。相反,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英国人甚至整个欧洲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都在急剧上升,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东印度公司经营的中国茶叶到了18世纪末就增长了四百倍。至19世纪中叶,又增长百分之五十,并转口至欧洲,以及美洲、非洲等英属殖民地。中英之间的贸易不均衡越来越严重,全世界的白银流入中国,使中国的外汇存底急剧增加,但中国购买力并没有随之增强。“康乾盛世”并不是人民的盛世,也不是市场的盛世,而只是政府的盛世,是国富。

据海关统计,17世纪至19世纪初长达两百年中英贸易,英国对华输出的棉毛织品及其他工业品销路不畅,英国商人在很多时候不仅无法从贸易中赚钱,而且常常亏本。两百年后回望,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英国棉纺织等工业品的无意识自发抵制。中国人以价格更低廉的自织土布代替英国人华丽舒适的洋布,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购买力,他们只能因陋就简,苟且活着;至于中国的商人、士大夫和城里人,他们当然可以消费英国的纺织品、工业品,但他们毕竟只是中国人口中的少数,他们虽然拥有社会财富绝大部分,但他们的购买量永远无法与工农大众比。

中英间贸易不均衡已经不是赚钱、赔钱那样简单的问题,而是关涉贸易能否持续健康进行。一口通商导致贸易垄断,有垄断就有寻租,就有腐败。粤海关的官吏,甚至“十三行”的经纪人,对内外商人毫无例外征收各种私费,中国商人忍气吞声不敢声张,英国商人必然向其政府抱怨,以为政府“护商”不力。

1787年,英国政府决定派遣卡斯卡尔特中校率团前往中国进行磋商,希望:第一,庞大的中国市场能够更多地吸纳英国工业品;其次,协商解决市场的公平竞争,让贸易重回自由的轨道;第三,希望中国政府能够给英国商人划拨一个存放商品的地方,最好是一个孤岛;第四,建议中英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公使常驻对方首都。

然而卡斯卡尔特中校第二年病死来华途中,他的继任者马戛尔尼1793年来华访问,沉浸在盛世感觉中的乾隆皇帝根本就没把英国的建议放在心上,悉数加以拒绝。从后人的眼光去看,英国政府上述四项建议并无恶意,属于互利互惠,假如这些建议被中方接纳,后面的历史都会改写。

猜你喜欢

工业品盛世商人
新零售浪潮对工业品营销体系建设的启示
言而无信的商人
如何做工业品营销,让企业不缺客户
如何做工业品营销,让企业不缺客户
盛世钟声
威尼斯商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盛世之美
关于PPI对威海市经济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