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不拿自家孩子当人看

2013-05-14曹红蓓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7期
关键词:人性子女孩子

曹红蓓

心理咨询来访者初次填表的时候,“教养方式”一栏常常写“满意”,但是随着咨询的推进,往往发现和承认父母对自己存在虐待行为。

通常来说,父母对孩子的不满是从五六岁开始的,这时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发生了,那就是比较。比较的对象,在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与父母同期、与心中期望之间并行发生,比较的范畴,涉及智力、能力、品行、受欢迎程度等方方面面。这种席卷而来的比较,如果处理不善,足以摧毁婴幼儿期亲子之间建立的所有温情与甜蜜。当自己的孩子在比较中挫败,父母完全可以达到怒火攻心,咬牙切齿的地步。

根据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投票的“父母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调查,“不善鼓励子女,常打击子女(包括贬低、嘲讽等)”“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排名前二。

父母为什么对亲生孩子锱铢必较,而对别人家的孩子网开一面,表现出宽容和耐心?这要追溯到人类为什么要生育后代。一个人要成功繁育后代,就不仅要把孩子生下来,还要保证他/她有足够的本领活下去。出于生物本能,谁都想让自己的基因在生存竞争中胜出。当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差,按照人性,不仅完全可以做到“宽容”,甚至还应该窃喜。别人家的孩子越差,就意味着留给自家孩子的生存空间越大。而自家的孩子稍一显露颓败之相,父母就激起了无限的生存焦虑,尤其当社会因素致使父母确实深感生存艰难时。这种难以自抑的焦虑,在孩子看来好像是恨,其实那不是恨,只是怕,怕自己的基因不能流传或受到折损。如果父母对你的缺点无法容忍,至少说明你确系亲生。

除了生存焦虑的本能,造成父母对孩子施虐的还有一个诱因,那就是孩子的弱小。欺软怕硬,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为了达成意志经常要想办法克服阻碍,但因为我们知道对手很强,所以不敢过分行事。可是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想达成意志太容易了,谩骂、殴打、威胁切断食物供应、威胁剥夺住所、威胁收回爱等等,都能轻易让孩子服从。这真是很糟糕的人性,但这真是人性,与父母的教育程度无关。只要是人性,我们就得给予最大的尊重而不是无视。对糟糕的人性,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但你可以立法去降低它的危害。所以在一些国家有严苛的法律来防止虐童,当感觉父母的虐待时,孩子可以自己报警,邻居也可以报警。对虐童父母的惩罚也很精彩,最严厉的就是剥夺他们的抚养权,把子女从他们身边带走。怨憎会和爱别离,是人生的大苦,如果父母是因为恨而虐,把孩子从父母身边夺走时他们为什么不是额手相庆而是捶胸顿足?法律会把剥夺监护权作为对虐童父母的最大惩罚,也是出于对人性的充分了解和尊重,闪耀着文明之光。

这种诱惑着父母的脆弱黑暗的人性我们一直没有正面承认过,我们用的是另一套话语,是父慈子孝。看看我们民间千百年来的各种牌坊是为什么而立,就知道有哪些人性被压抑或者无视了。牌坊们惯以正常为不正常,以不正常为正常,颠倒黑白,公然说谎。承认被父母虐过以及“祸害”小组的出现,可说是对道德谎言的批判和觉醒,是向心理文明迈出的一步。但如果仅仅破而不立,这个良好的开端到后面很可能会变味。

如何去立?立当然包括立法。如果我们有如同美国那么严苛的反虐童法律,就修改了原本弱小的孩童手中的权力,就不会轻易激起人性中的黑恶面。而限制夸大的生存焦虑目前没有看到好的立法途径,只能够先靠规范的力量在教育体系中加入尊重儿童独立人格的部分,之后再对父母意识实现逐渐的浸淫。在日本的幼儿园里,幼童一旦超过两岁,会简单表达主观意愿时,教师就不能再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愿做的事了,这时孩子就已经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别人家孩子是人,自家孩子也是人,父母别不拿自家孩子当人看,这话说起来难听,其实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其背后的学理需要提升到宪法的高度。

被虐大的孩子们,如果能理解父母的生存焦虑和缺乏辖制时人性的黑恶,可能会对这份伤害多一点担待,但是,这还不够原谅。好在父母还有另一面天性,那就是保护的天性,拿自己的命来换孩子的命,想必你们的父母也能做到。如果这还不足够,能让人对父母达成根本谅解的理由,就剩下对生命本身的肯定。你是否喜欢活着?如果总的来说你喜欢活着胜过喜欢不活着,父母就值得感念。父母更该感念孩子,他/她偿还你焦虑,增益你骄傲,他/她许诺你永恒,你仍舍得虐他/她?

猜你喜欢

人性子女孩子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Tomb-sweeping Day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