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共同的国家记忆
2013-05-14董会峰
董会峰
“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相信其能够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2013年4月1日,下午3时许,台北红馆。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捡拾雨后泛黄的落叶,扎成一束“花”,开心地笑着。
她背后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六七十年前的云南腾冲街头,一位中国老者向一个美国大兵借火点烟。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影像播放厅里,大屏幕上播放着纪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少校》,不少台湾人静静坐着观看,有长者,有年轻人。
“同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解密展”,首度跨越海峡,在此展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以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身份首次来台,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无疑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其能够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缘起一叠美军少校照片
这次展览的280余幅图片,来自中国大陆一群民间人士“把历史搬回家”的行动。
1999年,云南人文学者孙敏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退休馆员张孝仲老人那里,看到了腾冲光复之战中一位阵亡美军少校的20多张照片。这一小批尘封60余年的照片,激起了一群人追寻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热情。
章东磐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的如今已90岁的父亲和88岁的母亲,都在17岁那年,加入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军人行列。晏欢也是其中一个。他的祖父晏福标。1944年在抵抗日军的衡阳保卫战中殉国,他的外祖父潘裕昆是中国驻印远征军第50师少将师长,1944年8月与美军一起取得了密支那大捷。这群人中还有邓康延和牛子,《寻找少校》和《发现少校》的制作人和拍摄者。
2006年,牛子为拍摄《寻找少校》而去美国寻访老兵,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190多幅云南战场的照片,让大家叹为观止。此前关于这场战争的影像,国内所见到的近乎为零。一场浩荡的复制行动因此而起。
2010年初,大雪纷飞的季节,由章东磐、晏欢、牛子、邓康延等组成的一支七人团队,自筹资金,奔赴华盛顿美国国家档案馆,历时两个多月,日日不停地工作。最终,扫描了CBI(中国、缅甸、印度)战区照片23000幅,复制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图片说明,并刻录了100多个小时的录像。
这些影像资料,多为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所拍摄,也有媒体记者和自由摄影师所拍的;记录了自1941年“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议”签定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中缅印战场的状况。
每天早上9点,美国国家档案馆一开门,这群中国人和美国志愿者就鱼贯而入,晚上7点闭馆时才出来。为了节省费用,小组成员每天中午都赶回住所,吃冰箱里的冷冻食品。
但章东磐毫不以为苦,反而感到无比的快乐。“这些照片澄清了很多历史疑问。每一张背后都有故事,每一张都是祖国母亲躯体上关于抗战历史的切片。”目前,在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王苗引荐下,《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台北专访了章东磐。
章东磐告诉记者,利用复制回来的这批珍贵影像,加上之前多年的田野调查、口述史料、文献汇编,以及所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少校》,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关于中国远征军的完整的影音数据库。
2010年,章东磐主编的《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在内地出版。2011年,“国家记忆”影像展相继在广东深圳、云南腾冲和重庆成功举行。
今年,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的鼎力支持下,“国家记忆”影像展移师台北。
“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
3月29日,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红馆,南台北市文化艺术促进协会、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和“OR旅读中国”共同主办的“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解密展”,在风雨中拉开了序幕。
开幕酒会一下子涌入二三百人,座无虚席。不少人站着,还有人坐着轮椅赶来。
“这个影像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章东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样一个展览,放在2008年国民党重新在台湾执政前,“登台”是一种奢望。因此,它能够在台湾举行,本身就折射出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期、为60多年来最好的阶段的现实。
94岁的郝柏村一身西装,打斜条纹领带,现身开幕式现场。当年,他是中国驻印远征军炮兵连长,后来官至台湾“国防部长”“行政院长”“陆军一级上将”,现在是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登台致辞时,他以“感动、感叹”形容自己的心情。郝柏村刚刚完成50万字的《抗战史》,即将出版。他强调,八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是全中国人的光荣,但现在有些人淡忘甚至故意淡化这段历史,这是很不应该的。两岸年轻的中国人要共同重视抗战历史。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也出席了开幕式。他比郝柏村年轻20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他尚未出生,如今也已年过古稀,在岛内人称“伯公”。“那是中华民族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说,他乐见大陆越来越往好的、开放的方向走,希望借由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唤起“民族魂、爱国心”,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和谐共处,早日实现孙中山首倡的“振兴中华”。
原盟军中缅印战区参谋总长史迪成将军的外孙、美军退役上校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专程从旧金山搭机来台,一起为展览揭幕。他援引外祖父的话说,中国军人是中国人民优秀品质的典范,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无怨无悔的忠诚、坚忍不拔的韧性,“中国军队绝不输任何盟国的军队”。而这些老照片能让今人重新思考,当年人们为何而战,能让先辈留下的友谊之火永恒不熄。
为了这次展览,主办方之一“OR旅读中国”特别出版专书《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繁体字版。出售该书的所得,将悉数捐赠给“关爱抗战老兵网”,照顾1500多位现存大陆的抗战老兵。
“文化是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
为了出席展览开幕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以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身份,首次来到台湾。
何亚非表示,台北给他的感觉,一如预想般那样美丽亲切,充满活力。人文气息浓郁。他说自己很渴望将宝岛“走透透”,能够多与台湾同胞们聊聊天、说说话,完成期待已久的一次文化之旅。
年轻时曾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工作过数年的他,还跟大家分享了一段亲身经历。
联合国总部花园中,有座极富张力的青铜雕塑——“打结的手枪”。每次在这座雕塑前驻足,都会让何弧非想起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与痛苦记忆的二战浩劫。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中,数十万台湾人在反抗斗争中就义。这些中华儿女,都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勇士。
何亚非认为,这样的一个展览,会启示人们,勿忘惨痛战争历史,维护世界和平,真正实现《联合国宪章》开篇所说:“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
何亚非说,40万中国远征军携手盟军在抗击日军中取得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首次在国门之外赢得的一场完胜之战。而美国当年在物资补给、武器装备、交通运输、医疗救助、军队训练、军事顾问等方面提供的帮助,对这一胜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历史也说明,中美“和则两利、多利,斗则两败、多败”,这对今天世界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仍有启示。
何亚非还强调了文化直指人心、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些年来,两岸之间向全方位迈进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这次展览,无疑将有助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国家记忆。
追问还将继续
很特别的是,这次展览,意外成了中国远征军名将之后、老兵们的聚会之所。
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之子、台湾前“监察院长”陈履安,以及中国远征军代总指挥杜聿明、第五军军长邱清泉、第五军参谋长罗友伦、新一军38师师长李鸿、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新六军第50师师长潘裕昆等将领的后裔到场,他们被主持人一一介绍,掌声一次次响起。
蒋经围之子、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高华柱、前台湾“陆委会”主委苏起、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等人,陆续来到现场看展。
高华柱进入展区,即赞叹气势不错,立即认出孙立人将军和史迪威参谋长的立像。他在每一幅图像前都驻足仔细观看,还指示下属,请当年的老兵来看,将影中人一一指认出来,完成“追寻既往”的任务。
展厅内放置了一个折叠式的长条留言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签名和留言,有繁体字,也有简体字。
一位祖籍浙江奉化的台湾女子,父亲当年是驻缅甸的美国志愿航空队的修护师,数月前以百岁高龄过世。她前来展厅,在图像中寻找其父的踪迹,忍不住热泪盈眶。她说,如果父亲晚一点谢世,她一定会带他来看展,那父亲就会了无遗憾了。
在展厅内,《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碰到一位抗战时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连长的回族老兵,名叫马明亮,年已90岁。他在一张老照片前驻足许久,照片上是国民党新六军14师的部分官兵,1945年摄于南京。他告诉记者,这张照片上的人都已不在了,只有他的老长官赵振英一个人还活着。
赵振英当年在南京受降仪式上负责警卫,也是纪录片《发现少校》的主人公。看到相关报道后,去年9月,马明亮去北京拜访了大他6岁的赵振英,一见面就敬了一个军礼。那是他们时隔66年后首次重逢。
展厅内,亦频频闪现台湾年轻人的身影。
4月1日下午,原国民党党史馆馆长、现在台湾政治大学图书档案研究所任副教授的邵铭煌,带着9名学生来到现场,实地教学。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二战”期间的中印缅战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战场,但却长期被忽视。台湾的学生这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带他们来,让他们了解这个战场的意义、战时中国人的生活,以及照片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政大历史系三年级的学生张喻婷是其中一个学生。她在看了展览后说,以前看柏杨、龙应台的作品,对这方面的历史略有所知。这次的影像展,除了记录战事,还真实呈现了当时的生活境况,她看了“蛮惊讶”的,感觉以前的生活跟现在大不相同。
深谙对日抗战史的邵铭煌还说,大陆文史工作者,从一个美国少校的葬礼开始,几年苦苦追寻下来,找到23000多张,殊为不易。尤其是大量少年兵的影像资料,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
这些少年兵,看上去大多不满15岁,有的甚至不满10岁,“在摆弄玩具枪都唯恐他伤着自己的年纪,已经端着真家伙上血肉磨盘了”。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个个脸上都带着自信与无畏的微笑。他们的灿烂笑脸,却让章东磐在美国档案馆里流下了最多的眼泪。他写道:他们留在历史相簿上的形象,是他们每一位暮年回首的骄傲,但却是国家之耻、军队之耻,中华民族成年男人之耻。
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