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跑
2013-05-14万佳欢
万佳欢
赵全明是一名自动化工程师。他每晚10点就上床睡觉,为的是能保证自己第二天清晨四五点的跑步运动。工作日在小区跑,周末则经常去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几乎每次到达森林公园,他都会发现“数以百计、甚至上千”的跑步者已经在这里跑开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这个被跑步者们简称为“奥森”的公园开始对外开放,此后便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成为北京最大的跑步活动聚集地。一些跑友通过豆瓣、跑步论坛或QQ群相约而来,更专业的跑步者则会来这里进行长距离慢跑训练。如果不小心赶上一些跑步俱乐部或运动品牌的跑步活动,这个占地680多公顷的巨大公园竟然会显得热闹非凡。
湛庐文化创始人陈晓晖也经常来这里跑步。他今年认识了很多跑友,发现其中80%的跑龄没超过两年。“一般从跑步开始到马拉松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如果不间断地跑,他们到今年就开始有能力跑马拉松了。”陈晓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大约正是这波跑步者带来了2013年国内马拉松赛事的火爆和报名人数的井喷。年初,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参赛人数达到7万人;而9月8日,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网上报名正式启动后,3万参赛名额只用了13个小时便迅速报满,报名速度比去年足足提高了7倍多。如果把全程或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和超100公里跑比赛都算上,今年举办了马拉松赛事的城市一共达到40个。
在中国,“跑步”正逐渐远离人们印象中那个学校体育课程的枯燥考试科目,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都市蔓延。
从观众到参与
赵全明坚持跑步已有20年,几乎参加过全国所有的大型马拉松赛事。1993年,他上大一时开始跑步,最初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学校没有操场,他就一个人在校园外的公路上跑。周围的同学大多选择打篮球、打羽毛球,很少有人跑步,可赵全明坚持跑了半年,养成了习惯,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参加比赛最能使跑步者得到激励。当时,赵全明基本上参加了所有学校运动会里的中长跑项目,跑完1500米,再接着跑3000米。
他偶尔会在电视上看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直播。始于1981年的北京马拉松是中国最早的国际马拉松赛事,虽然它并非马拉松首次进入中国——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时,马拉松即被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它是中国第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田径赛事。
不过,在全运会比赛和北京马拉松比赛举办后的头17年里,参赛者均为职业选手,这项运动离普通人还太远。对于马拉松,赵全明一直都心存敬畏,“觉得这个比赛太遥远了,自己始终是一个观众。”
1998年,情况有了改变。为了扩大影响力,这一年的北京马拉松开始从职业竞赛向大众体育活动转变。它允许业余选手报名,并为此分别设置了男子和女子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和小马拉松等项目。这意味着,业余爱好者可以跟专业运动员一起比赛,马拉松也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内对业余选手包容性最强的竞技项目。
第二年,赵全明从体制内单位辞职,并且报名参加了北京马拉松,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挑战”。他托朋友从北京青年报上剪下报名表寄给他,填写后寄回北京。他身边没有同样爱跑步的朋友,只好独自从老家内蒙古来到北京。
到北京后,组委会给了每个人一份比赛秩序册,他注意到,报名人数是1000多人。比起1981年第一届北京马拉松,这个数字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第一次参加“北马”的职业选手只有不到200人。
为了看一眼他内蒙古的老乡、职业选手胡刚军(第一个取得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冠军的中国运动员),他找到胡的酒店跟他聊了几句,偶然遇到了两个同样来“追星”的湖南跑友。比赛开始后,赵全明一开始手忙脚乱、跑得很快,后来跑不动了,渐渐觉得周围的选手多了起来、并超过自己,“跑得很崩溃,”他回忆。这几乎是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练跑步的人。
跑步渐热
从2002年开始,赵全明每年都参加北京马拉松,同时开始参加其他城市的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之后,大连、上海、厦门等中国城市也相继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知名度也在逐步扩大。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也许显露了马拉松赛事与草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2002年底,一个网名为“马达”的普通网友给厦门“两会”热线电子邮箱发了一封邮件,建议考虑举办国际性的环岛马拉松赛事,竟然意外地引发了媒体和政府的重视。“马达”真名陈秉忠,是一个体育迷,他是在1999年跟一个北京网友聊北京马拉松赛时忽然萌生了让厦门举办马拉松赛的想法。由于他的电子邮件,厦门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只用了67天的筹备时间便鸣枪开跑。
在马拉松赛事增多的背后,跑步爱好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赵全明开始对马拉松赛事参赛者以及城市里跑步者的数量增长有了更为直观的感觉。2004年,他发现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明显多了起来,但主力是大学生——四年前,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套办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2006年,他来到南京工作,常常去玄武湖公园跑步,遇到了很多跑步爱好者,其中竟然有一些跑了几十年、常常参加职工运动会马拉松项目的“老手”。
“那时候才发现,大城市在跑步方面很早就有参与者,”赵全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季节好时,玄武湖的跑步者能达到四五十名,差的时候也有十几二十人。
即便如此,根据那几年间的官方表态,全国跑步人口和能参加马拉松的爱好者数量仍不乐观。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曾在首届中国国际马拉松赛高峰论坛论坛中表示,虽然马拉松运动有所发展,但普及程度仍然比较低,主要来自中东部地区,分布在北京、上海、大连、厦门和香港、澳门等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方。群众的马拉松运动水平也整体偏低,能够跑完全程的选手只占参赛选手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不过跑步对经济、环境、场地、时间和身体素质的要求极低,几乎是最容易普及的运动项目。一些跑步爱好者感受到了跑步特有的社交魅力,还有的人发现,自己在常跑的地方总能碰到熟面孔。几次以后,大家擦身而过,竟然会互相微笑点头打招呼,似乎正在破解中国社会陌生人之间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很多跑步者开始把自己的跑步经历和体会写在论坛或博客上,对很多网友造成影响。
“2008年我跑步之前,会去天涯论坛看‘极地跑者的日记,”来自南宁的跑步爱好者“河马”(网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个描述自己在全球跑39个马拉松经历的帖子在天涯一度受到追捧。
但直到几个专业的跑步网站火起来之前,跑者爱好者们在网上还都是“各自为战”。2008年,专业的跑步网站“跑步圣经网”注册,很快成为国内会员数最多的跑步门户网站之一。比较大的论坛还包括跑族、跑吧等等,跑友们不仅开始有了自己的网络圈子,并且更容易查到一些跑步技术方面的资料。
“我1993年到2002年之前都是一个人跑,没有约过别人跑步,而现在约人的情况多了些,团体跑步的现象是比较明显,” 赵全明经常上水木清华的跑步论坛,“这与网络交流工具的发展很有关系。”
一些媒体敏锐地看到了跑友日益增长的需求。2012年10月,体坛传媒集团创办了中国第一本跑步杂志,它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跑步杂志《Runner's World》的中文版。而另一方面,近两年来,《户外探险》杂志上马拉松内容出现的频率比其他很多极限运动都高。
当跑步成为都市景观
27岁的广州人江仲文现在拥有4000多个微博粉丝。他微博的最主要内容是跑步,这是吸引粉丝关注的重要原因。
“微信与微博都有关于我跑步的记录。很多都比较励志的,” 江仲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举了一个例子:一条微博里,他描述自己顶着30多度的高温,花2小时跑完了广州大学城外圈,“跑步不是为了击败对手,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一种人生的挑战,只要咬紧牙关,真的没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江仲文念书时“除了乒乓球打得比较好,其他体育项目一塌糊涂”。2009年,为了避免“回家后还坐在电脑前”,他偶然被朋友带去了一个夜跑俱乐部。本来只想试一试,但跑了一段时间就上瘾了。渐渐地,俱乐部里的5公里夜跑对他来说只能算是热身,他干脆跟几个朋友一起去跑白云山,平时夜跑20多公里,周末甚至能跑到44公里。
除了微博、微信,他还有七八个关于跑步的QQ群,平时会很热心地介绍朋友一起跑步,并替他们解答一些运动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社交网络兴起后——先是开心网、人人网,然后是微博、微信——跑步运动的传播速度成倍增长,迎来了人数增长的小爆发。为了配合跑步者随时发表状态的需要,一些让跑者轻易获取运动数据的小装备开始出现,它们能计量速度、创造的动量、消耗的卡路里等。最早它们被放在跑鞋的芯片里,后来是腕带。现在,手机里的一些软件也有这样的功能,跟GPS相连。跑者们可以通过它们在微博上分享跑步数据,也为枯燥的跑步活动提供激励。
2010年底到2011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开始尝试跑步,并断断续续地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跑步成果。他的粉丝过千万,影响面迅速扩大。而前央视主持人、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等一些名人也开始在微博上“秀跑步”。
很多运动品牌开始大力推广跑步文化。譬如,NIKE在很多城市针对白天没时间跑步的都市白领人群开展“夜跑俱乐部”。2009年,上海等城市出现的“夜跑族”一度被媒体规模性报道。
23岁的成都网友5tan就是从微博开始了解夜跑项目并开始跑步的。此前两年,他一直在玩“死飞”(以花式为主的自行车运动),一直追求运动方式的时尚性。2011年,他通过微博和一些杂志了解到,台湾、香港、上海和广州都有很酷的夜跑团队或夜跑俱乐部,于是决定自己在成都组织一个。
7月,他开始在微博上发起组织夜跑活动,每周跑三天,路线则经常更换,“想给大家带来新鲜感,跑不同的地方才不会枯燥。”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他的小团体基本上固定在十多人,大都是年轻人。“夜跑很时尚,比如衣服上有些反光材料,颜色相对鲜艳,这些对自己也是动力。” 5tan说。
与成都类似,跑步运动正在逐渐往中西部蔓延。2010年到2011年,太原、兰州马拉松赛相继举办,今年10月,云南大理将升格原有的半程马拉松赛,将举办国际性的全程马拉松赛事。
“我们看到的趋势是,中国喜欢运动的人在不断增多,”耐克中国传播总监王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跑步装备一直是NIKE在中国销量最高的运动品类。”2012年,NIKE在北京三里屯开设了一家只出售跑步相关装备的跑步品类体验店,并且让受过专业跑步培训的店员为顾客提供咨询和服务。
然而,相比欧美国家,马拉松运动在中国普及程度并不高。美国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有700多场,日本也有200多场。“东京马拉松30万人报名,按10:1的比例抽签;柏林马拉松的报名需要提前一年,原来是‘先到先得,从明年开始也改成了抽签。”陈晓晖说。
“比起国外,我们的跑步人群也还不够,”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院田径研究室教授詹建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观念上、认识上、条件上,主观客观原因都有。”他的跑龄已有二十余年,几乎每天早晚都要各跑1小时。在他看来,北京体育大学操场上的跑步者多是学生,外来居民并不多。或许有一天,大学和其他专业的跑道上会出现更多的热爱跑步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