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奥会”:中美关系转向“内需”驱动
2013-05-14徐方清
徐方清
终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的元首间的会晤。当地时间6月8日,美国南加州沙漠地带的安纳伯格庄园里绿草如茵,景色如画,伴着不时传来的鸟鸣声,中美两国元首开始了40多分钟的早间散步。散步刚开始不久时,一位媒体记者有些迫不及待地一声大喊:“会谈谈得怎么样?”这也是一声高分贝的提醒,会晤的内容和成果备受关注。
奥巴马头也不回,笑着高声回答,干脆而简练:“好极了。”
“这里是离太平洋很近的地方,大洋彼岸就是中国。” 抵达安纳伯格庄园和奥巴马的首场会晤开始时,习近平在开场白中说。
对于会晤地点选择在加州的安排,今年3月从中国外交部长升任国务委员的杨洁篪在吹风会上指出,此次两国元首在有“美国通往亚洲的门户”之称的加州举行会晤,这本身就释放了中美致力于在亚太对话合作的积极信号。
去年2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访问美国,当时他曾讲过,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今天,我同奥巴马总统在这里举行会晤,主要目的就是为中美关系发展规划蓝图,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时隔一年,已经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依然延续去年的思路,并更进一步,开始将设想转化为规划。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用了三句话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这是一次比计划来得早些的会晤。不论是会晤的时间和地点安排,还是方式选择,都让很多美国人意外,也在美国华人圈引发强烈反响。
按照原定的计划,中美元首将在9月份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上见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星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一方面,今年中美双边关系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网络安全上美国针对中国的疑虑加深,在美国对台军售上也出现了一些传言,这需要双方有更直接的沟通;另一方面,中国新一届政府形成以后,外交很活跃,习近平和李克强与俄罗斯、德国、法国和印度等大国领导人都有了直接接触,而美国虽然已有四位部长级官员来华访问,但峰会级的外交接触是个空缺。
中美元首“庄园会晤”的安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
1972年尼克松开启了“破冰之旅”来到北京,和中国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在曲星的同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看来,这并非因为中美彼此都喜欢对方,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双方面临着“强大对手”前苏联,因此中美在战略上需要相互借重。他在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美关系研讨会”上指出,“在冷战时期,中美是靠外部威胁走到一起的”。如今中美关系的驱动力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外力驱动型向朝着一个内需驱动型转化。
去年,中美间的交往人数约380万,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0人跨越太平洋来往于两国之间。
“8年到10年内,中美彼此很可能互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与会研讨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说。
“经济上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会推进中美日益成为利益共同体,而顾虑到分歧和摩擦带来的后果,这也使得美国社会对于与中国的分歧有了更多的耐心。克里就任国务卿后,他相比希拉里更加务实的外交思路也进一步增加了这种耐心。”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会长薛海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与奥巴马“庄园会晤”前的8天时间里,习近平访问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中国国家主席对拉美三国的访问引起了一些美国媒体的警惕,认为这是中国应对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新方式,这是通过扩大在美国“后院”影响力的“主动出击”,而不再是一味在亚太对美国“被动防御”。但欢迎和支持的声音也不在少数,中国与拉美合作的加深并非只是同美国“角力”,也可以补位美国同该地区合作的缺失,减少他们对美国的抱怨。
不只是在拉美,在整个世界,当前很多重大问题都需要中美的合作,如中美元首在会晤中谈到的朝核、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美国意识到,以一己之力难以解决。
现在中美已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有可能是命运共同体。阮宗泽称,中美需要联起手来,一是克服困难,化解危机,再则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
除了驱动力,美国前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还看到了另外一种变化。这位参与过多次美中首脑峰会安排的美国外交家撰文称,中美建交初期,尼克松和基辛格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方领导人的谈话经常是即兴的,没有准备讲稿,但之后美中首脑峰会往往会经过极其细致的编排,双方领导人基本上就按背熟的内容往下说。
一些如坎贝尔一样的美国资深外交人士还观察到,习近平愿意将即兴发挥和背诵讲话稿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庄园会晤”除了减少繁文缛节,还有利于扩展元首私人沟通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向当年的即兴交流方式回归,可以使交流更深入,增进元首私人间的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