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又来了,有不同吗?
2013-05-14刘丹青
刘丹青
《大破天幕杀机》之邦德老了
“为女王和国家而奋斗,这在英国观众中会激起广泛的自豪感。所有在英国长大的人,都曾经梦想可以成为詹姆斯·邦德。”
伊斯坦布尔。山涧大桥上火车开过,下面是三百尺高的悬崖。火车顶上,对手一把抓过詹姆斯·邦德,挡在自己身前。对面,邦德的同事、军情六处特工伊芙,举着枪陷入两难。
若不开枪,一张军情六处的卧底名单,即将泄露,损失巨大。
军情六处的负责人M决定牺牲邦德。她对伊芙说:开枪。
枪声响起,邦德被自己人击毙。他从20尺高的车厢摔下,划过高空,落入山涧。一个缓慢的长镜头,跟着邦德一路摇到水中。他身体僵硬,没有挣扎,缓慢、无生命地沉入水底。
这是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开场第二十分钟。
半个世纪的英伦绅士
2012年10月23日,007系列之《大破天幕杀机》在英国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首映。作为第23部邦德电影,从1962年起,邦德系列已经走过整整50个年头。42岁的丹尼尔·克雷格第三次扮演詹姆斯·邦德。
这部由萨姆·门德斯执导、米高梅和索尼影视娱乐公司联合出品的动作大片,迄今已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10亿美元的票房,在英国本土更创造了新的电影票房纪录。这部在上海、澳门大量取景的邦德片,将在2013年1月21日进入中国影院。
2008年《大破量子危机》之后,门德斯接手执导007。但因米高梅公司的财务危机,电影搁置了。直到2011年才重新投入拍摄,地点选在英国、中国和土耳其。
这一次,一名前军情六处的特工,偷走了军情六处的一张硬盘。硬盘中有潜伏在全世界恐怖组织内部所有特工的名单。M将佯死的特工邦德召回,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测试,邦德远赴上海,追索案犯。
电影在英国反响极好,被认为是50年来最出色的邦德电影。在影视评论及娱乐方面有较大发言权的美国著名网站“烂番茄”,对278名随机抽样的影评人进行调查,好评率为92%。
叫好而卖座。这个半世纪的英国绅士,在各种动作之间闪回自如,发型不乱。他喝着马提尼酒,一点闷骚,偶尔幽默,有很好的女人缘。但他并不感情用事,严谨得就像规则本身。
英伦风格,是半个世纪以来007不变的主题。从1962年的《诺博士》,到2012年的《天降杀机》,23部邦德片中,绅士派头、英式口音、苏格兰田野、荣誉、女王、国家等元素贯穿始终。
“为女王和国家而奋斗”
对英国导演萨姆·门德斯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本土拍摄。电影里,阴云、大本钟、蜿蜒的泰晤士河、大片苏格兰旷野。“英国风格不是秀出国旗那么简单”,门德斯说,“我想把伦敦拍出一种陌生和距离感,一种危险和胁迫的感觉”。
影片中,M亲自下令开枪击毙邦德,而邦德在得知军情六处陷入危机后,又一次返回军情六处。“你去哪儿了?”M不带表情。“享受死亡”,邦德的回答冷漠而带有讥讽。这并不妨碍邦德继续为M效力。
关于信任、背弃、荣誉、国家。“邦德和M的关系,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关系,他们彼此尊重。”邦德的饰演者丹尼尔·克雷格说。
在英文中,M既是Madam,也是Mother的开头。麦考瑞大学电影研究专家约翰·雅钦卡亚认为,“邦德对M的服从、信任和依赖,带有一种英国式特有的荣誉感、使命感”。“所以当他得知M过去的罪过和无奈时,就像一个孩子得知母亲在自己出生前过的是另一种生活一样,感到刺激和震惊。”
“为女王和国家而奋斗”,这句邦德的座右铭,让他一次又一次出生入死。而影片却从未对他的忠诚加以解释。《大破天幕杀机》中,这种特有的荣誉感,特殊的信任和效忠关系,第一次被深挖。
“二战结束了,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邦德?因为即使在和平年代,善和恶也还是那么微妙地搅合在一起。”制片人芭芭拉说。
“为女王和国家而奋斗,这在英国观众中会激起广泛的自豪感”,英国评论家詹姆斯·辛普森说,“所有在英国长大的人,都曾经梦想可以成为詹姆斯·邦德。他忠诚而克制,富有荣誉感,即使力不从心、枪法不准,仍然能完成任务,漂亮而有风度的。”
成也“绅士”败也“绅士”
和蝙蝠侠、蜘蛛侠不同,邦德身上,始终带有浓厚的英国气息。虽然有趣的是,直到2012年夏天伦敦奥运会之前,这个有着明显好莱坞式故事的电影,让很多人误以为它是部典型的美国间谍片。
“从饮酒方式,到举止、礼仪、典型的英国发型,这一切都说明了邦德的英国身份。他像一个伊顿公学毕业生,具备你能想象的一切英伦教养。”麦考瑞大学电影研究专家约翰·雅钦卡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美国动作片里的英雄,总是显得齐心协力,行动力强。可英式的英雄人物常常只是策略性的角色,像邦德,他会在行动中注入很多思想、计划和风格。”英国影评人詹姆斯·辛普森进一步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思想、计划、风格,这一切在《大破天幕杀机》中被推到极致。邦德回到军机六处,他已经老了,气喘吁吁地完成一项又一项复工测试。他枪法不准,对着靶子,一个接一个射出子弹,恼羞成怒,越走越近,惊讶地看着自己把子弹射到靶子边缘。
他老了,不再是一个无往不胜的代码,衰老让他感到负气和不服。
制片人芭芭拉·布洛克利认为,“邦德是一个古典的英伦英雄。但他不是万能的,相反,他易犯错,不可靠,内心也会失去秩序,感性和冲动让他在各种情况下被捕。”
导演萨姆·门德斯更不同以往地在场面和动作之外,加入了很多情绪、符号和文本。镜头下,这个老了的邦德,脆弱、紧绷,内心杂乱无章,对职业感到迷惑。
卫报评论家赖安·盖尔贝说,这是邦德第一次在自己的角色里完全松弛下来。
“性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但从不会被赤裸裸地描述,”英国影评人詹姆斯·辛普森说,“美国电影中,你会看到大量的爆炸、枪械和女人,可邦德片不会那样,这些元素会被处理得很复杂,形式上也更精密。”
他调侃道,“邦女郎分为两种,一种是和邦德上床后死去的女人,一种是与他上床后幸免于难的女人”,在历任邦德片中,邦德和女人的关系都是冷静和不动声色的。可他也对电影中对邦女郎的处理颇有不满,“在一个黑白不明的世界里,邦德充满了冷静的盘算,但他对女人的态度让人不满,邦德不断同女人发生关系,但这些女人几乎没有讲几句话,就从整个故事中销声匿迹了”。
麦考瑞大学电影研究专家约翰·雅钦卡亚总结说,“邦德太过绅士派头,他不沉溺,不背叛,他的英伦风范中带有一种刻板,邦德被塑造成一个符合人们刻板印象的英国绅士,他谨慎,冷静,严肃。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成就邦德,某种程度上也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