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微酸袅袅有什么了不起
2013-05-14微酸袅袅
作者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eisuanniaoniao
最近才看到一条让我“返老还童”的旧新闻:据《武汉晨报》某期报导,汉阳有个十二岁的小学生写了篇《云上歌声》的言情小说被某杂志发表了,稿费三百。文章中说,谈及创作灵感,小姑娘还淡然一笑:“类似的小说看得多了,想象力也丰富些,有些是模仿网络小说的写法。”
某个热心的姑娘私信给我这篇报道的链接,我用一分钟时间浏览完之后有种被雷劈了一劈的感觉——呜呜,还有点感觉被人羞辱了……
因为报道中提到的发表于某杂志上的《云上歌声》明明是我写的呀,而真实的我已经离开花骨朵儿般的十二岁有些遥远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在微博曝光这个事,顺便@武汉晨报的官微,但点了“发表”的几十秒后,我又把这条微博给删除了。
那篇报道把小姑娘的名字、学校、班级写得清清楚楚,她才十二岁,我怕微博发出去后可能造成的“蝴蝶效应”我无法掌控。想想觉得不妥,所以删除了微博。
这其实不是我第一次被人“冒充”了。
很多年前有个小姑娘加了我的QQ,问我是不是微酸袅袅。我很少和陌生人聊天,那天晚上不知为何竟然回了她一张笑脸。她继续说:“我在贴吧某个帖子里看到你的QQ,但是你不可能是微酸袅袅。”
我问她:“为什么我不可能是微酸袅袅?”
她骄傲地回答我:“因为微酸袅袅是我的好朋友,她今年十四岁。”
我对着电脑屏幕哈哈大笑,可是笑过之后仔细想想,我还真是没办法在那一时三刻里向她证明我的“真身”。
还有个姑娘更有意思,她说她们学校有个同学当了“微酸袅袅”枪手很多年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半夏锦年》就是那个同学写的。
每次遇到这种类似的事我都觉得有趣,觉得自己好像美猴王孙悟空,掉落的头发像带仙气的猴毛,飘散到祖国的各个角落变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分身。
我对这些自称是“微酸袅袅”和“微酸袅袅枪手”的小姑娘充满了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觉得这是她们对我的认可,另一方面又困惑——成为“微酸袅袅”真的那么好吗?
我十六岁开始发表文字,在写了几年后才渐渐习惯熟悉的圈中好友在大街上喊我“袅袅”,然后又写了几年才勉强愿意被身边最亲近的人知道我有个笔名叫“微酸袅袅”,而直到前年年初,我写字的事情被曾经的同事知晓并传播,我才不得不接受可能会有更多生活里的人知道我是微酸袅袅这件事。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想把属于微酸袅袅的这部分在真实生活里藏起来。她代表着纯真、青春、敏感、乐观、正面,她是藏在我心里的独特女孩,代表着温暖的力量,连哭泣都要以微笑结束的。
可是生活里的我未必那么美好,贪吃、懒惰,有体重的烦恼,暴躁的时候会哇哇大吼,伤心的时候哭得披头散发,不开心的时候觉得整个世界都没有了光。
文字里有一个我,生活里有另一个我,生活里的我对文字里的我掏心掏肺的,所以我很害羞,不愿生活里的朋友看属于微酸袅袅的文字。
“十二岁的微酸袅袅”是一个谎言,而除了和我有关的,我还曾听过一些其他有趣的谎言。比如高中时有女生说她爸爸是国民党高官,她来自台湾,家里有座城堡,以前的学校里有个英俊的混血少年追了她很久。当然事实是班里的男生都很讨厌她,后来连女生都没有愿意答理她的了。
再比如有个男生爱吹他在“道”上混得有多好,兄弟关系多铁,可明明大家都觉得他小气又自私。后来他打篮球和外校男生发生冲突,竟找不到好友相挺。
谎言自有迷人之处,但我不知道爱说谎的姑娘和小伙们有没有想过谎言被戳穿的那一天——能承受得住那种难堪吗?可以忍受旁人鄙夷或嘲笑的眼神吗?
当然,说过多遍的谎言也可能幸运的不被戳穿,但即使它被旁人渐渐遗忘,自己永远不会,甚至越长大会越后悔年少时的自己为什么要为了小小的虚荣而编织一个不真实的自己。
其实做微酸袅袅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做独一无二的你自己才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