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堪恋佳人真绝代 叮咛彩笔漫传神

2013-05-14赵启斌

读者欣赏 2013年9期
关键词:肖像画画派手法

赵启斌

曾鲸画派是明代著名肖像画家曾鲸(1564-1647)创立的一个肖像画绘画流派,因曾鲸字波臣,故又称“波臣派”。曾鲸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出现,开辟了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姓名命名的肖像画绘画流派,使中国肖像画在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导的时代,另起新局,缓缓开启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肖像画的新格局。

曾鲸是一个非常幸运的高龄画家,从事肖像画创作达五六十年之久。50岁以后,他的肖像画创作开始进入风格成熟的集大成时期,年近八旬的曾鲸仍能创作出《顾梦游像》《牛首山八十一代祖师像》这样的肖像画作品,在我国历代肖像画家中确实是非常罕见的。经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曾鲸终于将他的肖像画创作推进到一生的高峰。

曾鲸毕生从事肖像画创作,一生主要在杭州、乌镇、宁波、桐乡、余姚、松江、南京一带流连,接触了无数的文士、官绅和平民,晚年寓居南京。

谢彬、刘祥开、郭巩、张远、徐易、张琦、沈纪、沈韶、顾云仍、廖大受、顾企等肖像画家,几乎都是直接在曾鲸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造像名手,成为“曾鲸画派”的第一代嫡传弟子。禹之鼎则是在曾鲸画风开启下持续推进的一代大家,尤其在“行乐图”的绘制方面,推动了曾鲸加入肖像画要素而确立出来的“行乐图”新样式的发展。

在曾鲸弟子张琦、再传弟子杨道真的影响下,“曾鲸画派”的绘画作品不断被带往日本,从而开启了黄檗绘画肖像画创作的专题,对日本画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琦、杨道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也出现了“曾鲸画派”的传人,其中以喜多道矩、喜多元规最为著名,“曾鲸画派”在日本生根,直接推动了日本“曾鲸画派”的绵延发展和创作活动的有序展开。

“曾鲸画派”的肖像画种类多样,既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小照、“大首”,也创作了云身、衣冠像(祖宗像、祖师像)、“行乐图”、“家庆图”,既有历史人物造像题材的创制,也有名人肖像、平民肖像的创制……擅长的肖像画种类繁多。其中曾鲸以擅长文人肖像画的创作和“行乐图”的制作而见称,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文人士大夫具有“行乐图”新样式的肖像画作品;顾见龙则擅长妇女肖像画创作,“纤姿弱质,意秾态远”;沈韶则以“写貌”独步艺林,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徐易善“传写大像”,“尤为艺冠,衣纹身法,大雅不群也”,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曾鲸画派”画家各擅专题,充分体现了“曾鲸画派”高度驾驭肖像画题材、肖像画主题的能力。

在“曾鲸画派”肖像画创作的绘画题材中,当以历史人物肖像、文人士大夫肖像和“行乐图”三种绘画题材最富特色,集中反映了“曾鲸画派”的肖像画创作水平。

“曾鲸画派”为历史人物造像的肖像画作品主要有曾鲸的《苏轼采芝图》《牛首山八十一代祖师像》,徐璋的《胜朝松江邦彦画像》等。尤其是徐璋穷其一生心力创作的《胜朝松江邦彦画像》,将松江云间270年间地方往哲110人全部纳入画面,规模宏大,引起了后世鉴赏家的高度注意:“嘉亭徐璋,字瑶圃,模写云间往哲像,始于大学士全公思诚,终于陈黄门子龙,共一百一十人。盖胜国二百七十年中,忠孝廉节文章理学之士,悉登于册。”(清冯金伯《国朝画识》)

“行乐图”这一种类的肖像画在清代比较受欢迎。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而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他认为写照是古代为“古贤烈女”造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则变成了人人都可以留貌存影的一种绘画样式了,“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袁枚对这一状况虽然有所不满,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看出这一时期“行乐图”肖像画创作的兴盛,甚至直接影响了曾鲸及其传人在这一绘画领域的创作。

我国宋元以来的肖像画创作主要采用白描或白描淡彩的手法进行绘制,即先以浓淡墨勾画五官,而后以粉彩渲染定型。在这一基础上,明代肖像画绘制技法有了新的发展,尤其在南方画工群中逐渐形成了“江南画法”,注重脸部的色彩晕染效果,从而创作出具有新典型面貌的肖像画作品。曾鲸非常熟悉这一肖像画创作手法的运用,用这一手法创作了不少肖像画作品。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述:“写实有二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后敷彩,以取气色之老少,其精神早传于墨骨之中矣。此闽中曾波臣之学也。一略用淡墨,勾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画家之传法。而曾氏善矣。余曾见波臣写项子京水墨小照,神气与设色者同,以是知墨骨之足重也。”

张庚认为肖像画创作在当时已经产生两种创作手法,这两种画法,曾鲸都非常擅长,墨骨法更是曾鲸的独创。曾鲸同其他江南画工一样娴熟的“江南法”肖像画创作手法,属于重彩画法,以重彩晕染为主,步骤严谨,技法完备,虽然不一定符合文人画的审美标准,但在写实性上显然有相当的功效,被曾鲸的继承者传承下来。

在继承“江南法”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曾鲸不断加重墨法、笔法的运用,注重墨线的勾勒,注重外在清晰工整轮廓线的勾画,在保留墨骨、笔法的基础上进行敷彩,以表现出绘画创作对象微妙真实的面部特征,从而创造出了新的肖像画创作手法:“墨骨法”。曾鲸的“墨骨法”在造型上摒弃了传统肖像画运用相学来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和结构特征的方法,而是以客观人物的形象、结构特征为基础进行概括、提炼人物形象的肖像画造型方法。曾鲸的“墨骨法”是对传统技法中墨骨、淡墨晕染手法的发展,注重笔墨和用色的综合。

“曾鲸画派”的肖像画在构图上也颇富特色,非常注重画面留白,尤其在“行乐图”的创制中非常明显,从曾鲸开始,直至禹之鼎,都没有中断这一特有的构图样式,这是“曾鲸画派”在肖像画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又一鲜明的新艺术特色。

曾鲸非常关注肖像画的艺术性、精神性表现,不把肖像画看作单纯的写实留存影像的绘画制作,而是“影画合璧”,将山水画、花鸟画因素与肖像画结合起来,将其糅入肖像画创作之中,这就把肖像画从民间画工的工匠画行列提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所以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高度认同:“近日如曾鲸、谢彬辈,以此擅名……近有鸿胪序班禹之鼎,名重辇下,曾为余作《放鹇》《荷锄》《雪溪》《诗思》数图。”(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记》)

曾鲸及“曾鲸画派”不仅承继了传统肖像画表达文人士大夫高雅情致的传统,在画面中有着文人士大夫高雅情调的呈现和精神情感的寄托,而且将绘画创作的对象开始向文人士大夫阶层、平民阶层倾斜,使肖像画的创作对象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将帝王、贵戚“行乐图”样式向平民士夫阶层、市民阶层“行乐图”样式转化,也是“曾鲸画派”肖像画最富有特色的地方,这一肖像图新样式既具有肖像画的因素,也具有文人画的审美观念和精神特质,尤其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亲切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真切感受,亦为肖像画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气。

“曾鲸画派”在继承、变革传统肖像画的基础上走出了新的道路。它是在继承传统肖像画创作手法、“江南法”肖像画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创立出“墨骨法”来进行肖像画创作的,将民间肖像画精湛娴熟的创作手法加以提炼概括和改良,并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某些要素,进行肖像画创作技法的变革和沿承,终于确立出了既重墨骨又重体积结构晕染的绘画技法,成功地推进了中国肖像画的变革,从而使明末清初以来的肖像画创作出现了新的变化。

猜你喜欢

肖像画画派手法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拟人手法真多情
肖像画
糟糕的肖像画
肖像画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立体画派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画派怎能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