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上木屋去飞行

2013-05-14陈璇

读者·校园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细绳卡森马歇尔

陈璇

这看上去只能是童话世界里的场景:五彩斑斓的气球像礼花一样在半空中散开,它们拽着一座老木屋冲上云霄。在路人惊叹的目光里,木屋穿过高楼大厦,甩开钢筋水泥筑成的乏味城市,飞向传说中的南美洲的“仙境瀑布”。

是否只有拜迪士尼动画片《飞屋环球记》所赐,人类才能看到这神奇的一幕?会不会有一天,屋子不只在电影里飞来飞去,而是飞出大屏幕,在现实世界中与我们迎面相遇?

总有人热衷于让童话变成现实。年轻的美国机电工程师文恩·马歇尔和他的朋友卡森以及戈奇,打算在两周时间里,用氢气球把一座木屋送上天。

他们要挑战的是被其视为毕生最艰巨的工程学任务,就连马歇尔自己也觉得“听起来像一派胡言”。这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前不久,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把他们的“鲁莽”之举收进一部名为《世上无难事·飞屋》的纪录片里。

在幻想成功之前,还是先来算一道数学题吧。如果不考虑气球和串起它们的细绳的重量,光吊起45吨的屋子就需要520万个直径28厘米的气球,而且要用将近40万公里长的细绳才能把这些气球绑在屋子上。520万个气球形成的巨柱会有“50层楼那么高”,而40万公里则相当于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往返1500次左右的距离。马歇尔抱怨道:“这真是多得离谱了。”

坏消息接踵而至,11个气球才能抵消76米长细绳的重量。“气球越多,需要的绳子越多。绳子越多,就需要更多的气球,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气球,连宇宙也会灭绝。”马歇尔就像被戳破的气球,泄气了。

很快,他们又给自己打气。马歇尔决定放弃“依葫芦画瓢”。现实的方案是,用更大的气球来拽动更轻的木屋。这也是木屋飞天,谁说不是呢?

他们找来一个直径1.5米的大气球。它能轻易完成52个气球的任务,而且“消耗的绳子少得多,氢气的使用也更有效率”。

第一天过去了,气球已不是问题,但木屋还只是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中。他们拥有装在300个氢气筒里的2.2万多立方米氢气。除去气球和绳子要消耗的氢气,留给木屋的重量不能超过1.9吨。

他们并不打算建一座小木屋。屋子骨架用轻质铝,墙筋用手指使劲儿一弹就会对折,覆盖屋顶和墙壁的三合板可以用刀子裁切,而且用大拇指就能将其戳破。这些木屋的无法承受之轻,都是为了飞行。

同他们相比,愿意搭上这座木屋去飞行的人更加疯狂。乔纳森·崔普和特洛伊·布莱德利是两个有着丰富气球飞行经验的人,打算把自己的性命交给这3个毛头小伙子。

12天后,一行人驱车去沙漠,等待飞行。一路上,卡森都在心里打鼓,因为这场史无前例的飞行潜藏着很多危险:装备如果出现故障,气球就会泄气,木屋底座也可能出问题。

为了赢得最低风速,他们把飞行时间定在第二天早上6点。只剩下18个小时了,马歇尔和朋友们忙着搭建木屋,40个义工加入进来给气球充气。

在最后的几个小时里,他们也没有给人留下可靠的印象。他们竟然把屋顶装错方向,屋子里的烟囱在风中摇摆,一直到最后还是歪的。但是,那也只能凑合了。

等待同木屋上天的飞行员们打算用生命来完成这场旅行。“飞行员的词典里没有‘害怕一词。”崔普说,“可是,这次我真的感到害怕。”

凌晨6点,最佳的起飞时间已经过了,屋子还是稳如泰山。他们只好再往木屋上绑更多的气球,并减少压舱物。

终于,就像电影里的那一幕,绑着气球的木屋离开地面,冲向如同蓝色绸缎一样的天空。它掠过沙漠,越过平原,经过狭窄的河流,自由飞行。

地上的人像孩子一样跳起来。卡森发出一连串让人听后汗毛都要竖起来的笑声。为了迎接这个伟大的时刻,马歇尔脱掉工装衫,穿上黑色礼服和白衬衫,还扎上黑领结。

在离地面3000多米的高空飞行了一个小时后,崔普放走一串又一串气球。最后,木屋落在一块只长有荒草的平地上。

如此看来,在《飞屋环球记》中,主人公坐在装满爱意的木屋里完成了神奇之旅;而在现实世界中,马歇尔和他的朋友们则是拿智慧和性命做筹码,奔赴了一场不可预料的冒险。

猜你喜欢

细绳卡森马歇尔
绕着绕着,飞了
冰块里的鱼
从“一题多变”谈解题能力的培养
马歇尔拒当元帅
善良是路标
善良是路标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
用废长统袜做竹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