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小学生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北川县、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
2013-05-14徐佩佩费振新
徐佩佩,费振新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农村留守小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生活的6-12周岁的小学生,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古语曰,少小知老。在人之初的小学阶段,不仅是长身体、学知识和感知世界的最旺盛时期,更是开始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启蒙时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根据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人,其中小学学龄段的留守儿童最多,占总数的34.85%。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处在特殊年龄阶段的部分留守小学生的生活、教育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的调查中,还没有专门关于农村留守小学生的研究。
一、两地农村留守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川省北川县、江苏苏北地区(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2周岁的农村留守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调查。为了掌握真实情况,调查采取由调查员逐题讲解,现场匿名填写,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其中苏北地区发放800份,回收760份,有效问卷674份;北川县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4份,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85.9%。调查发现,无论是北川还是苏北,对于留守小学生来说,“留守”是目前别无选择和最无奈的生存方式,这样生存方式让他们缺失了很多,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一些不可弥补的缺憾。
(一)亲情缺“慰”,心理缺“导”
6-12周岁的留守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父母充满依恋。而农村留守小学生与外出的父母长期分开,聚少离多,见面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的呵护与抚慰,这种关爱缺失的状况很容易导致他们面临着以下四大领域的困难:
1.心理发展领域
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可塑性,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1],特别需要来自父母等外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矫正。调查显示,只有26.8%的外出父母会每天和孩子联系,有52.3%的外出父母一周至一个月才联系孩子一次,甚至有3.1%的外出父母基本不和孩子联系(如表1)。由于亲情的缺失,缺少课堂以外的贴身指导,留守小学生不得不过早地走上自我照顾、自我管理、独立成长之路,不少留守小学生出现情感孤寂、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人生观出现转变或偏移、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等心理问题。
2.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可以说是家长和老师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调查中发现部分留守小学生学习热情低,兴趣不浓厚,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调查中,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在“我的愿望”一栏中写道“我像(想)要一步(部)平(苹)果手机”,一句话一共九个字,写错了三个字,可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习惯,学习基础较差。同时我们还发现,留守小学生在学习上呈现两种极端,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而在成绩好的这部分学生中,他们大多依靠“时间加汗水”的模式,这部分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眼中属于懂事的孩子,但是他们在学习方法上考虑的较少。
表1
3.社会发展领域
留守小学生与同辈交往规范性、约束性不足,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对他们的照顾不够,部分留守儿童放学后会进入网吧、游戏厅、歌厅等场所,接触到沾染社会不良风气的同辈,使他们的行为、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盐城市某乡镇调查时,一位老奶奶告诉调查者,她的孙子今年六年级,整天和社会闲杂人员厮混,不想读书,甚至学会了吸烟。
4.亲子关系领域
调查显示,26.8%的外出父母每天和留守小学生联系(如表一),亲子关系不紧密,留守孩子和父母原先建立的亲子之间的情感依恋关系,随着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会越来越淡薄,“一种原来很安全的情感依恋关系可能转变为不安全的、焦虑性的、回避性的、抵抗性的情感依恋关系”[2]。导致很多留守小学生(尤其是小学后期)和父母之间产生冲突。在访谈中,一位六年级学生小美说:“爸爸妈妈每年过年的时候会回来,我既高兴又害怕,我不敢和他们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尤其是爸爸,我害怕他,他们每次要亲我我都会觉得很难受……”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母爱,他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每次回家和自己都不是很亲,甚至感到害怕、恐惧,这些心理障碍往往缺少有效地疏导。
(二)学校缺“育”,监管缺“严”
对于农村留守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需要学校教育给予他们更过的关爱和教育,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在关爱教育留守学生方面存在以下的困难与问题:
1.学校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难以监管
据了解,苏北地区农村小学投入严重不足,硬件设施非常滞后,师资力量十分缺乏,托幼机构、寄宿学校也是非常少的,无法满足留守小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且在正常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小学生进行特别的督管。
2.学校将留守小学生公开化、标签化
调查显示,只有25.9%的农村小学有相关关爱留守小学生的措施,其中大多都是在全校师生面前对留守小学生进行公开捐赠,其实这样的行为是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是没有考虑到留守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倾斜的关爱会给留守小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二是会让那些非留守小学生感觉不公平,不利于同学间的正常交往。调查显示,54.8%的留守小学生所在学校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如表2)。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不紧密
留守小学生面临着这么多且复杂的困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形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但留守儿童往往在家庭教育方面处于弱势。调查显示,13.8%的留守小学生的监护人从没上过学,44.0%的监护人只有小学文化(如表一),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对留守小学生的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而此时就需要学校和监护人之间要加强联系,为他们提供指导。而只有3.5%的学生所在学校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每个学期开一次的占37.2%,每个学期开两次的占16.6%,每学年开一次的占10.4%,且有54.6%的教师从不进行家访(如表二),这样就达不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的合作的效果,也就不能为留守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表2
(三)生活缺“助”,安全缺“护”
1.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留守小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北留守小学生的体型普遍偏瘦、身高普遍偏矮。有些留守小学生的家庭生活艰难,甚至有时温饱都不能保证,有些寄宿的留守小学生常以方便面和零食为主,饮食营养根本得不到保障。有的困难的留守小学生家中还出现了“逆向”照顾现象,幼小的留守小学生反而要照顾年老体弱的长辈,甚至是下田干农活,承担着超出其能力的繁重劳动。
2.隐患无处不在,安全得不到保障
农村留守小学生由于家庭方面的监管不力,监护人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的能力,而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留守小学生伤人和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如在访谈过程中,一位老奶奶告诉我们,去年夏天她去农田里干活,她的小孙子和小伙伴们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农村留守小学生亲情缺失,日常生活缺乏照顾,人身安全缺少保护,在心理、行为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切实地解决,必然会影响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一个群体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少年强,则中国强!1000多万的留守小学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关乎我们的未来!留守小学生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留守小学生关爱机制构建
农村留守小学生在心理情感方面、人身安全方面、人格品质方面、行为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家庭教育已经缺位,而学校则是他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要想解决农村留守小学生问题,需要构建“学校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机制和“1+3”培养模式,为留守儿童们创造享受教育与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学校为主体,从关爱入手,构建“1+3”培养模式
亲情,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替代的,一个孩子因为缺少亲情的温暖而对未来、对人生感到失望、渺茫时,也就不会专注于认真学习,教育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做的首要工作不是设法给留守小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从关爱入手,帮助孩子们跨越亲情这道鸿沟。因此,学校应以“个性化本位”为原则,建立“1+3”培养模式(“1”“是指“心理情感教育”,“3”是指“身体健康和安全教育、人格品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使留守小学生教育常态化,让留守小学生们感受到父母一直在关心自己,感受到父母、学校、老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没人要的野孩子,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善意和温暖。具体来讲,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理情感教育,逾越亲情“鸿沟”
留守小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感孤寂问题,针对留守小学心理情感问题,采用多种方式温暖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点滴之间感受到远方父母的爱,身边老师、同学的爱,社会的爱。
具体有:建立留守小学生档案,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和监护人变化情况以其本人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身体状况等逐一进行登记并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针对为每位留守小学生不同的状况,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营造“打工光荣”的氛围和环境,避免非留守小学生对留守小学生的歧视。可以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张贴“打工很光荣,留守亦幸福”的标语;通过校园的广播,播读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给孩子寄来的信;召开“留守亦幸福”班队活动,在活动中让留守小学生们觉得父母外出务工是一件光荣的事,让他们感觉到自豪,幸福。
建立关爱探望基金,对回来看望留守小学生的父母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留守小学生的父母大多因为经济的原因才不能经常回来看望孩子,如果能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补偿,就能很好的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可以通过政府财政出资、公司企业以及爱心公益组织的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关爱探望基金,设有专门人员管理、监督,并制定一定的补偿标准和级别。如,在省外务工的父母回来看望一次孩子,补偿多少相应的费用,省内务工的父母探望孩子补偿多少费用等。
视频、电话、书信,让留守小学生与父母不再“咫尺天涯”。设立亲情聊天室,与家长进行视频聊天,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开通亲情电话、分班级安排学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通话,确保每个孩子每个月与远方的父母通话两次以上;每月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每十名留守小学生安排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可由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科学老师、思想品德老师、卫生所医生等兼任。针对学生的心理情感问题开展个性化地咨询辅导,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设立“知心姐姐”信箱,给孩子提供一个向老师倾吐心声的渠道。
2.身体健康和安全教育,锻炼健康体魄
通过对留守小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膳食营养,同时加强体质训练和安全教育。
例如,开展“营养午餐”计划,给孩子们改善伙食,每天保证一顿肉、一个鸡蛋、谷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开发情景剧,编写一些反映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些情景剧,“和奶奶一起下田”、“星期天,赶场子了哦”、“下河游泳”等,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来展示和还原留守儿童的生活,当自己的生活被搬到台上演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很感兴趣并且会积极参与的,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习惯,掌握日常生活中避险方法。
3.人格品质教育,培养坚强意志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使他们成为顶天立地的一代。
例如,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拔河、篮球、书画等比赛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组建少儿合唱团、舞蹈队等课外活动小组,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每周开展一次情景模拟活动,如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主题,设计“你追我赶,同舟共济”等活动,让孩子们更加团结,友爱互助,更加热爱集体。
4.行为养成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很大,由于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学校通过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寓教育于日常生活学习中,让孩子们从小养成有礼貌、守纪律、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的行为习惯。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内务整理等方面的训练,被子、毛巾、牙杯等各类生活用品干净整洁、摆放有序;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卫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的状况,组织老师、学生自己编写《小学生日常卫生行为规范》;组建“红领巾督检”队伍,检查宿舍、教室等场所以及留守小学生个人的卫生状况;在学校餐厅、寝室、厕所等醒目位置,张贴行为卫生习惯标语,营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强化政策保障和政府主导责任,充分发挥财政支撑作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小学这一特殊群体,要将农村留守小学生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中,构建更加有利于农村留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留守小学生的第二家庭,在财政上要加大对教育的专项支出,解决农村留守小学生生活、学习、医疗等硬件设施,加快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几年的投入,逐步实现留守小学生寄宿制度,使学校和老师能够填补留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实施“营养午餐”计划。在政策上要全力支持学校的留守小学生工作,并将其纳入为对学校考核的标准中。
(三)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关爱运作机制
要充分调动与整合社会资源,诸如社区、妇联、工会、行政村和基层政法单位等部门,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志愿者作用,共建行之有效的社会关爱运作机制。如:建立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加强活动场所阵地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模范留守儿童及家长典型,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爱心企业可以对留守小学生众多的学校给予资金支持,也可组织留守小学生赴企业参观,增长见识,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公益组织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开展夏令营活动等,在丰富的活动中,让留守孩子感受温暖、感受阳光;高校可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如“一元,让留守孩子与父母距离更近”,发动学生每人捐一元钱,募集资金在小学建立亲情电话室,甚至是亲情视频聊天室,让留守孩子和父母距离更近。师范类院校还可以定期去农村小学支教,和留守学生亲密接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
[1]李红.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卢利亚.关注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3]谭中长.留守儿童教育石柱模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赵俊超.中国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