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
2013-05-12金荣学
金荣学,张 楠,张 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武汉430074)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解释经济增长及各地之间发展的差距,找出其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内在机制,是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以索洛(Robert M.Solow)和斯旺(Trevor W.Swa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经济趋同现象不仅存在于贫富不同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以2011年1月刚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原经济区(见图1)为例,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西、河北、安徽、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范围覆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邯郸、聊城、菏泽、长治、晋城、运城、淮北、亳州、宿州、阜阳等28个城市,经济区总面积为28.65km2。[2]中原经济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
但是中原经济区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人均GDP远落后于其他省市。以作为河南省经济重要增长极的郑州为例,近些年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即使与中西部的武汉、长沙、西安、重庆等城市相比,在科技、文化、市区的经济竞争力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由于经济区内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导致一些优势资源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致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为艰难,从而使整个中原经济区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也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中原经济区内各地经济差异同样较大,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行计算,以28个城市人均GDP对比为例,人均GDP最高的市和最低的市的差值从1996年的6 319元上升到2010年的40 962元。区域经济差异过分拉大且长期存在势必影响区域经济效率,既阻碍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起飞。
1 文献综述
图1 中原经济区组成城市图
围绕经济增长的趋同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国外的实证研究包括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发达国家各区域间具有较为相似的经济发展环境,因而研究结果大多表明其存在区域性的经济增长趋同。[3]Mankiw、Romer和Weil[4]对 98 个国家选取了 1960—1985 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随后作者对人口增长率和国民储蓄率进行了调整后发现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存在着趋同倾向。Barro和Martin[5]对美国、日本及西欧地区等国家人均收入的趋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和β趋同,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且各国的趋同速度约为2%。Quah[6]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区域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σ趋同和β趋同,还存在着成群、成块的现象,他首次提出了“俱乐部趋同”这一概念。Cermeno[7]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对 16个OECD成员国、美国各州等不同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证检验了俱乐部趋同的存在。
我国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始于1996年,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数据的获得以及样本期的选择等不同,导致有关我国经济增长趋同特性的结论还不统一。[8]研究主要有:高翔[9]在对1978—2002年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全国人均GDP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在改革以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存在普遍的趋同现象,而是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个趋同俱乐部。吴玉鸣[10]在巴罗与萨拉—伊—马丁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β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张伟丽、覃成林、邓冬林[11]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到全国345个地区,结果发现,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而西部以及全国的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赵长林[12]对黄河流域九省区1985—2005年产出收敛性和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具有一定发散趋势,在加入四个控制变量(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之后,模型呈现条件收敛趋势,收敛速度达到了15.5%。
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空间尺度多数集中在省域单元或者更大级别的单元范围,选择市县为单位的研究相对较少。以省级以上为研究的基本单元,虽然可以使样本的选择简单易行,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我国的省域面积过大,这可能掩盖其内部的差异性,也可能人为地割裂行政交界地带形成的具有相似性的区域经济体,从而使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的方法,检验1996—2010年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σ趋同[13]、绝对β趋同[13]和条件 β趋同[14],以期为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有较强代表性的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σ趋同和β趋同分析中所涉及的数据,即GDP、人均 GDP、人口总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从业人口、地方财政支出等原始数据来源于1997—2011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7—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
其中,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将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中巩义等10个新设“省管县”的相关数据并入行政区划隶属的地级市内;1999年前宿州、亳州未成为地级市,其相关数据经其县算出。由于地方财政预算外支出的数据可获得性不强,本文所涉及的地方财政支出为预算内支出。同时,为了消除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干扰,保证各年度、各区域之间数据样本在时序上的可比性,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修正。文中的GDP和人均GDP均为实际(人均)GDP,即对名义(人均)GDP进行了物价指数修正,统一以1978年为基期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
2.2 σ趋同检验(σconvergence)
σ趋同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σ表示地区人均收入的离散程度即地区差距。为了消除人均GDP这一时间序列的不稳定性,一般将实际人均GDP取自然对数。σ趋同检验公式参照 Barro[13]的研究文献,如方程(1)所示:
其中,yit是第i个地区在t时期内的实际人均GDP,σt是n个地区间实际人均GDP自然对数的标准差。若在年份t+1满足:σt+1<σt,即随着时间的推移,σ逐渐变小,地区间经济增长水平在考察期T内存在σ趋同;若在年份t+1满足:σt+1>σt,即随着时间的推移,σ逐渐变大,地区间经济增长水平在考察期T内不存在σ趋同,表现为差异逐渐扩大的趋势。
2.3 绝对β趋同检验(absoluteβconvergence)
β趋同是指不同区域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其经济初始发展水平的负相关,β表示趋同速度。假定区域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条件的差异,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β趋同常用Barro型截面回归模型:[13]
2.4 条件β趋同检验(conditionalβconvergence)
在实际中,由于不同地区间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政府消费等因素存在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初始稳态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研究者将这些影响因素加入到经典模型中作为解释变量,进一步研究具有不同经济稳态的地区在受到这些解释变量影响的情况下的经济趋同现象。其模型一般是在绝对β趋同的检验模型上进行了扩充。[15]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梳理,本文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选取上进行了拓展,选择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人口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等对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若β<0,则说明地区间存在条件β趋同,反之,存在条件β趋异。
yit表示市域i的初始人均GDP。因为本文研究的间隔时期为一年,所以本文所指初始人均GDP为t年的人均GDP。
LOIit表示市域i在t年的工业化水平,本文用当年工业增加值占实际GDP比重来反映。预期市域工业化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LABit表示市域i在t年的劳动力投入情况。由于资料有限,本文用当年城镇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反映劳动力的投入状况。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增长。
INVit表示市域i在t年的投资状况,用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实际GDP的比重来反映。根据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造成的结果是,预期投资比重越大,越能推动经济增长。
PFEit表示市域i在t年的政府财政支出占实际GDP比重。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财政支出中很大部分用于政府投资,预期该指标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
PRGit表示市域i的t年比t-1年的人口增长率。根据古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预期该指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3 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检验
3.1 中原经济区σ趋同的检验
通过测算各种指标,本文以1996—2010年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人均GDP值对数为数据样本,采用标准差来直观度量区域经济的σ趋同性。各年的标准差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人均GDP对数标准差表
图2 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人均GDP对数标准差
由图2可以直观看出,人均GDP对数标准差总体上表现出非线性的上升趋势,经济增长的趋同和趋异交替发生。由表1数据可知,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人均GDP对数标准差σ由1996年的0.383 291上升为2010 年的0.438 712,在整个考察期内总体上不存在σ趋同。其中,标准差最低值出现在1999年,为0.359 766。1996—1999年有一次明显的σ趋同,人均GDP对数标准差缩小了0.023 53。2000—2004年标准差持续上升,最后在2004年达到了“峰值”,为0.484 177,该考察期内存在显著的σ趋异,人均GDP对数标准差增加了0.089 467;2005—2010年又出现了两次短暂的σ趋同,分别为2005—2007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σ减小了0.003 44,2008—2010年人均 GDP对数标准差σ减小了0.038 38。总体而言,在1996—2010年中原经济区σ趋同表现为趋同—趋异—趋同—趋异—趋同的态势。
3.2 中原经济区绝对β趋同检验
根据σ趋同的结果,将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1996—2010年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96—1999年、2000—2005年、2006—2010年。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1996—2010年及三个阶段的绝对β趋同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人均GDP绝对β趋同的回归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1996—2010年拟合度为0.065 706,方程的拟合度很小,表明其线性趋势较弱,即1996—2010年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人均GDP不存在绝对β趋同。
将样本划为三个阶段。1996—1999年,P值为零,t检验显著,并且方程拟合度较好,此阶段β系数小于零,那么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在此阶段的人均GDP存在绝对β趋同。2000—2005年,根据P值得知通过了t检验,β系数为0.168 598,表明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人均GDP在2000—2005年间不存在绝对β趋同。在2006—2010年间,P值依旧近似零,t检验显著,此时β系数小于零,说明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在此阶段的人均GDP之间存在绝对β趋同。
3.3 中原经济区条件β趋同检验
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为了更好验证趋同理论,按照式(3)引入其他经济变量,采用混合数据进行回归分析。1996—2010年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共有390个样本。回归检验时,可能某些变量某个年份的值缺失,但并不影响整体结果。对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单位根LLC检验方法和协整Kao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认为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并且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为避免异方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原经济区条件β趋同的回归结果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1)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存在条件β趋同现象。
从表3可知,加入了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人口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等控制变量后,初始人均GDP的回归系数为负,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满足条件β趋同的条件。也就是说,在多个因素作用下,初始经济发展得不好的市域,经济增长反而高,穷市能追赶上富市。
(2)工业化水平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劳动力投入的促进作用比工业化水平大。
劳动力投入的回归系数为正,符合经验预期,回归系数是0.298 006,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劳动力投入越多,参与经济活动机会越多,有力推动经济增长。说明中原经济区提高就业率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投入劳动力带来产出的增加。而目前中原经济区的总从业人员只占总人口的50% ~60%,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就业率很有必要。工业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回归系数为0.114 804。但目前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水平不高,除郑州、洛阳、邯郸外,其余市域的工业化水平都在40%以下。因此,进行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发展,是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3)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阻碍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次之,人口增长最小。
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系数为-0.392 52(通过了1%水平上的t检验),对经济增长有很大负面影响,这与预期相反,说明中原经济区的投资存在很大问题。中原经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GDP的40% ~50%,充分说明了这28个城市投资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一味增加投资并不一定能拉动经济增长,反而会起阻碍作用。中原经济区需转变经济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改变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
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影响,其回归系数为负,有阻碍作用。说明中原经济区的政府财政支出也存在很大问题。政府用于消费性的支出较多,对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较少。并且财政支出的效率也较低,不透明程度大,增加了寻租的可能。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人口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249 41,通过了t检验,符合预期。表明中原经济区人口的增加并没有转化为劳动力,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拉低经济。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基本结论
在1996—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的人均GDP增长总体上不存在σ趋同和绝对β趋同,其经济差距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5—1999年,中原经济区的人均GDP差距近似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另一阶段是2000—2005年,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表现出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趋异;2006—2010年,人均GDP差距又出现了两次短暂的缩小。
在1996—2010年间,通过引入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人口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等控制变量,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经济增长满足条件β趋同。
4.2 政策建议
首先,要切实做好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经济落后地区应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淘汰产业,以迅速提高其工业化水平,加快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应考虑到,一个区域的工业化格局不是在短期内就可轻易改变的,发展工业要受到资源条件等的限制,这就表示落后地区应把重点放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各地应结合本地优势,在这一方向上找寻产业结构调整的出路。
其次,需要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各地政府要把“人才强市”这一策略作为当前最主要的策略,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教投入,为本地区经济腾飞种下后发优势的种子。
最后,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在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的倾斜,使各地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进一步优化区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总之,各地应定位明确,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努力提高经济效率,将地区差距变为追赶的动力,从而实现中原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1] 陶浪平.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73 -76.
[2] 安春华.中原经济区范围界定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2-45.
[3] 李尚文,黄国安.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9(1):20-23.
[4] Mankiw G,Romer D,Weil 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7):123-131.
[5] Sala-I-Martin X.Cross-sectional Regressions and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4,38(3):278-283.
[6] Quah D T.Empirics for Growth and Distribution:Stratification,Polarization and Convergence Club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49 -51.
[7] Cermeno R.Growth Convergence Clubs:Evidence from Markov-Switching Models Using Panel Data[C]//New Economic Papers.Berlin:Springer Group,2002:23 -27.
[8] 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5):40-48.
[9] 高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2005(7):70-71.
[10]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6(12):101-108.
[11]张伟丽,覃成林,邓冬林.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考察[J].统计与决策,2008(17):104-106.
[12]赵长林.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模型研究[J].经济师,2010(3):96-97.
[13] Barro R J,Sala-I-Martin X.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1(2):107-182.
[14] Mratin R,Slow S P.The New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Economic Geography,1998,74(3):143-156.
[15]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4(6):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