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出版人才培训课程模块与培训模式构建

2013-05-11文丨杨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急需数字人才

文丨杨 明 王 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长春 130052)

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已做出明确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力争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据《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1-3]。

有关专家据《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预测,未来我国急需各类从事数字出版人才约600万。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多次强调:“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是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传统出版单位非常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研发的人才,而在新媒体出版及制作单位中,急需适应数字出版要求的编辑人才。

目前国内高校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现有的人才培养数量与规格远远达不到产业发展的需求[4]。根据行业企业急需,结合企业与人才现状,借鉴先进做法,设计了数字出版人才短期培训课程模块,构建了“地方政府主导、出版企业选派、高校(研究院所)支持、个人参与”的“四位一体”培训模式。

1 数字出版人才培训课程模块构建

从现代社会人才成长角度看,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学历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方式;但从快出人才的要求看,短期培训方式是短平快的提高方式,省时省力,见效快。因此,一方面,根据未来数字出版行业发展,仍需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这一任务主要由高等学校完成,以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为主。这种方式通常人才培养需要时间比较长;而针对当前行业企业发展急需,更为重要的快出人才方式是举办不同专题的短期培训班,针对急需岗位人才类型,集中时间地点,针对具体工作知识与技能急需,开展单项的理论学习与技能提高短训班,是比较有效的人才获取方式[5-7]。

针对当前数字出版人才的急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可以采取政府出面组织协调、高校负责授课、企业负责实训方式举办一系列专题培训班的方式快出人才。当前急需培训的数字出版人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数字内容创意与表达、数字出版技术应用、数字内容经营与推广。根据数字出版人才的岗位、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目前可以开设专题培训班项目,其主要的培训方向、培训课程、培训目标、培训时间与方式如表1所示。

2 “四位一体”培训模式构建

明确了人才培训需求与任务要求之后,建立良好有效的培训模式是完成培训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可靠基础。根据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先进做法。本文提出“地方政府主导、出版企业选派、高校(研究院所)支持、个人参与”的“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如图2所示。

2.1 政府主导

针对本市所属出版企业发展规划与人才现状,政府部门可以及时跟踪人才流动与发展需求的趋势,及时发布人才短期与长期供需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提供及时参考,对高校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方向与招生数量等提供有益参考。更为重要的是,为开设各类短期的培训班提供总体的指导方向。

为了及时跟踪国内其他省份发展动向并争取抢占先机,针对未来一段时期,本市数字出版人才的供需情况的研判与预测,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出台针对数字出版短期人才提高的培训计划,由几个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协同做好落实工作。

为切实促进数字出版人才培训工作,政府可设专项人才培训经费,政府只负责一部分经费,可实行三方分担制。比如,市政府负担三分之一,出版企业承担三分之一,个人承担三分之一。这样如果政府每年设专项100万元,且按照一个人2-3周的培训费3000元计算,那么一年可为长春市出版企业培训1000名各类数字出版人才。如果这样三年内培训3000人,可以大大缓解数本市字出版人才短期内的急缺状况,为加快我市出版企业迅速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表1 数字出版人才培训课程模块构建样本(仅供参考)

2.2 企业选派人员

全市的出版企业(包括出版社、期刊社、报社、网站、印刷厂、书店等)负责选派技术骨干和新引进员工进入培训班。每个企业应该根据3-5年的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可行的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计划。一般应考虑5年一个周期,将所有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一个周期。

在这一培训模式中,企业的另一个职责是负责部门实践实训平台。由于部分企业实力较强、数字出版技术设备先进,因此,可以承担部分培训班的实习实训任务,提供技术设备场地。以补充当前高校中教学设备仪器相对陈旧,先进的新技术设备不足、不够先进的现实。

2.3 高校(研究院所)支持

目前,长春市几所能够培养出版产业人才的高校,可以承担起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补充,对国内外数字出版走势研判分析、对数字出版行业企业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企业等及时传递给从业人员。这是高校的学科与技术优势,同时,实训环节中的模拟训练等环节、计算机网络技术、新型软件培训等任务同样可以在高校专业教学实验室完成[8]。高校专业教师可以较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忙于生产,对行业技术发展跟踪不利的缺点,另一方面,高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参与企业咨询服务,切实了解企业急需,反过来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水平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9]。

2.4 个人积极参与

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模式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员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离开了培训人员的积极参与,其他的也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因此,数字出版人才的培训成效如何,除了政府引导与投入,企业高校积极协同配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提高的兴趣和热情。为此,一是需要加强对员工业务提升要求的考核,与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企业不进行升级改造转型,就没有发展前途,甚至面临关闭。对个人而言,不进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样面临无法更好发展的需要。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无论是主动积极还是被动推进,都需要不断及时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与其被动遭到淘汰,不如积极主动参与。只有这样,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在企业、高校、个人四方共同配合与努力之下,实现企业迅速转型,跟踪先进技术、扩大市场份额,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出贡献。

3 结语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

数字出版人才奇缺是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无论是短期培训课程模块,还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仍有很大的发展与改革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期待通过出版企业、高等学校、专家学者、政府管理部门协同创新,构建新的培训课程模块及教学方式,提升数字出版人才数量与质量,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进程,为振兴我国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罗紫初.论数字时代出版人才能力之培养[J].出版科学,2009 (1):29-33

[2] 徐景学,秦玉莲.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3 (11):56-59

[3] 陈兴昌.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J].出版发行研究,2011(9):20-22

[4] 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62-65.

[5] 杨 明.从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看教育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10):127-129

[6] 陈少志,于 巍.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3):158-160.

[7] 于 巍,陈少志.协同创新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 (9):158-160.

[8] 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途径,中国新闻出版报(http://www.bookdao.com/ article/18727/)

[9] 刘灿姣,姚娟.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管见[J],中国编辑,2011(2):69-74

猜你喜欢

急需数字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提升县医院能力急需医保支持
肌肤急需安慰 寻觅疗愈系暖男
汽车后市场急需“精耕细作”
如何留住青年才俊?——寻找、了解传统媒体急需的11种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