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探讨

2013-05-08孙天学陈遵义郝进喜郭振华

地质与资源 2013年3期
关键词:闪长岩掌子面震源

孙天学,陈遵义,郝进喜,郭振华

(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02)

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对矿山资源的开采步伐.但是由于许多老矿山经过多年开采,资源日趋紧张,探采深部资源迫在眉睫.由于深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矿山在探采深部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如突水、冒顶等.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TRT(True Reflection Tomography)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被引用到了矿山[1-2].

目前,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主要应用于公路隧道的施工中,在预报溶洞、断层破碎带、复杂地层条件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3].在矿山应用方面,如何利用好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使其在预报不良地质体、不明采空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TRT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原理及特点

1.1 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工作原理

TRT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地震波(弹性波)的反射原理,当弹性波遇到声学阻抗差异(即岩石波阻抗,为岩石密度和纵波波速的乘积)界面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声学阻抗的变化通常发生在地质岩层界面或岩体内不连续界面.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地震信号传感器接收,通过分析,被用来了解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软弱带、破碎带、断层、含水等)、位置及规模.正常入射到边界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R 为反射系数;ρ1、ρ2为岩层的密度;V1、V2为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地震波从一种低阻抗物质传播到高阻抗物质时,反射系数是正的;反之,反射系数是负的.因此,当地震波从软性地质体传播到硬质地质体时,回波的偏转极性和波源是一致的.当岩体内部有破裂带时,回波的极性会反转.反射体的尺寸越大,声学阻抗差别越大,反射波就越明显,越容易被探测到.

1.2 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特点

(1)操作简便,成本低

传感器和地震波采集、处理器之间采用无线连接,大大简化了装备.使用锤击作为震源,可重复利用,不需要耗材.

(2)采集信息全面、直观

采用三维数据处理,实现了三维空间观测,可以清楚直观地反映地质体异常情况,能更有效地对反射异常区域进行识别与解释.

2 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探测方法

2.1 仪器设备

专用便携式计算机、基站、带触发器的锤子、传感器、无线模块及配套设备、测量仪器等.

2.2 探测方法

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探测方法可简要概括为:一点激发,多点接收,然后多次重复该过程在不同的位置激发地震波,得到多组地震波传播数据.操作人员运用专业运算程序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三维空间分布的反射能量图像.具体探测方法如下.

(1)震源点及传感器的布置

震源点一般布设在靠近掌子面巷道的两帮上,震源点及传感器在巷道的布置(见图1)要求最高与最低位置传感器的差值必须大于2.5 m.

(2)无线传输模块的安装

图1 TRT6000震源及传感器布置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eismic source and sensor layout of TRT6000

操作人员安装传感器及无线传输模块.测量人员测量震源点与传感器点绝对坐标(大地坐标)或者相对坐标,精度一般要求精确到10 cm内.

(3)建立基站,连接计算机,初始化采集程序,进行数据采集

对设备正确连接后,打开计算机,运行采集程序,开始工作.原则要求每个传感器及无线传输模块都运行正常才开展预报工作.

(4)震源激发

TRT使用重锤锤击指定的震源点激发地震波,同一组锤击的位置不可改变.锤击触发时必须用力锤击震源点,一次激发成功,才能获得最佳的弹性波传播能量.

(5)数据处理

该操作一般在室内完成.把现场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导入专业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TRT与钻探成果验证对比分析

钻探技术是获得地下蕴藏的真实地质资料和直接信息的一种技术.通过钻探可对所取得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参数作出评价[4].为了分析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精确度,笔者将钻探成果与TRT探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探测成果的可靠性.

3.1 TRT地质超前预报不明采空区

矿区施工的某沿脉巷,巷道围岩岩性为闪长岩,岩石裂隙不发育,顶板岩体的稳定性较好.

(1)TRT探测成果

利用TRT6000型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探测.探测结果(图2):前方存在两处低阻区,岩体较为破碎,裂隙水可能较为发育.0~35 m处,左侧岩体张性裂隙较发育,岩体较为破碎;50~57 m处左侧标高-6~-20 m存在明显低阻区,相对掌子面高-35~-15 m.推测第一处异常为闪长岩裂隙含水带.第二处异常为采空区或采矿工程(斜井).

图2 TRT探测结果示意图(侧视)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RT(side view)

(2)TRT与钻探成果验证对比分析

巷道继续掘进20 m后在掌子面施工验证孔3个(图3),依次编号为TSA1、TSA2和TSA3,总工程量为197.89 m.钻孔及巷道揭露岩性主要为闪长岩,岩体较完整,3个钻孔均未出水.

图3 综合成果对比分析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施工的3个钻孔,共揭露岩层破碎段5个,钻孔TSA1(孔深58.00~70.00 m)和TSA2(孔深 50.22~60.75 m)控制的破碎带具有明显的走向.TSA2揭露的夕卡岩(孔深65.20~72.34 m)强度极低,推测走向与闪长岩破碎带走向基本一致.施工的3个钻孔均未揭露不明民采空区和采矿工程(斜井).

综上所述,TRT探测成果与钻探成果存在较大差异.

3.2 TRT地质超前预报不良地质体

矿区施工的某沿脉巷,巷道围岩岩性为闪长岩,岩石裂隙发育,顶板股状淋水.

(1)TRT探测成果

利用TRT6000型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探测.探测结果(图4):从传感器到震源点处左下角岩体较为破碎,震源点前方0~57 m岩体较为破碎.其中39~55 m处及标高-98~-115 m处低阻抗较为明显.推测-100 m水平围岩整体非常破碎,裂隙含水量大;前方39~55 m处低阻异常,可能为含水软弱体.

图4 TRT探测结果示意图(侧视)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RT(side view)

(2)TRT与钻探成果验证对比分析

本位置共施工验证孔3个(图5),依次编号为TS03、TS04和TS05,总工程量为243.0 m.钻孔揭露岩性均为闪长岩,岩层较破碎,出水量最大的钻孔为TS05,终孔实测涌水量Q=14.84 m3/h,水压P=0.1 MPa.其他钻孔涌水量和水压均较小.

图5 综合成果对比分析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本位置施工的3个钻孔,共揭露岩层破碎段7个.根据钻孔揭露岩层的完整性,把闪长岩分为3段:第一段为岩层相对较完整段,该段出水较小;第二段为岩层破碎段,岩层稳定性差,含有一定量的裂隙水;第三段为岩层蚀变段,岩层稳定性极差.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第二段岩层和第三段岩层TRT6000型地质超前预报系统推测成果没有反映.

4 TRT预报失败原因分析及建议

4.1 TRT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TRT预报不明空区失败原因

从综合成果对比分析图(图3)上可以看出,现场测试的巷道腰线呈弧线,即:巷道腰线(从掌子面后退算起)的直线距离小于27 m,也就是说震源和检波器不全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地震反射波基本理论可知,只有在波阻抗不相等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其差别越大,反射波能量越强.只有当检波器与反射界面成垂直夹角时,反射波更易被接收且接收的反射波振幅能量最大,在实际操作中也只有当检波器与震源呈直线布置时效果最佳,也就要求巷道腰线(从掌子面后退算起)要有一定的直线距离.由于震源和检波器呈弧线布置,锤击产生的地震反射波并不是直接被检波器接收,而反射波要再经巷道围岩界面的多次反射才能被接收,这就增加了地震波在地层中能量的损耗,从而削弱了反射波振幅能量,影响了采集数据的质量,导致预报的偏差较大.

(2)TRT预报不良地质体失败原因

根据钻孔揭露岩层的完整性,把闪长岩分为3段:第一段为岩层相对较完整段;第二段为岩层破碎段;第三段为岩层蚀变段.根据地震反射波基本理论可知,反射波的振幅与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有关,当入射波振幅一定时,反射波振幅与反射系数成正比,而反射系数与反射界面两侧的密度和速度的乘积(波阻抗)与入射角度有关.由于这3段岩层的波阻抗(即密度和速度的乘积)是呈递减的,代入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工作原理公式可知,反射系数R为负值,因而反射波在3段岩层中振幅能呈依次递减,地震反射波信号越来越弱,而检波器接收的信号更多为其他干扰信号(如面波、声波等),影响了采集数据的质量,从而导致在探测区域范围内,探测成果与钻探实际揭露存在较大偏差.

4.2 消除部分预报失败原因后的探测成果

矿区某穿脉,利用TRT6000型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在掌子面进行现场探测,巷道腰线(从掌子面后退算起)的直线距离为30 m,最小偏移距为10 m,炮间距(即震源的排距)为2 m,震源为5 kg的大锤,探测成果如下.

预报距离为80 m.探测发现2个异常区.第一个异常在图中的分布为:中心线右侧5 m至右边20 m,掌子面前方60~70 m,可能为破碎带或节理裂隙带.第二个异常区域:中心线右侧5 m至右边15 m,掌子面前方85 m,有明显低阻抗含水异常,可能存在采空或巷道(图 6).

图6 TRT探测结果示意图(正视)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RT(front view)

利用钻探对TRT探测成果进行验证.该位置施工4个钻孔(图7),其中有3个钻孔揭露空区.揭露的岩性主要为闪长岩,次为夕卡岩.钻孔TSA9(孔深47.65~52.25 m)、TSA10(孔深 43.0~47.4 m)及 TSA8(孔深51.00~55.80 m)揭露的空区具有明显的倾向和走向.根据剖面推测空区倾向近乎直立,走向北东,走向延长不详,空区内为渣充填,岩性以闪长岩为主,次为夕卡岩.对于TRT探测的第一处异常可能为该空区引起.对于第二处异常没有进行钻探验证,主要是因为钻孔无法施工到该异常区域.

图7 综合成果对比分析示意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TRT探测成果与钻探成果基本吻合.

4.3 建议

(1)对于场地的探测条件,尽量满足巷道腰线(从掌子面后退算起)至少要有27 m(即炮检距2 m+最小偏移距10 m+检波器排距5 m×3排)的直线距离,以保证采集数据的质量.

(2)TRT预报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为80 m,但对于巷道前方岩体较破碎且硬度较低的情况,影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信号且有明显的衰减,TRT预报的距离要酌情减少.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建议设计适量钻孔,对探测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

(3)在利用TRT进行探测时,要综合考虑各探测参数(震源、最小偏移距、炮间距).根据在矿山进行的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建议激发震源的锤子重量5~6 kg为宜,震源点布设在坚实、完整的岩壁上.最小偏移距在10.0~20.0 m之间为宜.炮间距(即震源的排距)在 2 m 左右为宜[5].

5 结语

TRT地质超前预报是众多预报方法中的的一种,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采集信息全面、直观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2011年在矿区深部(稳定水位以下)共进行了30多次TRT探测,设计验证孔40多个,有效地保证了2000 m以下深部开拓工程安全顺利完成.因而,TR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在矿山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1]杨果林,杨立伟.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探测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4): 627—630.

[2]陈刚毅.TRT 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及其在三峡翻坝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3): 304—307.

[3]宋先海,顾汉明,等.我国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述评[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2): 605—613.

[4]李树德,柯福奎,洪长久.气举反循环钻探技术在复杂地层应用中的探讨[J].煤炭技术, 2007(11): 137—138.

[5]王云海,马海涛,等.西石门铁矿深部开拓工程民采空区突水危害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研究[R].北京: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11(11): 33—119.

猜你喜欢

闪长岩掌子面震源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四川得荣新州辉长闪长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Pusher端震源管理系统在超高效混叠采集模式下的应用*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泰国普龙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意义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闪长岩在双层碎石封层中的应用
震源的高返利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