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目录对道书的著录与分类
2013-05-08孙显斌
孙显斌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 100190)
笔者通过考察历代目录对道书的著录情况,以展示历代道书的概况:包括数量、分类以及流变等情况。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及见有陈国符《道藏源流考》[1]、龙彼得《宋代收藏道书考》[2]、王宗昱《官方目录学中的道书》[3]、朱越利《道经总论》[4]。另外还有刘鉴泉《道教征略》(1924)及曲继皋《道藏考略》(1931)、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1955)[5]。
由于综合目录与道教专科目录是两种差异很大的系统,因此笔者将分开进行讨论,这样两个系统的源流更容易梳理清楚。历代目录道书的著录情况见表1、表2。
表1 历代道教专科目录及道藏著录道书情况
续表
表2 历代全国性综合目录著录道书情况
续表
1 历代道书数量的变化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从六朝道经造作高峰后,基本形成了“道藏”的核心,北周《玄都经目》的2040卷,有一定的代表性。至于王延《三洞珠囊经目》的8030卷,参考《玄都经目》的4000余卷虚数,可推测大致也是虚数,或者是卷数计算方法的差别。至于《通志·艺文略》所载《隋朝道书总目》则全同隋志,对照《七录》可知,隋志亦基本承袭《七录》,分类全同,饵服与房中所录全同,只有经戒多出11部、100卷,而符录则卷数同,部数却分别为17与70,或为传写之讹,亦未可知。入唐后,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国力的强盛,整理搜求活动不断,当然也包括后代道书的新作,道书的数量迅速增长,到安史之乱前达到高峰,可以开元《三洞琼纲》为代表,虽然文献记载的卷数有3说,但是笔者比较倾向7300卷说。因为前有尹文操《玉纬经目》7300卷,文献记载安史之乱后不久,肃宗上元年间收经箓得6000余卷,可知开元时期道书的数量的确达到了一个高峰,随着连年战乱和道教的衰落,到北宋初年整理道藏则只有3700余卷。宋金元时期,道教再度繁荣起来,多次编修道藏,到《大元玄都宝藏》达到了第二个高峰。随后道教又开始衰落,幸运的是明修道藏历近600年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虽然没有《大元玄都宝藏》规模浩大,但也还是保存了为数颇丰的道教典籍。
2 道藏的分类[20]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内部有自己特殊的分类法,即“三洞四辅十二类”的道藏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的演进也有一个过程。葛洪《抱朴子》中无三洞说,亦无三分迹象,只分经、符两类,很是粗略。这样三洞之分类应起于东晋葛洪之后。刘宋陆修静泰始七年(471年)上《三洞经书目录》,而其早在元嘉十四年(437年)《灵宝经自序》中自称“三洞弟子”,则三洞分类亦可能起于陆之前。所谓“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洞即是通。三洞是依据道教三大派系的分类:洞真经即上清经,洞玄经即灵宝经,洞神经即三皇经。据目前文献来看三洞分类即起于陆氏《三洞经书目录》。
所谓“四辅”就是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4类。“太玄”原指老君隐太玄之乡,后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义,太玄部辖《道德经》、《西升经》等;“太平”因以《太平经》为首而得名;“太清”取至清虚无之意,令人升入或此部经典降自太清仙境,因而得名,太清部辖金丹经。这三部分别辅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正一”表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部辖《三天正法》、《正一盟威妙经》等,是以道德为宗,贯通三洞,所以正一部是总辅三洞。这种辅助的关系与诸经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一般认为,七部分类方法是南朝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创立的,因为此目已佚,主要是根据“七部”的名称推断。梁代有两个孟法师,一个是孟景翼,曾任梁武帝大道正,号大孟;另一个是孟智周,为陆修静弟子,亦梁武帝时人,号小孟[4]。
三洞和四辅的分类法基本反映派别情况,这样不以内容分类的方法就有缺陷,因此,南北朝时期在三洞之中,每洞又分为相同的十二部,而四辅则不分。赵宋以后,为避免与七部混淆,于是改为十二类。十二部的分类最早见于六朝上清经《洞真太上仓元上录》和敦煌道经宋法师《经目》,宋法师即宋文明,与刘宋陆修静同时代人。这样,则十二部略迟于三洞,或者几乎同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四辅为什么不分十二部?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四辅和三洞还不是完全相同,它有内容分类的成分;第二个原因是十二部分类产生于四辅之前,由于第一个原因没有在四辅中实行。诸经中提到十二部的名称多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明道藏十二类的名称及内容如下:①本文,指经书的原本真文;②神符,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的符录;③玉诀,指对道经的注解和义疏;④灵图,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⑤谱录,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⑥戒律,指戒规、科律的经书及功过格等;⑦威仪,指斋醮科仪方面的著作;⑧方法,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⑨众术,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其他数术书;⑩记传,指众仙传记、碑铭及道观志书;11○赞颂,指歌颂赞唱神灵的灵章和诸真宝诰等;12○章表,指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三洞经下各分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另外历史上又有六部和“新三十六部”的分类法[1],但是没有被已知的历代道藏采用。从表1可以看出从南北朝道藏形成开始,就一直沿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
3 全国性综合书目对道书的著录和分类
从数量上我们能大致看出唐宋两代综合目录里著录的道书是比较多的,大约保持在1500卷左右。另唐开元年间母煚《古今书录》外有《开元内外经录》,今仅知其收有道释书至2500余部、9500余卷。据智升《开元释教录》,有佛书凡7046卷,按此估算,道书则有2000余卷[21]。元明以降,官修综合目录中著录道书的数量就大为减少了。从著录的分类看,有4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从刘宋王俭《七志》开始的,就是把释道书兼容到综合目录中的同时,保留其成为独立的大部类,虽然在《七志》中释道书只是作为附篇。到阮孝绪《七录》则把仙道录纳入“七录”之中,并分为经戒、服饵、房中、符图4类。《隋志》因之,但只列出了分部数量,而没有书目,这样做有史志目录篇幅不宜过大的原因,但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代表了官方的儒家立场。自此以后,官修综合目录就再也没有将释道书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部类,而是试图将其纳入儒家学术系统的四部体系之下。第二种方式只是在《隋志》的基础上做些微调整,继续将诸子道家与道教分开,道家作为诸子成为子部的道家类,而其他道书降格为子部神仙类或者道书类。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如《崇文总目》、《唐艺文志》、《宋国史志》、《文渊阁书目》等,成为从宋代到明代的主流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将道书统一作为子部的一类,而且往往和佛典并列,这种处理方式出现的并不晚,但是入清以后方在官修综合目录中流行起来。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如《唐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等。郑樵《通志·艺文略》做得最彻底,不但统一道书为一类,而且置为一大部类,从而也就打破了四部的儒家学术体系。其实,这也不是郑樵的首创,宋仁宗年间李淑的《邯郸书目》就分经、史、子、集、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8部[22],而道书分经诰、传录、丹药、符篆4类。明清以后,私人藏书目录的分类更是自由,比如钱曾的《也是园书目》就分经部、史部、明史部、子部、集部、三藏、道藏、戏曲小说8部。其道藏又分洞真、洞玄、洞神、太玄、符篆部,则是按照道教的目录分类法,又将道藏与传统的经史子集并列,这就成为第四种方式。
[1]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PietvanderLoon.TaoistBooksintheLibrariesoftheSung Period[M].London:IthacaPress,1984.
[3] 王宗昱.官方目录学中的道书[J].北京社会科学,2000(4):42-48.
[4] 朱越利.道经总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 朱越利.道经总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68-169;其中《道藏考略》国图藏民国打印本一册。
[6] 内《中黄经》重复著录,然是否一书未详,仍重复计数。
[7]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2.
[8] 道家实为801篇,房中实为191卷,神仙实为201卷。
[9] 为421种,459帙,1116卷。
[10] 道释诸说多为佛道辩论性质书籍,并非纯粹的佛书。
[11] 实为老子60家,庄子17家,道释诸说46家,123部,凡947卷。
[12]《新唐志》此处错乱,按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子部道家类卷首所引,或为《新唐志》载“一千二百四十卷”。
[13] 按照总不著录158家,1338卷推算。
[14] 实为168卷。
[15] 实为518部,1081卷。
[16]《通志·艺文略》著录道书有重出者,参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147.
[17]此3种国史艺文志均不重复登录,所以合计可得北宋藏书情况。
[18] 以下记载见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子部道家、房中神仙类卷首。
[19] 明清两代史志为一代之撰述,不包括前代遗存。
[20] 关于道藏分类的详细情况,请参考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以及朱越利《道经总论》相关章节。
[21]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61.
[22] 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