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心中的“伊甸园”

2013-05-07王春雨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伊甸园河湾生态园

文/吕 斌 王春雨

在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庆华村,有一座“大河湾生态园”,吸引着往来众多游客,记者来到这里,只见一块龙飞凤舞刻着“大河湾生态园”的石碑矗立在庄园门前,走过石碑,令人眼前一亮!只见生态园前有山后有水,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碧绿的山坡上,蒙古包间的果树,绿叶掩映着嫣红的果实,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顺着树阴漫步,只见俊秀的女主人麻利地整理着蔬菜,为游客准备餐饮。见到记者,她没停手上的活,打开了话匣子。

当年,不甘于农村生活的贫困,夫妻俩走出大山进了城。男人靠修理摩托车的手艺,在小镇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凭着勤劳憨厚的干劲,生意越来越红火,不到一年就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钱多了,男人的心变大了,买下店前的二层小楼,开起了牧民饭店。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不懂行,经营不当,饭店生意惨淡。于是,男人放弃生意,到郊外承包了2000多亩荒山。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植树种草,吃苦受累。几年下来,一片盎然绿色覆盖了荒山。可是,满山遍岭茂密的秋草收割起来太费劲,眼看着劳动成果收不回来,男人急了。

尽管连初中都没毕业,但凭着对修理业和机械的爱好与钻研,他放弃一切生意,关门研制起牧草收割机。看书、查资料、画图纸成了他全部生活内容。造机器需要本钱,大到一块重铁,小到一枚螺丝,都需要钱啊!而他们家的积蓄几乎全部用光,本来温饱、温馨的小日子变得捉襟见肘。“不务正业”、“败家”……各种议论和压力砸向夫妻俩。债台高筑,亲朋远离,以前要好的邻里,见到他俩都躲着走。家里的日子连大葱蘸大酱都难以维持了,可是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的妻子却相信他,默默地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家里的一切。为了孩子能上学,她忙完家务又出外打工挣钱,她用理解、贤惠和勤劳支撑着这个家和丈夫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别人眼里的怪人、狂人,经过几年的坚持、努力和拼搏,终于把一台漂亮、轻巧、灵便的牧草收割机开上山坡。看着收割机身后齐齐整整割倒的牧草,成功的欣喜冲淡了几年的酸甜苦辣。他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接着创办了牧草收割机制造厂,年收入达几十万元。一台台牧草收割机,潇潇洒洒行驶在牧场上,像一朵朵鲜花绽放在碧绿的草原。

伴随着事业的成功,张岩忠这个名字连同他的牧草收割机很快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牧民纷纷慕名前来求购,他的牧草收割机供不应求,成为牧民经营草牧场的好帮手。出了名的张岩忠,却依然一副普通农民的打扮。

女人诉说的时候,眼泪不断流出眼角。是啊!眼前这个普通的农家女人,为了丈夫的事业,付出了她全部的青春和心力,这泪水有委屈也有喜悦。女人说,太累了,想休息,想过平淡日子。可是男人的心太野了,不甘平淡的性格改变不了,张岩忠投入30多万元,又办起这个大河湾旅游点。支撑这么大摊子,又是厂子又是旅游点,太难为他了。为让丈夫安心管好制造厂,她一个人坚守在旅游点。女人的述说,让人有一种落泪的感动,并从心底涌起一股敬意。

她继续整理着蔬菜,我悄悄离开。沿路下山,来到山脚下夫妻俩承包的荒山和美丽的大河湾。缓缓流淌的西拉木伦河,吟唱着生命的赞歌,夫妻俩用汗水栽种的绿树已经郁郁成林,河滩上草香阵阵、河柳飘然。一个中年男人,推着收割机默默行走,步履稳健,坚强的背影,让人感到一种泰山也压不弯的力量。他就是张岩忠。我问他,现在名利双收了,最想做什么?他缓缓抬起头,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温意:“等不忙了,我得领老婆孩子去台湾和香港看看。”他随口而出的话令我的心为之一振:这个看似土里土气的农民,除了对家人的愧疚,竟还有着这样一份浪漫情怀!

曾经的废铜烂铁,张岩忠用他的智慧使之变成聚宝盆;曾经的荒山野岭,张岩忠用他勤劳的双手变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从他们夫妻俩身上看不到一点成功后的得意与炫耀,他们如同他们创建的这片伊甸园,那么从容淡定,散发着自然之美。

猜你喜欢

伊甸园河湾生态园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河湾春夕
伊甸园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
西安航天城文化生态园揽月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