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成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2013-05-06杨红俊
杨红俊
昆明市东川区中医院骨科,云南昆明 654100
在临床上成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很少见由于直接外力引起的骨折,通常都是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成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在肘部骨折的约占17%~20%,手掌触地时,由于外力的作用使桡骨头在外翻位与肱骨小头相互撞击致使骨折。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的是常合并肱骨小头损伤与内侧副韧带损伤,并且较为容易漏诊,若患者没有得到早期治疗,患者的前臂旋转功能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桡骨小头不得不进行切除。为了得到更有效合理的治疗,该院将48例成人患者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进行随机分成两组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成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参与治疗的患者多数符合Mason分型诊断标准,据来院就诊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左侧桡骨头发生骨折的有患者19例,右侧骨折的患者5例。桡骨小头切除组共24例,其中男性为16例,女性为8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40岁。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共24例,男性为15例,女性为9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为3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在医学临床上桡骨小头切除组手术中,主要是采用臂丛神经阻带麻醉,驱血后上气囊及止血带,从后外侧入路,把关节囊切开是从肘肌与尺侧腕长伸肌之间,在环状韧带水平行处进行桡骨小头切除,在这个桡骨小头切除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肱骨与连接尺骨的尺外侧副韧带及旋后肌的骨间背侧神经不能使其损伤,使用不能吸收的1号对外侧副韧带实施编织缝合线的修复,采用不可吸收的1号对内侧副韧带损伤处编织缝合线合并。若患者伴有冠状突顶部的简单撕脱骨折,就采用骨折块摘除术。如果患者的累积关节面50%的冠状突骨折,则采用增加内固定治疗的方法。若患者伴随孟氏骨折,就需要先切除桡骨小头后,最后进行尺骨内固定。临床上为避免桡神经深支损伤,显露与桡骨小头切除入路保持一致,手术中可旋前患肢。且部分旋后肌与开环状韧带,能够明显表露桡骨小头,使其进行复位时处于直视之下。因为15例患者的骨折很多累及桡骨颈部,同事会发生骨折块粉碎脱落,所以当骨块取出来之后要进行拼装,对恢复头部解剖形态以后,再使用2~3枚AO微型空心钉对其进行固定,接着进行埋头处理,并将两枚1.8 mm为直径的克氏针在桡骨颈上对桡骨头进行固定,当克氏针尾端截断后将其置于桡骨小头软骨的下面。另,对13例患者的桡骨小头骨折,其内固定都采使用了AO的“T”形掌骨钢板实施固定。对患者手术中,若在内侧副韧带被撕裂,则先用不能吸收的1号编织缝合线对骨折进行复位,骨折处固定好后对缝合线进行打结。同时,要在直视的情况下看见骨折对线及对位的良好,旋转活动是否受到限制,当伤口冲洗好之后再进行环状韧带的修复,同时对伤口进行逐层缝合,放到常规8号脑室引流管进行引流。
2 结果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桡骨小头切除,两组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本文通过如上对比分析发现,临床上桡骨小头切除术的前臂旋转肌力与肘关节伸展肌力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弱,其肌力关节与肱桡不够完整,桡骨头还缺少支撑点。近些年来,很多医学学者在尝试进行桡骨小头假体换置手术,其中有金属假体及硅胶假体时最为常见的,而金属假体在很多地方不尽人意,硅胶假体在承受负荷能力上较差。但是,据有关的临床资料表明仍有40%的患者没有办法植入假体,并且这两种假体都存在磨损、松动与相邻关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再加上大多数临床治疗的患者没有长期的随访,病例数不足,因此,这项技术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研究。
[1] 林泉,陈光平,李翰.微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桡骨颈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1):744.
[2] 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
[3] 张力丹,蒋协远,王满宜,等.桡骨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3):2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