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转型特征显现
2013-05-05◆叔平/文
◆叔 平 / 文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全球兴起热潮的当口,“上海制造”的转型特征也开始显现,那就是由信息化带动战略引导的、基于二三产融合的、向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的“智造业”发展的特点。
由信息产业带动“两化融合”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海就实施了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以促进“上海制造”的转型升级。经过“九五”的基础先行,“十五”的重要突破,“十一五”的协调发展,上海市总体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使“上海制造”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由信息产业带动和领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
信息产业带动和领跑,可以从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上看出。过去十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产量增加了8.2倍,出口额增长了3.2倍,销售规模十年扩大10.3倍,企业数量扩大了4倍,行业就业人数扩大了4倍,主流技术提升了4代。
以华虹NEC为例,目前该公司产能从2万片跃升到9万片,仅为上海社保卡工程就提供了800万枚芯片。围绕各种芯片需求,华虹持续不断地自主创新,已经将主要工艺技术从0.5微米提升到0.13微米,生产能力超过了当初项目预定目标的4倍。
到了2010年,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3%,居工业六大重点行业之首,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8%。2012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362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013年,上海信息服务业有望实现经营收入4300亿元。
信息化带动“上海制造”转型升级,为上海建设“智慧城市”打下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同时可以预见,上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也将对上海产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上海正在着力构建四大体系:一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设施体系;二是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体系;三是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四是可信可靠的保障体系。上海还为之确立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划目标和任务,总的有24个重点专项,99个具体工作项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上,确定了8个重点专项,并在应用上确立了5大行动。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下一代网络、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装备、民用航空、卫星导航、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等11个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编制完成。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作为主攻方向的“智慧城市”建设,将催生极大的市场需求,也将大大提升上海公用服务的管理水平。这些,都将为“上海制造”的进一步转型提供机遇。
“高端制造业”加快集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大力推动由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促进制造业的回归。包括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在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下一轮国际制造业竞争的焦点。上海制造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尤其是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重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高端制造业关键的装备业,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提出,从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等入手实施突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两大先导产业,并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电子商务、新能源高端装备等15个专项工程。
上海规划,到2015年高端装备将实现工业总产值7000亿元,占整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35%;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同行业世界前五位的核心企业,培育上百家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中小企业;打造20家以上国家级研发、测试平台;建设临港装备、长兴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等3个世界级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坐落于长江和杭州湾交叉口的临港装备产业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是上海“十二五”重大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开发建设10年来,这里高端装备制造加快集聚,以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新能源装备(核电、风电、绿色火电、特高压输配电)、大型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基地已经建成,上海电气集团等上海装备业龙头企业入驻,2011年又有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徐工工程机械、中船柴油机配套园、三一能源重工、映瑞光电二期等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
临港产业区已经诞生了多项“国内制造的世界一流”产品。在新能源装备领域,上海电气自主设计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产能和市场已占全国半壁江山,国产化率100%的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00%;目前国内最大的上海电气3.6兆瓦海上风电机舱已经研制下线,华锐风电正在研制世界最大的6兆瓦风电机舱,海越消防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风电专用灭火设备制造商正在为其研发配套灭火设备。
2012年9月,上海市明确了支持临港装备产业发展的8项特别机制和24条特殊政策;2013年2月28日,上海宣布30条配套政策,包含资金、人才、土地等各个方面,当天下午又有46个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临港产业区。
2012年,以临港产业区为代表的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超过了11200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崛起
依托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上海力促二、三产融合发展,孕育了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上海制造”正在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提升,不少企业已经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作为处于二、三产业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在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到工艺、材料、认证、鉴定、试验、生产、安装以及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通过生产性服务来全方位地支撑,生产性服务占据了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大部分过程,为众多环节提供了便利、增加了价值。
作为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已达28家,规划面积4208公顷,既有以老工业区和传统工业企业转型为特点,如市北、长征、桃浦等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园区;也有如金桥、康桥、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等为区内企业建立公共服务和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的集聚区。受2012年“营改增”政策激励影响,上海企业“主辅分离”呈现加快之势,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如上海华谊集团将原来的服务性业务分离组建了华谊工程公司,把分散的包装和运输公司分离出来组建了华谊物流。2012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营收预计增长16%,已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上海还出现了一大批“两头在沪”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所谓“两头在沪”,是指生产制造分布在各地,前端设计研发和终端售后服务两头设在上海的企业。他们中的不少企业,开始了由“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服务化转型。
当前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形态主要有两类:一是涉及产品本身的服务,如需求分析、客户化定制、定制生产、制造过程交互、产品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产品回收等;二是产品涉及的拓展服务或捆绑服务,如汽车保险、数控机床程序设计等。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转型展开了三级层次:初级为原来的制造产品增加更多的服务含量;中级为不仅服务于本企业,也服务于企业的客户,甚至拓展到企业和行业之外,服务成为业务主体;高级层次是企业已经完全放弃制造业务,成为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之道的服务供应商。
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创意产业。M50、8号桥、田子坊、1933老场坊……这些注入了创意细胞的老厂房已成为上海新地标。继2011年本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3%之后,2012年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目前,上海已拥有114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模居全国前列,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数量显著增长,从单纯的“二房东”,提供简单物业服务,逐步发展到帮助企业孵化、参与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与园区企业共发展。文化创意金融平台也取得重大突破,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市场开发、交易品种创新、交易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生产性服务业崛起,加深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了上海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目前上海企业已经从上世纪的电子计算机运用于内部管理的办公自动化(OA)、电子数据处理(ED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运用扩展到企业外部,包括供应商、零售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如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网络化制造(NM)、协同产品商务(CPC)等,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型,打下了基础。
下一步,随着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上海企业将走向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云计算按需自助服务,能即付即用,可只租不买,能促进协作,将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将对上海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起到重要作用。
预计“十二五”末,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上海将成为全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区,初步实现“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