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2013-05-05何德全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苯磺酸

何德全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何德全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吲达帕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12周后,患者的血压和血钾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治疗后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钠等指标检查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苯磺酸氨氯地平;吲达帕胺;高血压;疗效

高血压是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8.8%,并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高血压主要是指患者的动脉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血管、心脏、肾脏、脑等全身多个重要器官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的改变,对患者的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1]。我院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 ±2.4)岁。

1.2 入选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2],入选标准:年龄≥60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血压危象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或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脑血管意外者;生活不能自理者;有糖尿病或自身免疫疾病者。治疗前,患者停止服用所有降压药两周以上。

1.3 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1次/d,口服,早餐前服用。吲达帕胺,2.5mg/次,1次/d,口服,晨服。12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分析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血压测量。按照国际标准要求,早上8点~10点测量,患者取坐位,休息15min,然后采用台式水银柱标准血压计进行测量右臂血压,测量三次,取三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用药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钠等常规指标进行检测。

1.5 疗效判定根据199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著有效: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者下降超过10mmHg且达到正常的水平;有效: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少于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血压范围;无效:降压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甚至血压升高。其中,显著有效和有效均纳入总有效范围。

1.6 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经过12周治疗后,70例患者中显著有效51例(72.86%),有效17例(24.29%),无效2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血常规检查中,除血钾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外(P<0.05),血糖、血钠、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变对比(±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变对比(±s)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mmHg) 82.52±13.31 69.97±9.78收缩压(mmHg) 165.18±14.67 106.20±11.13血钾(mmol/L) 4.01±0.27 3.14±0.14总胆固醇(mmol/L) 4.57±1.33 4.51±0.81高密度酯胆固醇(mmol/L)1.31±0.19 1.28±0.21低密度酯胆固醇(mmol/L)2.75±0.69 2.79±0.51血脂三酰甘油(mmol/L) 2.11±1.29 1.98±1.38血肌酐(μmol/L) 67.41±15.01 66.58±17.43肾功能 尿素氨(mmol/L) 6.47±5.68 5.68±4.22天冬氨酸转氨酶(IU/L) 17.71±6.99 18.12±6.03肝功能 谷氨酸转氨酶(IU/L) 21.03±6.42 20.14±8.10血钠(mmol/L) 136.39±1.48 136.45±1.36血糖(mmol/L) 4.71±1.12 5.12±1.08

2.2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2例头晕,1例踝部有水肿,2例尿酸升高异常。症状持续时间短,在采取特殊治疗前已好转。没有低钾血症或其它的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但是高血压的知晓率仅有30.2%,治疗率是24.7%,控制率是6.1%。这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低的[2]。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长。另外,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在近几年来,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4]。高血压可以诱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大动脉或周围动脉病变等其它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有效的降压方法对控制高血压人数增加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指机体在静息状态下动脉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地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种重要器官功能逐渐减弱,动脉的弹性下降,反应迟钝,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收缩压升高。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机体内的钙离子通过特殊的离子通道进入到心肌细胞以及平滑细胞中,从而完成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跨膜作用,有选择地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肌的收缩力,从而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达到降压的效果[5]。另外,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具有比较好的扩冠作用,可以改善心肌血供,并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动脉的弹性,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血管内膜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吲达帕胺则属于利尿剂,除了有利尿的作用之外,还有钙拮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碍机体钙内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压作用。另外,抑制肾小管远端的皮质稀释段对水和电解质的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作用。因此,吲达帕胺同样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到97.14%。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于淑君.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逆转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05-3409.

[2]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俞彤.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84.

[4] 余栋华.苯磺酸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降压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25-126.

[5] 林辉,廖金辉,宋柏南.吲达帕胺与非洛地平或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37-238.

R972+.4;R544.1

A

1673-5846(2013)01-0214-02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苯磺酸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