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渠道防渗技术研究
2013-05-04王中
王 中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02)
1 概况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太原盆地,是山西省的大型灌区之一,灌溉面积15万hm2。灌区现有四级固定渠道(局部地区为五级固定渠道),即干、支、斗、农渠,各级灌溉渠道3006条,总长3605km,已有渠系建筑物10535座,但由于多年运行和年久失修,现有建筑物工程完好率较低。
2 灌溉渠系工程现状
汾河灌区现有5条干渠,即一坝灌区东、西干渠,二坝灌区东、西干渠,三坝灌区西干渠,长196.44km。根据地形条件,干渠沿汾河两岸布设。共有支渠20条,全长225.32km,其中一坝灌区5条,二坝灌区10条,三坝灌区5条。斗渠331条,全长871.45km。支渠渠道工程完好率93%,斗渠渠道工程完好率89%。支、斗两级渠道除已衬砌27.8km(衬砌基本损坏)外,其余均为土质梯形渠道。
灌溉渠系防渗率和工程配套水平低。干支渠防渗衬砌只有123.8km,其余的干支渠和斗农渠均无防渗,在已防渗的干支渠中,有58km防渗损坏,不能发挥其防渗作用。支渠以下的斗农渠渠系工程建筑物配套率仅为48%,斗、农渠基本无防渗。
3 渠道防渗工程设计
3.1 防渗渠段的选择
汾河灌区自1999年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以来,以汾河灌区整体效益出发,优先安排影响灌区整体效益发挥的干、支渠“卡脖子”工程,优先安排灌区整体效益发挥的重点骨干渠道和建筑物。
3.2 渠道防渗衬砌型式选择
由于汾河灌区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基土的冻胀对渠道衬砌危害较大,为了防止渠道渗漏及冻胀破坏,结合原渠道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衬砌形式。
干渠:原为矩形断面的渠道,形状不变,两侧采用重力式挡墙,底板及挡墙采用浆砌石砌筑,底板面层及挡墙面层采用混凝土防渗,防渗高度为设计水位加超高;原为梯形断面的渠段,断面形式不变,边坡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板,底板采用浆砌石+防渗土工膜、现浇混凝土、干插石+混凝土贴面等多种形式。
支渠:支渠断面全部为梯形断面,断面形式不变,边坡采用M7.5浆砌石厚0.3~0.5m,底板采用干插石灌浆厚0.3m加面层现浇C15混凝土0.1m厚,或现浇C15混凝土0.15m厚,其下铺设复合土工膜。
防渗渠道横向15m设1道伸缩缝,缝内填充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迎水面5cm用沥青砂浆填实。纵向沿坡角设2道伸缩缝,处理方向同横缝。在矩形断面和梯形断面交接处,设10m长的渐变段相衔接,渐变段均采用浆砌石结构。
3.3 渠道设计流量
渠道防渗在现有土渠基础上衬砌,设计流量依照现有渠道设计流量,维持不变。
3.4 渠道水力计算
渠道输水能力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式中:Q——设计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m;
i——设计渠底纵坡。
渠道设计水深根据以上公式反推。
渠道的平均流速按曼宁公式计算,渠道衬砌超高值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取0.3~0.8m。渠道衬砌高度在闸前考虑闸前壅水高度影响。
3.5 渠道冻胀分析计算
设计冻深采用《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中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得,工程设计冻深为0.79m,本次设计取0.8m。
冻胀量根据《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中冻胀量计算,冻深取0.8m时,根据细粒土质砂、含细粒土砂冻深与冻胀量的关系曲线图,冻胀量为0.5cm。由此可判定,地基土的冻胀类别均为Ⅰ类。
规范中规定,梯形断面渠道混凝土的允许冻胀量为0.5~2.0cm,设计冻胀量小于此值,可不采取防冻胀措施。
3.6 渠道防渗节水效果分析
汾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体可研,工程渠道防渗总长175.587km,平均过水流量按3~22.5m3/s考虑,年输水时间50d。其防渗前后渗漏损失按《灌溉与排水工程涉及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计算得,渠道防渗前损失水量为3958万m3,防渗后损失水量645万m3,节水量3313万m3。
4 渠道防渗工程施工
4.1 土方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0.5m3或1.0m3反铲挖掘机将挖出的土方堆至渠堤外侧,待完成浆砌石渠堤的砌筑并经验收合格后,再分层回填、夯实至设计要求。
渠堤开挖时预留30cm保护层,该保护层用人工开挖,应避免出现超挖现象。基面清理时,要将稀软淤土、树根、杂草、乱石等全部清除,如遇有洞穴要用粗砂或砂砾石分层回填、夯实。夯实后的混凝土挡土墙基底的密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4.2 浆砌石砌筑
第一,砌筑前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第二,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度3~5cm,铺浆砌石同时进行,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石块再用砂浆灌缝。第三,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不大于2.5cm,竖缝宽不大于4cm。第四,砌筑因故停顿,砂浆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第五,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缝槽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并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砌筑完毕后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并做好养护工作。第六,砂浆配合比、工作性能等按设计标号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试件。
4.3 复合土工膜铺设
铺膜前,应将膜下基面铲平,土工膜质量应经检验合格。土工膜拼接采用胶接法粘合或热元件法焊接,胶接法搭接宽度5~7cm,热元件焊接叠合宽度1~1.5cm。土工膜应自下而上平展铺设,铺完后及时铺保护层。填筑保护层的速度要与铺膜速度相配合。砂保护层施工工作面不宜上重型机械和车辆,不可使用有可能损坏土工膜的工具,砂中不能含有石头、树根、草根等易扎破土工膜的杂物。土工膜的施工、焊缝质量检测、工程验收与技术管理参照《聚乙烯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进行。
4.4 混凝土浇筑
水泥品种选用抗酸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号。砂子采用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砂的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不大于3%,且不得含有黏土团粒。粗骨料采用质地坚硬且级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要小于1%,粗骨料最大粒径取60mm,要求超径小于5%。为抵御酸性环境水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混凝土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水泥用量不得低于300kg/m3。
混凝土浇筑时,衬砌混凝土或渠系建筑物所用混凝土采用0.4m3搅拌机拌和,胶轮车运输,溜槽入仓,振捣器振捣。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宜在30~60cm之间。同一批号的混凝土随机取样做抗渗、抗冻等试验。混凝土浇筑要求隔块浇筑,且其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终凝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洒水养护,经常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