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变脸谱

2013-04-29马晓琳李凌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3年11期

设计思路

我班进行了一次“漫画欣赏”的美术活动,幼儿对滑稽形象和夸张的表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欣赏活动的延伸,我们为幼儿设计并制作了“百变脸谱”的玩教具,来满足幼儿对卡通形象的兴趣和幽默诙谐的心理需要。

教具制作

制作材料:

剪刀、彩色卡纸、废旧食品盒(月饼盒)。

制作方法:

1.用接近肤色的黄色卡纸剪出各种不规则的、滑稽有趣的脸型。如菱形、葫芦形、椭圆形、方形等。

2.分别用黑、蓝、红等颜色卡纸剪出各种眼、耳、口、鼻、眉五官形状。五官造型尽量夸张和变形,亦可用某种滑稽的符号表示某个器官。

3.将五官分开放在五个小盒里,做好标记,与脸形卡一起放进月饼盒里,即可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操作玩耍。

操作说明

以一张脸型为底板,选择五官自由拼摆。如:圆圆的大脸盘配上“逗号”小眼睛、弯弯柳叶眉、小小圆鼻头和微笑嘴巴可组合拼摆出一张可爱的脸谱,菱形脸、小眼睛、八字眉、圆鼻头、大嘴巴,就会出现一张滑稽、狡诈的脸谱。拼摆五官时,只要求满足五官的基本位置关系,不对比例和位置进行限制。

在反复操作中幼儿会发现夸张变形的五官通过不同组合方式或位置调整,会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表情和形象。

应用年龄和地点

3岁~6岁幼儿均可使用,适于室内桌面操作。

操作反思

1.脸型方向的变化

在脸型设计之初,教师虽然考虑到“竖长”“横长”等有特点的脸型。而在实际游戏操作中,幼儿却会“随意”地将“竖长形”脸横着使用,“横长形”脸竖着摆放。也有的将事先设计的带有头发的脸形倒过来变成长了胡子等。幼儿的发散性操作使游戏增强了多变性和趣味性。

2.五官的混搭

最初设计时,教师将五官分类摆放。但在操作中,却因幼儿无意间的“错误”摆放产生了意外的效果,他们会用“眼睛”做“耳朵”,“眉毛”做“眼睛”,“鼻子”和“嘴巴”互换,甚至用“眉毛”做“头发”。这样一来,更增强了孩子们的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脸谱形象更加滑稽、有趣。

3.玩教具的延伸再创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操作,以及对整个玩具设计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我们将创意和变化作为设计的初衷和目标。那我们不妨拓展开来将这种“变”活跃在更大的范围内。于是,我们设想了后期延伸制作:从头部的变形延伸到身体变形,为孩子们制作出一套完整的“百变小丑”的神奇玩具,希望能像“百变脸谱”一样为孩子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