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基建投资内部控制
2013-04-29李智慧
李智慧
摘 要: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内部控制应主要从高校文化建设、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控制度建设、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文章结合高校近几年基建投资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践经验,对高校基建投资的内部控制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校 基建投资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54-02
高校基建投资具有资金流量大、权力集中、建设资金性质公有等特点,是高校投资内部控制的重要领域,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在预定的工期内,以合理的投资完成高质量的校园建筑,为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各校在多年的基建工程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基建投资内部控制机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借鑒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以全面的视角、系统的眼光对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内部控制进行梳理。因我国高校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同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内部控制应主要从高校文化建设、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控制度建设、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下面结合我校近几年基建投资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践经验,对高校基建投资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论述。
一、深厚的校园文化是实施基建投资内部控制的基础
高校文化包括高校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管理者的价值观以及全体教职工对制度的认识、态度、遵循意愿。文化建设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中枢神经,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高校的基本建设能综合体现其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对其进行投资内部控制必然以各高校的校园文化为基础,突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因为我校是一所以城市建设各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工科院校,是培养城市建设领域各类人才的基地,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建设专家,在校园基本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长期的工作积累和不断学习,对于校园建设的总体思想、总体原则、总体目标、实施原则以及内控制度的认识和遵循意愿等逐渐形成共同的认识,校园建设者具有良好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在项目方案论证、施工图设计、施工管理、资金管理及竣工后运行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校园空间与建筑赋予丰富的文化信息,彰显具有城建特色的校园文化底蕴,实施基建投资内部控制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投资控制体系
在现行体制下,基建项目投资的内部控制已不仅仅指基建财务内部控制,还包括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物资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等,因此,高校应建立以基建财务内部控制为核心,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物资内部控制为重点,纪检及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实时监控的基建投资内部控制体系,应设置常设机构进行日常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项目特点确定项目管理模式,结合学校组织机构运行的特点,建立该模式下的项目管理架构,赋予该架构下相关单位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基建投资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我校2006年进行的新校区建设采用代建制模式进行管理,因以代理型CM模式为基础,代建单位不具备项目法人资格,在随后确定的组织架构中,学校将代建公司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管理体系,接受学校扩建工程领导小组的指挥,成为学校扩建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与投资控制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相关费用审批、采用材料审批、工程资金拨付、合同协议会签、工程变更审批等方面具有审核及建议权,使代建公司的权利与责任相匹配,同时在学校、代建、监理、总包等单位之间建立了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工程风险预警机制顺利启动,基建财务控制和基建工程管理控制并行,使财务管理人员在代建制管理模式下能够统筹好基建财务管理与基建工程的关系,科学地管好、用好建设资金。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基建工作流程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对基建项目投资进行科学、规范、高效控制的保证,是内部控制能够良好运行的前提,因此,高校需要从基建投资控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制定基建财务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制度及与其相关的制度,并根据高校的内部环境变化,不断地改进完善制度,以此来规范我们的工作流程,达到最终控制投资的目的。我校先后出台《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基本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关于对基建工程招标实行公开的实施办法》、《基建资金管理制度》和《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通过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在基建工作中逐步形成一系列严谨的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基建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程序(前期规划设计流程图见第156页),基建资金付款审批程序,工程预决算审批程序,基建项目招标工作程序,基建设备、材料采购工作程序,工程变更审批程序等,在基建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强化授权审批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会计控制与预算控制,通过基建各环节活动的控制完善基建项目投资内部控制内容。以学校对工程变更授权审批控制为例,学校明确规定工程变更的审批权限,重大变更在监理工程师提出初步审核意见后,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应专业的工程师或专家对工程变更进行论证,形成初步意见后联同变更预算报学校审核,经研究批准后再行实施,一般性工程变更按照基建程序办理,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初步审核意见一致后,经分管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再以新校区扩建工程款支付控制为例,在学校扩建工程管理规定中对于工程款的支付程序和审批内容与权限做出专项规定,由总包公司依据完工工程量提出申请——填制扩建工程资金拨付审批表,经监理公司、代建公司、学校先后审核并签署意见,财务部门依据施工合同、会签单等的约定,按照学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予以支付。
四、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重点控制基建项目投资高危领域
工程审计是高校基建投资内部控制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合理确定工程项目造价、高质量进行项目建设、保证项目按期完工的有力手段,因此,内审部门应以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实时的、全过程的审计与监督,避免采用传统的结算审计方法等进行事后审计,可依据项目规模或资金来源不同,分别采取内审、外审或内外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对整个建设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动态跟踪控制,加大高校内审的监督力度,积极化解各种风险,使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置于审计部门的监督之下,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对基建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我校不仅制定《基建修缮项目审计实施办法》,使基建审计工作有章可循,重视基建投资高危领域的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监督力度,比如在基建招标工作中积极引入法律调查机制,由纪检和审计部门到检查院调查中标单位有无诸如商业贿赂等方面记录,经学校审议后最终确定中标单位,将内审监督落到实处。
五、高校基建投资控制的薄弱环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高校基建投资的风险控制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成熟的识别、分析模型与应对措施,大部分院校都是依据基建管理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许多潜在的风险往往无法预判,再加上因部分高校纪检审干部对基建管理尤其是工程技术及预决算等方面并不在行,造成监督弱化,极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使高校蒙受损失而无法避免。因此,今后在高校基建投资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应加强风险评估的研究,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高校应运用系统的眼光看待高校基建投资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建设项目投资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从内控机构、内控制度、内部审计、专业管理人员的胜任能力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着手,全面梳理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建设活动控制要素,使高校基建投资的内部控制发挥最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上海会计学院编.2011年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
2.魏乾梅.高等院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的探索[J].会计之友,2008(3)(中)
3.阚淑媛,杨红艳.高校内部环境控制优化浅析[J].财会通讯,2012(1)(中)
(作者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 300381)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