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运用“两难问题”发展学生道德认知策略
2013-04-29邬亚军
邬亚军
众所周知,如今的学生普遍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道德认知不一致。但是,我们往往忽视另一种现象:学生道德认知的水平越高,行为与道德判断力的一致程度也越高。所以,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是决定其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因素,而学生的道德判断又取决于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因此,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是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品德课堂,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日本社会科教育学会会长市川博教授主编的《社会科的使命和魅力》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课,就如同在桶中洗芋头一样。教材就像洗涤板,教师的任务是调节洗涤板、水量以及洗涤板的转动方法。学生就像芋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认知结构,如同芋头在桶中相互受到碰撞、摩擦,从而得以清洗干净那样,课堂就是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切磋支撑各自认识的那些论据、视角、愿望和立场,从而实现自我革新的一个学习场。”
纵观目前的学校德育现状,可以用一片迷茫来形容,类似于“道德不可教”“道德不用教”的说法相当盛行,也就是说,我们的德育迷路了。那么,作为一位品德教师,该如何调节洗涤板、水量以及洗涤板的转动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革新呢?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科尔伯格认为:“‘两难问题的碰撞能促进儿童的道德认知稳步发展。”所谓“两难问题”,是指同时涉及两条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和问题,其暗含的道德规范存在多种可能的选择,这些答案互不相容,相互对立,事件本身却没有标准答案。
笔者非常认同科尔伯格的观点,原因有二:一是传统上的德育一般以课堂为中心,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价值理念,从而达到预期的结果。而德育与一般的学科教学不同,它应该是学生自愿自觉地发生的一种心理变化,不应该有一点点的强制。只有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使德育的影响持久,并且从内化的心理过程转化到外在的实际行动。二是心理学家研究了儿童的品德发展过程,总结出“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因此,教师就应该遵循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努力营造过渡的环境。
那么,如何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两难问题”教学法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个简单易行的流程,即“设计问题→引起失衡→寻求平衡→提升认知”。
一、设计问题
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要求学生进行讨论的“故事”。首先,它可以是真实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情景,但问题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其次,它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密切接触学生,通过了解、观察、调查、研究等方法,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
如学习四年级上册《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丹是我的好朋友。有一天,我们班里一位同学的MP3丢了,非常着急。我也帮着到处寻找,但没有找到。放学后我去小丹家里玩,却发现了一个MP3,几经追问,小丹承认拿了同学的MP3,并央求我为她保密,说她自己会处理的。但是三天过去了,小丹还没有把MP3还回去。我该怎么办?
二、引起失衡
其实,这并不需要教师作什么点拨、指导,当学生接触到事件本身自然就会引起。以刚才的问题为例,当学生接触到这个问题后,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朋友间的忠诚,还有正直、善良等做人的规范,这两条道德规范在情境中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小组讨论的话,就必须考虑到成员“强弱搭配”,只有这样,才能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于他们发展水平的道德判断。
三、寻求平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辩论,作出判断,寻求平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的重点不是如何判断,而是判断背后的理由。
仍以上述例子来说,也许学生的想法不同,也许一样:或都主张保密,或都主张告诉老师。当然,如果学生想法相同,也会存在理由各不相同的情况。如A、B、C三位同学都认为不能揭发,A的理由是揭发后会遭到朋友报复;B的理由是朋友帮过我,我也得帮他;C的理由是朋友之间应该保守秘密。可见,他们的道德思维方式存在质的区别: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处于道德判断的浅层阶段;B以工具性为定向,处于较高阶段;C以人际和谐为定向,处于更高阶段。当他们进行交流时,A和B都存在道德判断力跃进到更高阶段的可能,而C却不可能接受A和B的判断。这就是一个寻求平衡的过程。
四、提升认知
在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两难问题”法的目的显然不在于解决问题,因为问题是开放性的,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当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答案不同,或者答案相同理由不同时,自然会产生探究欲望,思考他人想法的合理性,检查自身理由的充分性。如果发现别人的理由更加合理,就会接受他人的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达到了提升认知的目的。
以上过程告诉我们,“两难问题”教学法不是在学生面前强调“正确答案”,也没有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而是不断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高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而一次次的抉择,在不断地锤炼着学生的道德意志,在学生行为的养成上起到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
从新一轮课改开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有了很大变化,两门学科的性质都被定位为“综合课程”,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个品德学科的基本目标没变。因此,发展道德认知、提升道德判断力是品德课堂的主旋律,让我们利用“两难问题”找到德育回家的路吧。?